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中国论文,形态论文,城市群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63(2009)01-0046-08
当今,城市影响地域扩大化、城市间互动联系密切化、城市区域主体多元化、城市区域空间系统复杂化,孕育出一种新的区域空间组织形态——城市群。这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以城市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纽带,跨越行政界限,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体。
因此,城镇群规划成为近年区域规划工作中新的重点,国内先后完成或正在编制的有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苏锡常都市圈规划、长株潭城镇群规划、南京都市圈规划、徐州都市圈规划、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中原城镇群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研究、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浙江省环杭州湾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大北京-首都圈规划、辽中城市群规划、海峡西岸城市群规划、北部湾城市群规划等多个城镇群规划与研究(崔功豪,2006;邹军,2006;周一星,2004;王凯,2007;李晓江,2008)虽然这类规划不属于法定规划系列,但它却有着强烈的现实需要(杨保军,2006)。
当前,我国城市群发展面临全新的时代背景趋势,各自承受的挑战程度有深有浅,但共同之处是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空间革命,这对区域规划和管理实践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更对传统的城市群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强烈的创新需求。
1 研究视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宏观形态
从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看,决定因素首先是经济性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经济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整体上仍处在一个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探索由经济联系衍生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城市群在产生、成长及与外部经济联系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运动规律,对我国的城市化和生产力的地域布局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对城市群空间形态的研究基于经济空间①这一属性维度来展开。
在城市群经济空间系统中,经济主体与要素在不同城市间的配置布局与集聚扩散,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表现为各种社会经济客体和现象的位置、相互作用关系、聚集规模及其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区域内点、线、面及网络等结构要素的发育程度及空间组合状态,包含了相对位置、顺序、分布、态势等与空间有关的宏观信息。这种宏观的空间形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始终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成为动态的空间聚散规模和路径的最佳表征,从而对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态势加以整体性的全面认知提供了基础,也成为笔者对三大城市群展开的整个研究体系中其余空间重心轨迹和结构能效测度研究的基础②。
2 研究对象与地域范围界定
1978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优越的区位、有利的政策,海外投资的涌入,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迅速发展,而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经济重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整个临海地带经济空间结构形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当今我国的经济版图上三大高地区域。较我国其它城市群而言,这三大城市群发育要更为成熟,拥有雄厚经济技术基础,区域经济网络发育较好,城镇发展水平都得到较大发展,一方面出现了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地域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新时代背景兼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与变化,是极具研究意义的。
据区域划分的同质性与功能性两个标准③,并参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承担的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规划中所划定的规划范围。研究中三大城市群的研究地域范围界定如下:
2.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的行政辖区范围作为研究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所辖的42个直辖与地级城市;
2.2 京津冀城市群范围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两市一省的行政辖区范围作为研究地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所辖的13个直辖与地级城市;
2.3 珠三角城市群范围为整个广东省行政辖区,包括广东省下辖的21个地级城市。
3 研究时段、数据与指标
3.1 研究时段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把握三大城市群动态演变的特征,研究基于以下考虑,选取1995、2001、2005年3个年份进行时间序列纵向比较研究:
3.1.1 研究对象的客观条件与需求。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标志着从经济层面城市作为空间行为主体的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都更为明显,计划经济造成的空间结构惰性减弱,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也更加明显,为发现更客观的城市群空间特征规律提供了条件。
