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探讨论文_张晓华,赵伟青,于雯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消化内科;山东青岛266011)

【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患者行风险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护理组行风险管理干预,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发生几率。结果: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43(97.73%)显著高于常规组36例(81.82%),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例(2.27%)、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常规组6例(13.64%)、8例(18.1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行风险管理干预,不见能够减少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系统患者;护理风险;临床防范措施

消化内科患者的患病情况十分复杂和多变,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复发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对于护理人员和医疗安全存在着巨大影响,进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1]。在此情况下,加强风险管理组织建设对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其中,护理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为18~40岁,平均年龄(25.14±4.05)岁;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25.47±4.2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行风险管理干预。①提高风险意识。举办有关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专家讲座,并积极鼓励患者参与,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护理风险意识,了解其所存在的危害性。与此同时,需要加强法律规范和风险宣教的力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②合理用药。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而言,在使用施他宁或者多巴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呈现卧位确保安全用药。部分药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要求比较特殊,如:泌特药物需要于餐后服用,而吗丁啉则于饭前服用。与此同时,需要加强药房的巡查力度,对于用药不合理的患者需要及时提供阻止和纠正。

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以及护患纠纷发生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5.0软件包予以分析和核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43(97.73%)显著高于常规组36例(81.8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

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例(2.27%),常规组6例(13.64%),卡方值=3.880,P值=0.049;护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常规组8例(18.18%),卡方值=6.065,P值=0.014。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消化内科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风险事件,临床研究显示,引发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制度并不健全、风险意识薄弱、医疗器械或者使用药物所造成的交叉感染,面对上述十分复杂而又多变的风险因素,临床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防范和控制[3]。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力度和教育指导,充分了解有关医疗事故的相关法规和处理办法,并以个别典型案例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进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安全保护的意识;其次,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明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对于相关常识的认知程度,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熟练程度;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则需要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积极落实每天定期查房或者交接班体制,在实际交接班的过程中首先评估危重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下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和投诉内容,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对于存在疑难危重、医疗纠纷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上报护理部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最后,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做好风险管理的流程建设,切实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的建设[4]。

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所得,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43(97.73%)显著高于常规组36例(81.82%),护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例(2.27%)、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常规组6例(13.64%)、8例(18.1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消化内科患者行风险管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风险管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护患纠纷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尚拾玉.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J]. 医学信息, 2016, 29(20):252-253.

[2]游晓英.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10年回顾[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7):80-83.

[3]史爱云.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8):33-34.

[4]陈新莲.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9(13):3246-3247.

论文作者:张晓华,赵伟青,于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探讨论文_张晓华,赵伟青,于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