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和“中庸”为中心的文化解读_十三经注疏论文

孝道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和“中庸”为中心的文化解读_十三经注疏论文

孝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中庸》为中心的文化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庸论文,中国文化论文,意义论文,结构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孝文化的最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① 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祭祀祖先的“家—国”集体无意识形式。②《诗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③《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基德,盗贼藏奸为凶德。”④《汉书·武帝纪》:“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⑤ 唐许浑《题卫将军庙》诗序:“既而以孝敬睦闺门,以然信居乡里。”儒家以夫妇父子之家庭为中心,坚信通过自我修养而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最终将由此及彼地扩展到家庭、国家和社会层面。

那么,何为孝呢?⑥ 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⑦《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以说,敬为孝之根本,只有敬才能真正孝。“色难”就是和颜悦色地在父母亲周围去表现你的孝道,这是最难的。给父母买东西,给父母做衣服那不全是孝,因为动物都能做到孝(反哺),孝最重要的就是在漫长岁月中的不改本色的孝——“色难”。⑧ 有些人可能认为,“孝”是封建的不科学的,甚至是违反人性的东西。不能这么绝对。父母亲生下儿女养育三年才能走路,到父母晚年尽尽孝是应该的。人都有生也都有老,老有所养,这是人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孝的文化”,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简单化。梁漱溟进一步将“孝”列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三项特征,将民族文化认同的“孝”看做中国文化之“根菱所在”,坚持“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一、孝文化: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

在中国历史上孝道始终都被看做衡量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标准。“二十四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汉文帝刘恒以他开创文景之治的清明政绩名垂青史,又以仁爱孝顺的德行品德名闻天下。他的母亲薄太后卧病三年,他在病榻前侍奉三年,常常夜不能寐,衣不解带,没有丝毫倦怠,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就是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⑨ 其他的还有虞舜孝感动天,曾参啮指痛心,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他们的故事被世代相传,成为人们实践孝道的典范。因此,亲情和对父母亲的孝敬之心非常重要,如果连父母亲都不孝而能忠贞报国者,一定是没有的。⑩

曾参和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以孝著称,他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11) 的修养方法,世称“曾子”,后世尊称为“宗圣”。在《二十四孝》中“啮指心痛”讲的就是曾子的故事。曾子对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上山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样招待,着急中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应到母亲的呼唤而觉心痛,便背着柴迅速回家,对客人以礼相待。曾参的孝与修身齐家的思想完全吻合,相得益彰。

孔子考察人的重要一条,是看其是否实行孝道并具有真切的孝心,这不仅是仁心淳厚,更是礼的不可割裂的部分。(12)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学生中他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颜回之可爱不仅仅是“一箪食一瓢饮”,更在于他听道闻道时“似愚”,好学而志于道。他默默吸收老师的思想,并躬身实践。(13) 然后,颜回英年早逝,围绕怎样安葬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4)《论语·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5)“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6) 这表现出孔子“礼”大于“情”的节度和坚持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的精神。

而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大概当是宰予。因为宰予正好与颜回的敦厚木讷相反,伶牙俐齿充满了话语机锋,经常向孔子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有一次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 孔子认为,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以孝道作为爱的回报,而宰予则认为“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8) 守丧会导致礼坏乐崩,因此认为“一年之丧”即守孝一年就足够了。宰予走后,孔子感叹说:“予不仁也。”(19) 孔子批评学生不孝为“不仁不义”,当是颇为严厉的,可见孔子在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20) 但是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伟大教育家,后来,孔子意识到自己对宰予的态度有失中庸之道。于是,他对包括宰予在内的弟子德性特长重新进行了评价。(21) 在孔门弟子十哲中,宰予是言语科中的翘楚,孔子将他排在子贡前面,说明孔子充分肯定了宰予的言辞之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22)

同样,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他曾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君子的中庸之道有四条,我自己一条都没有做好。这四条是父子、君臣、兄弟和朋友。要求子女以事父母的孝道,我没有做好;要求臣以事君的忠诚,我也没有做好;要求弟以事兄的悌道,我也没有做好;要求结交朋友应先施之,我也没有做好。“予以事父”,“臣以事君”,“弟以事兄”,“朋友先施之”,孔子都没做好。这是不是说孔子的人生很失败呢?不是。其实读过《论语》就会明白,孔子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他确实是做到了这四条,但是他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个地方“未能也”,并不是说没有完全做到,而是说没做到“至善”,没做到至善至美。止于至善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孔子认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23) 提出用孝、悌、忠、信四种道德治己治人,鼓励人们言行一致,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这是实践中庸的标准与规范。(24) 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孝”,而悌、忠、信是从“孝”这一根本关键处延伸出去的,这使孝文化处在人们的行为规范当中,处在人和人的关系当中,处在启蒙自己和启蒙他人的关系当中。真正的启蒙者应该是先要求自己达到很难达到的君子之孝,达到君子的孝文化深层结构——德行,然后才可以去要求他人。

