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美吉特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对大跨度结构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程实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大跨度地下高支护模式和高支撑系统的施工要点,并对大跨度梁板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施工应用;建筑工程
前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高支撑模式的建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支撑系统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在高支护模式的施工过程中,各模板相互独立,因模板的高度非常高,施工风险相对较大。为了更好地利用施工技术的高级模式,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严格把握高模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实际安装模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差错,减少施工难度。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快速发展的当下,高跨梁板材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大跨度梁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以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以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1 高支模施工要点
为确保操作安全,相应的梁板的厚度和强度一般设计是相对保守的,在通常情况下,因设计跨度较大,这种工程结构的梁比较高大的建筑也存在很多安全风险,所以,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大跨度梁板高模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脚手架基础必须通过硬化治疗,(2)关键是要进行排水的基础治疗,保证基础不会出现泡沫水软化的现象,确保地基承载力;(3)脚手架上使用的钢管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要求,(4)钢管与地坪接触点要使用5mm以上铁板、槽钢或者有足够强度的方木进行支垫如图所:
因此需要注意高支撑模块的施工。相应的高支撑系统的受力计算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负载效应组合的值必须注意。
2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准备
所谓的高支模技术就是在高度五米以上的地方搭建模板的施工方式与支撑结构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往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它作为一种能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的技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节约资源,还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建筑的实用性能与美观度。另一方面,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中程序非常的繁琐复杂,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技能、材料与设计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外在要求很高,这就更加突显出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难能可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高支模技术未来将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得到更加全方位的推广普及与实际应用,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协调发展进步。
一般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准备主要涵盖两个主要方面,即扣件与杆件,它们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前者来说,它通常分为对接扣件、旋转扣件与直角扣件,它是杆件的连接件,扣件的技术要求铸铁千万不能存在气孔与裂纹,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该大于五毫米,它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且坚决避免浇冒口残余、氧化皮、粘砂等的出现,它的材料使用必须要符合碳素结构的规定。就后者来说,它在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好选用无缝钢管或者是厚壁32cm、外径5cm的焊接钢管,作为脚手架杆件使用的钢管不仅要在内壁擦涂两道防锈漆,还要符合脚手架宽度,从根本上促进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正常运转。
3 高支模安装技术要求
3.1高支撑施工管理措施与施工使用要求
就高支撑施工管理措施来讲,要格外关注纵向方木的接头与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相错开,严格建立拆除模板混凝土抗压试验,支架拼装的基础上还要用水准仪把底座螺栓调节到同一平面上,最重要的是要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还要经过审批部门的同意才能进行施工.此外,就施工使用的要求来讲,主要是确保每个扣件与钢管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立杆的垂直偏差与实际要求不能过于悬殊,推广使用由中间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枋式,实际施工荷载还不能超过相关的国家规定,还要在浇筑的过程中时刻监控脚手架扣件的松动与变形情况,如果出现支撑下沉的状况要立即上报记录,进行及时的反馈总结,避免影响后续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
3.2高支模安装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中,高支模安装质量的控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之上:①其余梁模板安装,开始要辅助以标高线来不断调整门式脚手架的高度,支架上用水平拉杆锁好并严格仔细的检查侧面垂直度与平整度,还要在木枋上装置梁底龙骨;②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装,这是高支模安装质量控制环节中的重中之重,需要依据设计标高来不断的调整钢管长度,同时设置2m的木枋,底模板与梁侧模板要先弹出轴线并予以巩固;③大梁模板的安装,这需要依据梁纵的方向放置脚手架并予以校正调直,同时要兼顾其稳定的支撑系统,这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还要在门式架两侧安放锁紧剪力撑如图所示。
4 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方案
4.1楼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所谓的楼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主要涵盖模板计算与荷载统计,首先,模板计算是要对挠度与强度进行精准的计算以按照四等跨连续梁的标准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更要协调好主梁与小梁的关系,其中的支座反力计算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严格按照四跨连续梁进行抗弯计算,在承受能力极限状态时要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的科学高效实施。另外,所谓的荷载统计是对风荷载标准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人员与设备荷载标准值以及新浇筑混凝土标准值进行精准的计算确认,因为其中的面板自重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直接制约着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好坏,希望相关的技术人员将楼板模板与支撑体系计算落实到位,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安全施工。
4.2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与材料选择
一方面,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顶板大多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方式,通常的最大板厚度为1.5m且高度为10m,因为模板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规格与资源材料,因此务必要做好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工作,充分兼顾社会经济因素。另一方面,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指的是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剪刀撑选用3.5mm的钢管,模板主龙骨采用直径为4.8mm的双钢管,顶板采用脚手架配套底托,在确保高支模施工安全稳固的前提下实现脚手架承担施工荷载与楼板重量的的功能,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重大安全控制项目的一种,务必要严格管控好其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各个环节的实际实施,促进建筑工程的又好又快建设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5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措施
5.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措施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最根本的重点就是能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这有利于良好的推进我国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主要的安全对策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监督体系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致力于增强建设中高支模的技术层次水准,各个施工环节都务必要做好交接工作。另外,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操作,坚决避免出现基座下滑与不均匀沉降等安全隐患事故,从根本上有效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如期施工运转。
5.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的应急措施
①模板拆除的顺序应该遵循后支、先支拆除的原则,禁止使用撬棍与大锤硬砸的不良行为,悬臂部分需要达到设计强度的百分之百,确保在拆模时不损坏表面棱角;②拆下的配件及模板要按照指定的地点堆放,不能乱堆乱扔,进行良好的刷涂维修以用来隔离污渍斑驳,如果木模表面有脱皮的现象,中板有变质者严禁使用;③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时,还要分层验收合格,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规程实施,在进行施工前要深入透彻的了解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实际案例;④操作人员在拆模施工环节中要站在安全地带,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精准且固定牢固,进行平台铺设时应采用木模镶嵌严密以杜绝漏浆。
6 结束语
高模量构造特点建设的屋顶很厚,横向跨度较大,主梁的断面尺寸大,单层的高度较高,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也高,必须经过严格仔细检查,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的高模量系统,只有提高分段验收工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跨度梁板在高模数施工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并在实际工程中讨论了大跨度梁板施工技术的高模量,仅针对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武世地.构造因素对高支模承载力稳定性影响的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
[2]胡坪.扣件式施工高支模架技术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14.
[3]马先明,何伟.扣件式钢管高支模设计与施工[J].工业建筑,2009,39(S1):1004-1006+1016.
论文作者:陈金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扣件论文; 脚手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管论文; 荷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