3.1.2 研究数据的统一性与可获得性。1994年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后,财政税制方法稳定,国家统计口径变化小,统计指标一致性较好,同时国家在地级市层面的行政区划变化幅度较小,这些都保证了作为本研究数据重要来源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在1995年后数据的统一性与可获得性,有利于不同时段的纵向比较研究展开。
3.2 研究数据来源
基于现实条件,保证研究数据的统一性与客观性,主要获取两类主要数据:
3.2.1 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1)研究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分别获取1995、2001、2005年等3个时段的研究数据。
个别年份个别城市数据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未提供,研究收集补充了《河北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等省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为中国资讯行中国统计数据库http://www.bjinfobank.com/。
(2)统计单元的选取:以2005年行政区划为准,将各地级市域(包括市辖区与市辖县)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单元。选择地级市作为研究统计数据单元的主要原因是:①地级市代表的是行政区域范围,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在综合考虑土地面积、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关系、人口分布特征、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基础之上进行的,地域范围比较稳定,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较小,便于统计数据的获取与空间现象的解释;②研究中三大城市群地域范围,选择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基本可反映区域整体特征。
3.2.2 地理信息图形数据
基本地理信息图形数据:中国1:100万县级行政区划图来源于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http://www.geodata.cn/)④。其次,在获取所需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对与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单元与空间要素分析模式进行界定:空间“点”的提取:研究中将城镇抽象为地域空间上的一个点,关注分析的是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点”上分布的状况及变动的趋势所带来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⑤。研究通过4步过程获取所需的城市空间分布的“点”状数据⑥。
3.3 研究指标选择
城市群空间演化是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需要从多要素、多视角进行考察,才能全面理解与把握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的演化。为此,基于针对性、关键性、可比性、独立性与易获得性等原则⑦,研究选取了4类5项与城市群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指标建立长三角(42)、珠三角(21)、京津冀(13)76个城市的1995、2001、2005等3个年份的统计数据,比较研究指标的变化带来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的演变(表1)。
4 研究过程
城市间经济活动与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复杂性,意味着常规的经济分析方法将不能够全面把握经济空间的发展变化。同时,经济空间的表现形式是错综复杂的,也难以用常规模型和简单的图形来进行说明,而需要采用多维图形即数学曲面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空间的分布与变动状况。为此,作者对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进行研习比较后,希望借助现代计算机软件和模型的强大功能,科学形象地描述展示城市群经济空间特征信息,而空间趋势面就是这样一种数学曲面,它能够集中地反映经济地理数据在较大范围地空间变化趋势,从而形象直观地对经济空间进行经济分析。
空间趋势面建模方法(STSA:Spatial Trend Surface Analysis)主要有基于点的建模方法、基于三角形的建模方法、基于格网的建模方法以及其中任意两种方法的结合。基于格网的建模方法,即在专题地图上均匀地划分网格,每一单位栅格覆盖部分的属性数据便成为各点的格网数据。当采样格网数据取得后,进行空间数据的插值处理,最后绘制生成相关空间趋势面图。在此,笔者借助Golden公司开发的一个三维绘图软件包Surfer8.0生成了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三维趋势面模型,继而绘制生成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趋势面图,步骤如下:①城市“点”的位置属性数据获取:首先在Mapinfo软件中,提取上文所建立的三大城市群76个地级城市的空间“点”的平面空间位置坐标(X,Y)数据;②数据表格的建立:将研究城市的空间位置X、Y坐标数据与其经济指标统计数据一一对应,建立Surfer软件分析所需表格;③等值线和三维趋势面的绘制:将表格导入Surfer软件中进行克立格(Kriging)插值,栅格化数据,生成相应的网格文件;再对网格文件通过Surfer的等值线绘制功能和地图功能得到等值线和三维趋势面图形,最后通过软件地图叠合功能,将等值线和三维趋势面图进行叠加。其中等值线图形中不同的填充色彩亮度代表的数值范围和三维趋势面图形中Z轴坐标比例已标注于图上。
通过上述过程,生成1995、2001、2005年3个年份三大城市群GDP、非农人口数、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等5项指标的空间形态图谱,见图1-图5。
结合上述三个年份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趋势面演变图谱,对各自变化归纳分析如下:
4.1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趋势面分析
4.1.1 城市GDP特征分析(图1):上海中心地位明显,与苏州、无锡组成整个区域的核心圈层,而南京与杭州两座城市虽表现出外围二级中心的形态,但差距仍十分明显,随着时间发展,徐州、合肥两座城市表现出三级中心的潜力。整体上,中心—外围梯度圈层特征明显,大致可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变化不大,主要表现为第二与第三圈层城市间的经济腹地博弈,随着外围安徽省城市的发展,南京与杭州等城市的经济影响腹地受到压缩。
