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特别审计资料提取问题
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除需要被审单位提供常规的财务会计资料外,还需提供能反映经济责任的其他特别资料。
1、经济责任书
经济责任书是本级领导机关同上级领导机关签订的载有经济指标的综合性文本,是上级考核下级的主要依据,反映了被审单位应完成的工作量。查阅此资料可认定被审的领导干部对完成上述任务应承担的责任。
2、会议记录本
会议是各级领导机关集体议事决策的主要形式。查阅会议记录,即可查清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思路、程序、水平,全面掌握重大事件从酝酿、考察、立项、组织管理、内部分工、物资筹措等特殊背景和过程,为准确合理地区分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3、辅助性材料
辅助性材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必不可少的。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要查阅立项、批文、合同书、预算表及反映招投标过程的资料;对重大的集资项目审计,还应查阅有无人大权力机关法定的批准资料,以此全面了解被审单位的领导有无急功近利,违反程序,不顾财力搞政绩工程的盲目决策行为。
二、关于客观公正的评价问题
1、根据领导体制区分责任。我国现任的领导体制是党政职能半分,领导交叉任职状态。常规的方式是党委领导总揽全面,宏观决策;行政首长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党委领导侧重政治责任,行政首长侧重经济责任。因此,在党委书记和行政首长经济责任的区分上必须抓住党政职责不同的这根主线,充分考虑到各自的职能和工作侧重点,各自担负的职责,力求达到综合分析、科学评价。
2、根据内部分工区分责任。党政领导班子都有内部成员的合理分工,每个领导成员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和分管部门。重点考察主要领导经济责任能维护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既要对主要领导总揽全局的经济责任进行准确区分,又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副职应分担的责任。
3、确立检验标准衡量审计成败。对某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成功与否进行检验,应以下列三条作为判断标准:第一,是否根据党政领导的职务进行了合理的责任区分,有无张冠李戴现象;第二,对责任区分和评价结论被审单位绝大多数是否认为客观准确,领导干部本人是否心悦诚服;第三,是否促进了被审单位和个人总结经验,注重管理。这三点是经济责任审计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
三、关于审计建议的指向问题
目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论文书是由基本情况、认定事实、存在问题、评价结论四部分构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都指向被审单位集体,供单位在今后改进和纠正。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其客体是单位主要领导,审计实施时有的已异地交流,有的已卸职离岗,有的已横向轮岗,有的已提拔升迁。这种现实要求我们在提出审计评价建议时区别对象:对单位集体和领导干部本人分别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建议,有利于各自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切忌笼而统之,无的放矢,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