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721008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控制路径对于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本院两间手术室进行研究,随机将两间手术室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间手术室的面积、条件、空间等基本相同。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方法,为研究组应用感染控制路径,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率以及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感染率为2.0%,对照组手术室感染率为20.0%,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感染控制路径,能够从本质上降低手术室的感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虽然如此,仍然需要与患者病情等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以将手术室感染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常规消毒;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21-01
医院作为聚集各种微生物的重要场所,在医护人员为对患者实施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间接或者直接变成了病菌的传播和携带者[1]。特别是进行手术的患者,大部分手术患者需要进行无菌切口,必须要保证患者的切口不被细菌侵害。因此,不仅要保证医务人员实施正确、科学、全面的无菌操作,还要对传染源进行严格控制,将传播途径切断,实现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2]。相关研究资料表明[3],在手术室应用感染控制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的感染率。为了证实这一结果,本研究选取两间条件类似的手术室作为对象。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本院两间手术室作为对象,将两间手术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名医护人员,手术室湿度为45%至57%,温度为21℃至26摄氏度。研究组手术总例数为50例,手术类型为:25例患者腹部外伤手术,11例患者骨折手术,7例患者脑血管意外手术,7例患者其他手术。对照组5名医护人员,手术室湿度为45%至56%,温度为22℃至25℃。手术总例数为50例,手术类型为:23例腹部外伤手术,12例骨折手术,9例脑血管意外手术,6例其他手术。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手术例数、温度、湿度等在内,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方法。研究组运用感染控制路径,具体方法为:第一,成立感染控制小组,由感染科主任、总护士长和主管医生担任小组的主任,对层流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无菌技术培养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管理和监察。全体医护人员均参与培训,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第二,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要及时更换消毒手术衣裤,并且为患者戴一次性的手术帽子,若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要穿消毒鞋和隔离衣。严禁患者将自身物品带入到手术室中,禁止在手术室中进行备皮,严格遵循消毒时间、消毒范围,对患者切口进行保护。第三,层流手术室设置专人对空气净化装置进行管理,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和保养,有效避免由于过滤装置污染而导致手术室污染。每1周至2周清洗1次回风口装置、中效过滤器以及粗过滤器,1年至2年更换1次高效过滤器。根据监测数据、临床手术感染情况、使用时间等及时更换高效过滤器。第四,严格控制手术室人数,加强手术人员消毒管理。手术人员戴无菌手套,并且委派洗手护士,对手术室人员和器械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器械台面和手术区域整洁和干燥,所有人员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3 观察指标
对感染控制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评定。具体为:在手术室内设置内、中、外三点对角线,进行布点,保证内和外点布点部位应与墙壁相距1m,在手术室内各个采集样点处防止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保证采样高度应距离地面1.5米。在采样过程中,打开平板盖,将其在平板旁边口盖,保证暴露时间为5分钟,5分钟以后将其盖好,进行送检,将平板放在温度为37℃的温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对细菌总数进行观察、记录和计算。细菌总数=5000平均菌落数/平板面积X平板暴露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通过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10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8.274,P<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就是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相关报道表明[4],各国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概率约为3%至7%,其中,医院感染高发区为手术室,手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约为20%至30%。手术室作为院内感染高危的区域,手术室发生感染的概率要比普通病房高出5倍至10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患者机体自身组织器官功能有所降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比较差,此外,还存在侵入性操作这一重要原因。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感染,一旦患者发生感染,不仅会将原发病加重,更加会促使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为护理工作以及临床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此外,手术室患者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常常会在患者的流动过程中,导致发生医院感染。这严重增加了国家卫生资源负担,在美国,每年住院治疗患者约为3500万人,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约为2500万人,美国每年额外医疗费用高达45亿美元至150亿美元,此外,每年死于医院感染的患者约为65000人[5]。正因如此,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充分重视医院感染问题,在手术室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有资料认为[6],在手术室中应用感染控制路径,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手术室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感染控制路径的研究组,患者发生手术室感染的概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并且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感染控制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并且促进切口愈合,避免患者发生感染,对于控制手术室感染而言,感染控制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感染的方法。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徐芳.感染控制路径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6):646-648.
[2]许晓艳,章晨晓,欧建强等.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0):3196-3198.
[3]关少红.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56-258.
[4]刘丽丽.急诊换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急诊换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3):24-26.
[5]王茜.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患者感染率的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91-292.
[6]王晓础,张丽青,林哲等.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5-1016,1019.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感染率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切口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