4.1.2 城市非农人口特征分析(图2):上海为一级中心,南京与杭州为二级中心,2000年以来北部徐州的非农人口增加明显,出现局部极化趋势,西向外围地域内尚未出现类似极化中心,但合肥市开始融入上海辐射的二级腹地圈层;同时城市群内部非农人口格局还具有板块分布特征,西南部板块非农人口数量较少,而沿上海北翼江苏沿江城市板块则为非农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而浙江省南部台州-温州地区为非农人口增加最为明显板块。
4.1.3 城市工业产值特征分析(图3):上海、苏州构成城市群中工业实力最强的双核,而南京与杭州差距虽然很大,具有局部中心特征,工业产值的趋势面的圈层特征明显,大致具有中心圈层、过渡圈层与外围三大圈层,特别是1999年特别明显,与此同时,城市群内部工业产值实力差距所造成的空间梯度分异正在变小,这点可以从等值线疏密程度变低可以发现,说明城市群整体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外围城市的蓬勃发展态势。
4.1.4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征分析(图4):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多中心加圈层的特征,多中心主要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而圈层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100km内的中心圈层,以200-300km内的过渡圈层,以及300km以外的外围圈层,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
4.1.5 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特征分析(图5):外商投资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基本集中于上海、苏州、南京与杭州四座城市,但从1995-2005年圈层梯度变化角度来看,出现由沪苏—宁—杭三角外商投资密集地带向内部腹地扩散转移的趋势。
4.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趋势面分析
4.2.1 城市GDP特征分析(见图1):整体呈双星极化分布格局,其中北京中心地位明显且不断极化,与其邻近的天津虽然规模实力也很强,但中心性却不断弱化,但城市群其他区域仍实力偏弱,仅有石家庄与唐山可进入二级空间梯度并相对连续,二中心间被相互分隔而形成孤立的岛状节点,但随着发展,从等值线的密集度减少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间的实力差距造成的空间梯度分异变缓,中心城市间的有效联系及周围地域(特别是中心城市之间的走廊地带)的提升对整个城市群的未来发展十分关键。
4.2.2 城市非农人口特征分析(见图2):最初京津双星并立的结构,2003年起,保定-石家庄方向的非农人口有较快增长,均有百万非农人口的增加,同时唐山-秦皇岛一侧亦有约40万非农人口的增加,整个区域出现一定连绵态势。
4.2.3 城市工业产值特征分析(见图3):整体呈现京津双极并立结构,但其中包含了有趣的变化,首先是京津两座城市的工业实力由津强索弱转变为京强津弱又转变为相互持平,其次是京津以南区域连绵的态势在2001年后逐渐演变为石家庄一点的独力维持,京津以北的唐山平稳发展。等值线密度由密变疏,说明其他中小城市的工业实力有所增强,区域两极分化水平有所下降。
4.2.4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征分析(见图4):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格局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北京的投资规模尤为密集与其首都地位密切相关;与北京相比,天津的投资力度呈下降趋势;而京津外围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量十分有限,与自身的实力和吸引力有关,但这种不均衡的投资局面很有可能加剧区域内部的两极分化,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区域发展带来风险。
4.2.5 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特征分析(见图5):外商投资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基本集中于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而这种格局下,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的外资引入规模排序却不断发生着变化,1995年天津居首,北京次之;2001年起北京超过天津占据首位,天津次之;2005年天津的投资量有所回升,略低于北京。但河北大部分城市外商投资始终十分有限,面临着“灯下黑”的阴影效应。
4.3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趋势面分析
4.3.1 城市GDP特征分析(见图1):整体呈以广州-深圳双中心走廊-外围格局,外围城市经济实力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广州与深圳双核的实力对比却不断发生变化,由广州的遥遥领先,深圳逐渐赶上,到2005年两者已基本持平。
4.3.2 城市非农人口特征分析(见图2):整体呈单中心-外围结构,2001年以前基本为广州一个极点,2003年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如佛山、东莞,从而使中心由极点转变为组团状,而汕头和茂名则在东西两端翘起。
4.3.3 城市工业产值特征分析(见图3):整体呈以广州-深圳双核极化中心-外围格局,外围城市经济实力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广州与深圳双核的实力对比却不断发生变化,由广州的遥遥领先,深圳逐渐赶上,到2001年两者已基本持平,2005年深圳的工业产值规模已经超过广州。此外,外围曾出现过茂名这一潜力点,但2001年后却消失了。
4.3.4 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征分析(见图4):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广州与深圳双中心-外围格局,外围无明显变化。
4.3.5 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特征分析(见图5):外商投资的空间分布具有双中心+带状特征,但不断发生着变化,1995与1997年主要投资分布于广州与深圳双极及广东省深圳以西惠州、汕尾、汕头沿海地带;2001年出现向西沿海地带的扩散态势,2005年时又重新集中于核心三角地带内,在这一过程中,深圳对外资的吸引逐渐反超广州。
5 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特征
5.1 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的内涵
通过三大城市群规模类、结构类与主体性等指标的Surfer趋势面形态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群经济空间不仅是平面的,而且是有厚度的,有些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和力度大,可以形成较“密”或较“厚”的经济空间,有些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和力度小,可以形成较“疏”或较“薄”的经济空间,实质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表征。