二、孝伦理: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

孝伦理往往表征出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意识和行为规范,这在《大学》《中庸》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出现了几个关键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论的大词。《诗经·文王》中说,深远的周文王光辉照人而且恭敬威武。作为人民的君主,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这几个关键词,君、臣、父、子,人们耳熟能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成君之样,臣要有臣之格,父要有父之慈,子要有子之孝。作为君用今天的话来讲即作为领导,应该“止于仁”,即定位在“仁”。从孔子对曾参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以一贯之。”曾参告诉其他人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都将个体人格的建立放在重要地位,只不过,孔子更重视仁心爱人的内在光辉,孟子更注重养个体浩然之气罢了。

“止”非常重要,“止”就是定位。定位到什么形态就显示出什么样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为人子,止于孝”,指作为子女应该定位在孝顺父母。被人骂为“不孝”是极为严厉的。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忠”对国家而言,“孝”对父母而言。实际上,“忠”高于“孝”,因为“齐家”之后是“治国”,或者说“齐家”是“治国”的基础。孝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人伦标准。(25) 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忠于国家为国捐躯是不可能的。他连家族中最起码的人伦常识都没有,他要为国家为这个大集体去付出生命,其难乎哉!在这个意义上,在“忠孝”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忠”,因为选择“忠”就是“大孝”,是对整个国家的负责。(26) 但对一般人而言,尽孝道与尽忠并没有严重的冲突。

《大学》强调了仁、敬、孝、慈、信,说明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柔性的、软性的文化。(27) 即使在今天的家族里边,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也应该强调孝与敬。从品德意义上来说,仁爱、尊敬、慈孝和诚信,在今天基本上还应继续发扬下去。当然,要是愚忠、愚敬、愚孝、愚慈,甚至被忠、敬、孝、慈吞噬,那是不允许的。其实古人也不是一味地愚忠愚孝。孔子孟子在这方面有相当清楚的表述,不可误读。《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28)《论语·子路》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9)《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0)《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31)《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32) 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更是深入人心。《礼记·中庸》:“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33)

君仁臣敬,父慈子孝,人和人坦诚相待,这是《诗经》中所记录的周文王对“止于至善”的实践,那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作为理想社会的主体的君子,应当不断地修身养德。(34) 在我看来,仁、敬、孝、慈、信都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言的,而是针对一种关系而言的,这说明中国和西方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点不尽相同。在西方,个人自由是高于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应服务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在中国,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应该是和社会的规范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差别,在今天个人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东方的整体关系的价值应该加以重视。(35)

三、孝心理: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

儒家文化中的孝心理不是仅仅止于孝敬,而是强调这是一个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程序,一个逐渐放大的人伦心理结构完美的进程。有人认为,今天社会现代化了,社会承担起很重要的功能,所以不用再孝。我想,这是对人性恶的根本放纵和对人性善的不作为。(36) 究其人性底线而言,总不能把自己的苍老疲惫的慈父和爱母,完全送到一个由社会来管理的体制中而问心无愧吧。

“孝者,事君也;弟者,事长也;慈者,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学会了孝敬,未来就可以忠心爱国,孝就是一种先行的培养,是对内在心性的一种教养。当然,孝不仅仅是事君,还要事奉父母,这个更加日常,也更难以做到。(37) 知道了“孝悌”、“悌道”,就会妥善地敬侍长者。这个长者不仅仅是自己的兄长,还包括天下那些比自己年长的兄长,对所有“长者”都要行尊敬之道。内心能够慈爱,并且将这种慈爱推扬开来,就能够“使众”,能够让大众跟随你,听你的指挥。并不是暴戾、乖张、愤怒能让大家听你的话,相反,只有慈爱才能如此,虽然它最弱,但是最能服人心。

四、孝政治: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

在我看来,孝文化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贞节牌坊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批判的一个靶子,我们今天应该尊重当时的当事人的自主选择。(38)《大学》认为,治国的前提是齐家,君子要兴孝悌、兴仁让,并将这样的美德推己及人,才能齐其家,而后治其国。要想成教于国必须守孝悌、施仁慈。一家仁,一国才能兴仁,一家让,一国才能兴让。(39)《大学》又分别以尧舜和桀纣为正反两面的例证揭示修身和齐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继齐家、治国之舌的第十章,平天下是《大学》修为的最高目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由内向外生发扩展的过程,即从修身、齐家、治国到最后的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这样,一个君子才具有平天下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可能性,他才可能有一种真正的中正之心。孔子以舜为例对中庸之道的功效加以进一步说明。“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孔子说,虞舜真是一个大孝顺的人啊!德行可谓是德高望重的,他的尊贵成了天之子——领导四方的最高的首领,四方诸侯国都是他的领地,宗庙当中祭祀他,子孙后代继承他的伟业。因此,有大德的人,“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四个“必得”要三思。大德之人,就是德高望重、公而无私的人。具有大德之人在滚滚红尘中,声名必然如雷贯耳;必定得到你的位置,而不用贪心获得;必因公正廉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俸禄;必然快乐而健康长寿。“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可以说是最孝顺的人。孝不是饮食之道——让父母亲不乏吃住之用还不是孝。孝是要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把他们未竟的事业往前推进,这才是大孝道。(40)

