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在城市快速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建设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是其中之一。因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日常的交通出行非常拥堵,而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的使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造成对城市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且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居民的健康在这种不健康的发展状态下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加强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根据目前国家制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改善城市目前的现状,从而将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对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打造一个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的活动中心,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生态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使得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能源资源日益紧缺,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城市进行一定的生态规划设计,致力于将我们的城市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属于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具体就是指将生态设计原则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尤其注重城市环境方面的规划设计,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造,意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简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加大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压力,优化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的功能性和地域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谱写生态城市新篇章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旋律。生态城市具有可持续性、高效性、生态性等特征,生态城市建设能够通过调整资源的运用,保证资源运用的合理性,满足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高了资源的运用效率,强调资源的循环使用,促进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把生态平衡和城市系统相融合,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使人们更关注健康,倡导人文精神,提现人文关怀,使人和自然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2.1适度原则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适度原则,在规划设计时将城市的资源、环境等进行完整的评估,在城市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其它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适度原则重点就是对一个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多样性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必须承认生态的多样性。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生态的多样性,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尤其要注重对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将城市系统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做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适应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
2.3资源循环利用
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就是要求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重视对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损耗的研究。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尤其是城市中的工业等产业,虽然能够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因此,要建立生态城市就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各种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3.1提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问题,必须要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保证在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各项目标。首先,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先考虑城市自身文化特点,并针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本投入进行研究;并且还需要将生态城市规划中各种改进与完善进行多方面的论述,从而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有效性。所以,必须要对城市内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进行有效的研究,通过制定一个合适的城市规划方案来对城市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其次,还需要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效的融合,让人们能够以一种生活在森林里的感受对生态城市规划目标进行确定。同时,还需要保证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以自然环境绿色持续发展为标准,通过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从而对传统城市规划进行升级,真正实现高新技术与生态城市的和平发展,促进生态城市的最终建设。此外,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时,还需要保证不同城市间生态城市规划的适应性,从而帮助每一个城市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3.2对原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实现,可以在传统的城市生态环境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保证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市规划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更加贴近自然,保证城市自然景观的延续性。因此,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先对城市内的自然景观进行很好的保护,并且通过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改善原有的生态景观内容,通过使用先进节能环保的材料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保证生态自然环境内充分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让人们能够享受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绿色舒适下,还能够领略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从而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3.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例如在城区内应加强对一些较大的河流的保护,在人工河道设计中,应尽量保留自然的堤岸曲线,并通过绿化设计,保护水土,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既有助于调节气候,又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对防风固沙,抗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文、经济和环境因素,调整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将设计方案和实际考察的资料相比对,反复推敲,加以修正,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通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结语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健康舒适是人们的心理诉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采取加强绿化,优化城市环境、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海绵城市、降低能耗,优化能源使用、生态交通、道路设计、重视生态景观设计,突出城市特色、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等优化措施,突出生态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方朝晖.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67-68.
[2]刘晓阳,曾坚,张森.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建筑节能,2018,46(10):1-7.
[3]王景景.关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8):63-64.
[4]汪晓燕.论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述[J].智能城市,2018,4(16):73-74.
[5]刘佳.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J].智能城市,2017,3(8):58-60.
[6]刘婧琪,李业德.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4):119-120.
论文作者:彭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