每个城市都有其生产函数,外在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各梯度场的相互作用导致各城市在经济空间中的位势是不相同的,其中经济活动强度和力度大的城市成为该区域的经济中心,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通过对空间主体的聚散选择与资源要素的聚散配置,核心城市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区位(场所)的组合关联特征,决定了整个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具体表象,笔者将其界定为城市群空间能级均衡的主导路径特征,即联系强度最大的城市节点区间对整个城市群联系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空间配置关系的影响力越大。不同系统指标的均衡路径变化特征是不同的,经济实力与非农人口总量指标相对稳定,工业产值的路径均衡存在被打破的可能,变化最大的是反映空间主体行为特征的两类投资类指标,充分反映出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受到路径依赖性与外在突变性共同控制作用。
三大城市群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发展特点。为使问题阐述得更为清晰,并向相对规范的研究方向推进,便于理论成果未来的演绎运用。在此,结合三大城市群地理空间与能级梯度两大特征属性,笔者对三大城市群体空间组合及演变模式进行直观的抽象和概括,归纳提炼出三大城市群各自的空间形态主导均衡路径模式。
5.2 长三角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单极——扇面
根据5大指标的空间趋势面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的能级主导均衡路径核心特征为“单极-扇面”:
5.2.1 单极:核心城市上海偏于一方,且城市群范围内的中间区域交通通达性几乎为零(太湖的自然阻隔),城市群需采用外围环状联系方式,而上海作为对外口岸,先天的区位优势使其作为核心区所获得的中介机会不断增多,促使产业向其集聚,上海邻近城市受其溢出效应影响,苏州、无锡等城市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最终形成了集聚状的极化区域,图中将上海、苏州与无锡视为一体的极化区(图6)。
5.2.2 扇面:扇面板块的出现,主要与目前长三角已有的两条轴线有密切联系,第一条轴线为上海-南京的北翼轴线,第二条轴线为上海-杭州的南翼轴线。正是这两条的轴线存在,使得整个地域空间出现两两相夹的扇面,同时,在极化核心高地的辐射扩散作用下,两个扇面存在明显的自东向西的圈层梯度特征,即上海-苏州-无锡构成的核心圈层,南京-杭州领衔构成的中间圈层,而外围则为第三梯度的腹地区域,主要以安徽省城市为主,从整个时间序列上看,中间圈层与外围圈层分界线的波动较大,表现出梯度转移的动态特征。
5.3 京津冀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双星——岛链
根据5大指标的空间趋势面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的能级主导均衡路径核心特征为“双星-岛链”:
5.3.1 双星:相比于其他两大城市群,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就因其政治中心与门户地位奠定了无可撼动的区域地位,建国后又成为直辖城市,雄厚的基础与实力成为京津冀区域的两极。但两者虽一城之隔,长期以来却竞多合少,实力此消彼长,双星同辉的态势一直未能出现(图7)。
5.3.2 岛链:虽有由秦皇岛-唐山一天津-廊坊-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城市组成的潜在都市廊道,由于在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存在大量以农业活动为主的“低谷”地带,同时京津两大核心城市政治效应更多于经济效应,使得区域内部的整体性联系较弱,表现为空间形态上的“断裂”与内部组织关系的“离散”,城市群整体未能出现相对成熟的空间连绵态势,仅如同一个个繁荣而孤立的“岛屿”构成一个链状结构。
5.4 珠三角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双核——轴带
根据5大指标的空间趋势面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的能级主导均衡路径核心特征为“双核-轴带”:
5.4.1 双核: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与深圳具有鲜明的双核特征,在整个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并且相互间表现出动态的博弈态势与格局(图8)。
5.4.2 轴带:交通走廊的形成是城市群内部联合与能级提升转化的前提,是连接邻近城市群组内核心城市的、多种高度发展的现代运输线的组合。交通走廊保证城市群的经济繁荣,在沿交通走廊地区形成工厂、企业的有利区位,利于接受核心城市向外扩散的产业部门与技术信息,这在珠三角城市群主要表现为广州-东莞-深圳这-轴线的强力出现,呈现出明显超过其他地域的都市走廊景观。
5.5 小结
图6 长三角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图式
图7 京津冀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图式
图8 珠三角城市群能级主导均衡路径图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城市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逐渐跳出个体框架的束缚,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经济实体,其外部表现为城市个体相对分散的结构形态,而内部则表现为高密度的经济联系以及多样化的联系方式。该类经济实体承担了中国国内主要生产要素集聚区的功能,因此其形成与发展必然具有相当的客观规律性。
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任何一种空间经济运动都是一种多元素的复合流动,可分解为人力流、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单项要素的流动。要素流的产生是因为存在“空间势能差”,在城市群经济空间系统中,不同城市在空间位置和属性质量方面的区位势能以及转移动力方面的差异,客观上为各种空间要素在城市群网络中的流动提供了动力,要素流在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差异-需求-流动-地域一体化”的过程与形式。