周公认为,祭祀宗庙时需要有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些礼制包括:“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可以说,周武王和周公都是最孝顺的人,他们上承先祖之德,修宗庙,行孝悌,确立了用礼来治理天下的原则,并让这种思想薪火相传。这些从小处开始积极作为和严格要求,是与儒家忠孝之道的内在精神相契合的。

朱熹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孔融让梨,国人都知道。有外国友人告诉我,他把这个故事讲给他的孩子听,孩子不以为然,说“我为什么要让?”西方人强调要孩子学会竞争,不要忍让,否则今后到社会上会受欺负。这种想法不错,但是后果却很严重。当孩子学会了一饱私囊,从小就知道往自己兜里拿东西,损人利己而不会谦让,他今后成就大事业的空间将会变小。

当今社会是一个民主而理性的社会,强调人的个体自由是不可以出让的,这与古代孝文化的由自己而天下,由内修而外治有所不同。在我看来,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41) 因此,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而不应对古代的东西完全加以否弃,当然也不能完全加以肯定。正确的做法是,理性地丢掉不合时宜的东西,(42) 并去发扬孝文化中仍然有生命力的东西,(43) 包括人类文明当中那些普世性的美好价值,总结出东方孝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可以为现代人类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价值。

注释:

① 《孝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礼记·檀弓下》:“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汉书·武帝纪》:“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宋史·乐志十四》:“帝受内禅,纪元绍熙,钦崇慈亲,孝心肃祗。”

② 《孝经》:“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0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861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页。

⑥ 祭,祭祀。《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史记·夏本纪》:“[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⑦ 《论语·为政》,(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2页。

⑧ 《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曲礼上》又说:“父子不同席”,“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间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⑨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⑩ 《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11) 《论语·学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57页。

(12)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兴。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孔子家语·弟子行》:“盖蘧伯玉之行也,孝恭慈仁。”

(13)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7页。

(14)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9页。

(15)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8页。

(1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9页。

(17) 《论语·阳货》,(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26页。

(18) 《礼记·仲尼燕居》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13页。孔子重视的“中”,其内核有“礼”为标准。

(19) 《论语·阳货》,(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26页。

(20) 宰予又曾向老师询问五帝之德,孔子回绝说:“宰予啊,你现在还不配谈论五帝之德呀。”后来,宰予做了齐国都城临淄的大夫,《史记》载:宰予参与田常的叛乱,后被诛灭九族。

(21)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压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中华书局,1959年,第2185页。

(22) 《论语·先进》,(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8页。

(23) 《孝经》。

(24) 《孝经》:“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见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25)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朱熹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宋陈亮《祭林圣材文》:“孝悌称于宗族乡党,慈爱隆于父子弟昆。”

(26)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27) 中国伦理文化中的孝慈,是尊祖爱亲的良好品德。《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注:“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唐)欧阳詹:《出门赋》:“一仁声之永大,一孝德之兹久。”《旧唐书·崔群传》:“群臣议上尊号,皇甫镈欲加‘孝德’两字。群曰:‘有睿圣则孝德在其中矣。’”

(28)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3页。

(29)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7页。

(30)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7页。

(3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0页。

(32)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16页。

(33)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26页。

(34) 孝道是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吕氏春秋·孝行》:“今有人于此,行于亲重,而不简慢于轻疏,则是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兴。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唐)韩愈:《欧阳生哀辞》:“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

(35) 汉代以后求仕者举孝廉,被推选的士人一定是有孝敬之心,有廉洁之行。《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颜师古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旧唐书·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赒之,有所不受。”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清史稿·选举志四》:“制科者,天子亲诏以待异等之才……清代科目取士,垂为定制。其特诏举行者,曰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参阅《清续文献通考·选举五》。

(36) 孝道孝顺的本意仍然在于在善事父母。《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536页。《尚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4页。孔颖达疏:“追孝于前世文德之人。”(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4页。《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724页。《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45页。

(37) 《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后汉书·独行传·刘茂》:“[茂]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着于乡里。”(宋)苏轼:《县榜》:“牛酒以礼高年,粟帛以旌孝行。”

(38) 先人将孝行节操看得很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伦理原点。《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幙,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魏书·王肃传》:“誓雪怨耻,方展申复,穷谕再期,蔬缊不改,诚季世之高风,末代之孝节也。”《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泉明有孝节,喜振人之急。”《元史·李德辉传》:“至郡,崇学校,表孝节,劝耕桑,立社仓,一权度,凡可以阜民者无不为之。”

(39) 儒家善以孝道治理国家,达到感化教育百姓的目的。《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宋)欧阳修:《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于四海之风,必务先于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

(40) 《孝经》:“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41) 《礼记·檀弓下》:“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汉书·武帝纪》:“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宋史·乐志十四》:“帝受内禅,纪元绍熙,钦崇慈亲,孝心肃祗。”

(42) 如《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无后为大”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43) 儒家强调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然后养浩然之气,逐渐爱敬天下之人而顺天下人之心。《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标签:;  ;  ;  ;  ;  ;  ;  ;  ;  ;  

孝道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和“中庸”为中心的文化解读_十三经注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