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瑞

尚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6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脑动脉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40/51)。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2/5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动脉瘤患者治疗期间选择采用介入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效果分析

患者脑内血管出现异常导致的脑动脉瘤样突起便是脑动脉瘤,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脑动脉瘤患者极为容易出现破裂,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为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1-2]。临床中均采用手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随着介入手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次研究将分析脑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术治疗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脑动脉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6.3±10.5)岁;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48.3±11.2)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我院确诊为脑动脉瘤,同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颅治疗,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将头部固定,术前使用甘露醇帮助患者降压,观察患者动脉瘤的具体位置,选择最佳体位,从患者的颞、额进行开颅侧入路,将脑动脉瘤进行分离,使用瘤夹将患者瘤颈夹闭,患者未发生出血后关颅。

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患者全身肝素化后行静脉泵入尼莫地平,首先给予患者股动脉穿刺造影,在X光监视下指引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将合适的弹簧圈放入其中,将脑动脉瘤充分填充,术后对穿刺点充分压迫,患者未发生出血情况后及时给予包扎。

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全部采用静脉泵入尼莫同,对脑血管痉挛进行控制,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从而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值内。患者若为宽颈动脉瘤,术后则需要采用肝素行抗凝处理,为防止血栓的形成需要及时采用阿司匹林或玻力维预防。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彻底恢复正常生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存在较为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无效: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出现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若P值<0.05表明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利用X2进行验证。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t用作计量资料比较,统计学数据软件版本为SPSS2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40/51)。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

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感染,1例偏瘫并发症发生率3.92%(2/51);对照组患者发生2例感染,2例偏瘫,2例无法张嘴。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针对于脑动脉瘤患者而言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开颅手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此方法易受到脑水肿以及颅内高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创伤面积较大,患者术后往往存在较多的并发症[4]。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造影,将微导管系统从股动脉插入,同时在瘤体中填塞弹簧圈,这种置入的导管材料能够顺应血管形态,防止了侧支血管出现闭塞,提升了动脉瘤的栓塞率,除此之外,介入手术对患者的暴露面积较小,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因此弥补了开颅手术造成的缺陷,这也降低了患者发生脑水肿的几率[5]。

通过此次研究后发现,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40/51)。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2/5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进而说明了在对脑动脉瘤患者治疗期间选择采用介入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震.43例介入术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87-88.

[2]刘建民,许奕,洪波等.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3):196-200.

[3]吕洪志,于鹏飞,王玲玲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5,(28):102-102.

[4]何建军,佘晓春.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3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544.

[5]郭强,靳峰,陈德勤等.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25-2727.

论文作者:王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脑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