空间事物具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即空间实体和空间场。城市群经济空间作为一种经济场,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这一状态是“产业分工与博弈”在其作用空间上出现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方向和强度两个变量,即在空间上,都表现为空间梯度(或可称为空间级差)的地域组合。因此,梯度是描述空间系统的重要概念。梯度既是现实地域在地理空间上差异的客观反映,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概念,是对不同地域间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描述。对城市群内的众多城市而言,城市间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强度越强,城市群的内在有机性和梯度能级均衡特征就越明显(戴宾,2004)。随着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城市节点间出现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其规模,即“场”(杨先卫,2006)的一个平衡与博弈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变化过程是一个经济利益趋向最大化的过程。
6 结语
我国现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时期,又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浪潮,城市群的发展实践为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提供了国际上难得的经验案例。
空间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在空间上反映出来。城市群发展的宏观格局表现为一种什么样的空间聚散形态,该形态通过什么形式来发现,该形态是如何演进的,不同要素的空间态势又是如何的,笔者希望通过对此作一些探索性的解答,以强化人们对区域整体的认识,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向,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最终能为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知识基础。
注释:
①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经济空间秩序: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提出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把其分为由计划界定的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经济空间和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三种类型。其所提出的经济空间是现代数学中抽象空间概念向经济学领域的延伸,并不具有真正的空间意义。后经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R.Boudeville)发展到解释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郑道文,2001)。
②本文为笔者申请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的部分成果,论文中还包括,三者构成对中国三大城市群完整的认知评价体系。
③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同质性标准:根据一定的指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区域。可选取的指标有:失业率、收入水平、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比重等;功能性标准——根据一定指标把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密联系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如劳动力市场区,商业购物区,产品供应区等。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区域划分标准不是任意的,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两个划分标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
④数据集摘要:中国1∶100万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层包含面状县级行政区划及线状行政区划界线;联系人姓名:谢传节,常军;联系单位:中科院地理所;数据集格式名称:SDE FEATURE CLASS;数据集语种:zh-CN;数据集字符集:GB2312.
⑤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空间尺度,置于城市与区域的空间背景中。一般对城市采用两种抽象方式:一是将城市空间看作是一个“面”,对其空间组织结构与形态展开研究;二是将城市空间理解为一个“点”,以更大的区域背景作基底,观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即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层面的理解,实际上取决于其空间尺度。
⑥文中研究城市空间“点”获取的过程:①文件格式转换。全国电子矢量底图为适用Arcgis软件的Shape文件格式,本研究中将其转化为Mapinfo软件所需格式,来展开本论文的分析研究;②界线叠加校验。导入最新出版的各省、市、区行政区划栅格地图(来源:www.xzqh.org)进行叠加比较检验,核实各地级城市行政界线基本无变化;③空间单元合并。研究中空间单元为地级市行政单元,而电子底图为县级行政区,故根据与行政区划图的叠加,使用Mapinfo软件自带的合并功能将其向上合并为地级单元;④提取点状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图中对各个地级市首府所采用的“点状”标注,加以数字化提取。
⑦指标选取的原则:①针对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能反映中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特征与独特因素,如城镇化、工业化,同时又能反映与国际宏观背景相结合,如全球化等外部影响因素;②关键性原则。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选取可以概括反映当前中国城市群经济发展中一些核心的指标,如综合实力、工业实力、产业结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等空间主体性指示性指标;③可比性原则。各地市的同种指标口径一致,横向可比,以保持依据指标体系进行数据资料收集的可行性以及数据资料处理的可比性;④独立性原则。各单项指标之间的包含应尽可能的少,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增强代表性;⑤易获得性原则。指标应含义明确,指标值客观、准确,具有现实统计数字可查性,以满足科学量化分析的需要。
标签: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广州深圳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