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但在实际运行领域,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施工中出现什么问题,都必然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和水电工程的进度,甚至影响施工质量。其中,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第一重要的意义是处理基础。不同的基础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要达到设计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导言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地基处理技术不断完善。简要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类型和选地基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注浆压实技术、水泥粉煤灰砂砾桩、预压技术等技术及其应用。强渗透水层的防渗处理。总结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如何选择最佳地基处理技术。同时,在地基设计工作中,必须加强地质调查,注意特殊地基的调查和地基设计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将有效保障工程设计的可靠性,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1概述
建筑业的发展对水利水电项目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水利水电项目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只要发生施工,就会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善待地基。不同的地基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为了达到设计标准和保证工程质量,必须采用正确的处理技术。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处理中,不同地基类型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以此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有四种。
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主要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组成,粘性较强。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褥垫层等组成复合地基后,工程对地基的压力将会均匀分布给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等,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成本低,渗水性强等特点,经水解、水化反应后,有效提高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抗剪力能力,适用于各种土层,在承压之后,其密度会有所上升,提高其受力能力。
2.2预压技术
预压技术主要包含有以下三种:真空预压技术、堆载预压技术、降水技术。其中,真空预压技术是在即将处理的地基表面铺设塑料薄膜,隔绝地基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利用真空泵针抽取地基内的空气与水分,提高土层的密实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地基处理中,为了达到较高的效果,可采用塑料排水板代替塑料薄膜。当地基的预处理面积较大时,可将地基分成若干片进行处理。预载预载技术是将相应的预载材料准确地计算和加载到预处理地基上,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如果预见到超软土地基,则采用轻型机械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使用重型机械,直接破坏地基;降水技术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2.3强透水层防渗处理技术
强透水层防渗处理技术主要是在强透水层清除完毕之后,采用混凝土、粘土等进行回填,利用混凝土、水泥等在地基四周建设防渗墙,以此达到防渗,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以某座水库为例,当水库出现渗漏问题,经相关设计人员设计,将渗透通道挖断截渗,并将上游坝坡防渗斜墙延伸至砂层下1m,延伸至不透水层下1m,与坝体防渗土工膜紧密相连,经过强透水层防渗处理之后,有效提高了其的防渗能力,至今,该水库未出现过渗水现象,水库运行良好,节水能力强。
2.4换填与强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更换压实技术是最常用、最简单的地基处理技术。常用于粉质土层等软土层,通过更换土层和外力来加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地质中含有较薄的淤泥层,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可以直接利用置换技术开挖和输送淤泥、泥炭等软土,填塞灰土、砂土,水泥等,并增加土层的渗透性。结合软土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和承载力。为进一步提高地基质量,采用强压实技术,大力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稳定性,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不是每一块地基的质感都是很好的,建设中会常碰见的一些较难处理的地基类型,在地基处理技术设计过程中应提前做好且做其充分的资料收集了解。
3.1施工前准备工作谨慎细致且到位,它是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准备工作是建设的前提。涉及建筑工地征地、水电、通信、设施布局、施工人员队伍组建、施工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时间安排等各个方面,采购工程材料,建筑设施和材料;选择施工监理单位等方面。施工准备工作中,应坚持统一领导和分工合作,由专业人员对流程进行更新和监督,以加快施工进度。
3.2合理选择处理方案。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等多种方法。针对工程的地基具体状况选择出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案,合理的预算和控制施工的成本,关于地基处理机械、材料预算和建筑成本等。综合各个方面的状况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达到规范设计标准。
3.3后期的技术维护。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建设时间长、规模大、施工人员多的工程。同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专业。结构涉及广泛的范围和连续性。建设不仅是早期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也参与了后期水利水电的技术维护措施。例如,从整个项目的完成到运行和检测保护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是系统的和联锁的。水电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实际情况、建筑材料的预算、最佳材料的选用、材料的消耗应合理和使用地点。工程技术的监测和检查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水电工程也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监测技术,为整个工程系统制定准确的预算,使应用和保护工作能够安全地进行。这就是水利水电建设的奋斗目标。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对地基处理现场进行评价和测试,以保证施工质量。总结:古人云,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水电工程中,地基是整个施工作业中的一个核心,如果施工步骤的不谨慎或者出了查错,施工过程的质量就没有了保证,费财费力费时间,甚至会危及到施工队伍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专业技术能力,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4关于在准备工作中的工程地质的勘探是最为细致的一项工作。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是以地质专业调查为基础的。根据先前已有的遥感照片、水文地质和其他现有的报告和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勘测和测量,以及岩石试验和观测。野外原型观测、岩性试验等试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在此地质条件下是否能建设安全,然后根据建筑结构观察其是否适合地质环境,并选择最佳的基础处理技术进行设计。如果当地地质勘探不严谨、不彻底,将严重影响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质量及工程进度。
结束语
基础是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施工步骤产生偏差,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在资金、人力、时间等方面浪费,甚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经营水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新旺.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8):105.
[2]李延锦.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的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5):91.
[3]余祖普.分析怎样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J].江西化工,2017(11):174.
[4]陶金昌.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21.
[5]闫佳岐.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风,2017(6):50-53.
论文作者:孙东亚,李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预压论文; 水泥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碎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