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金融看好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资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春节前后,外资金融机构大多公开发布了其2002年的经济和市场研究预测报告。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背景,外资金融机构将更多的笔墨和关注留给了中国,对2002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作出了乐观的判断和预测。
外资金融机构普遍看好2002年中国经济。德意志银行认为,在国际经济外部环境改善、财政政策继续支持国内需求的情况下,2002年中国经济将以7.7%的速度增长。汇丰银行认为,中国在2002年仍将比其他经济体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增长率将维持7.1%。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认为,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在7%左右,而在2003年将升高到8%。
哪些因素将推动中国经济在2002年的增长?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将增长动力归结为宏观经济政策和WTO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德意志银行认为,预计中国2002年财政赤字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在2.5%,基础建设投资也将保持在2001年的水平;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央行支持经济增长和股市复苏的重要姿态,此举将增加居民按揭贷款。花旗银行也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仍将在2002年继续推行,同时,国际利率普遍较低、中国国内需求下降等因素为降息提供了宏观背景。
经济转型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汇丰银行认为,中国正经历一次新的经济转型---从外贸拉
动向内需推动转型。这一轮结构转型需要5-10年时间,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每年7%~8%的增长动力。随着国际贸易和消费增长出现背道而驰的景象,2001年的增长情况已显示出内需对一个经济体的重要性。内需的推动将使中国资本市场迅速成长,其增长动力将由城市渗透至乡镇和内陆地区。
WTO给中国经济将带来什么?不少研究报告特别进行了分析。瑞银华宝认为,尽管中国入世后GDP未必会大幅上升,但制造业将更趋专门化,2002年后的中国经济将引入竞争和推动更有效的分工,改善整体经济效率。花旗集团认为,在加入WTO头5年内,WTO将给中国经济每年提供一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长贡献,WTO也将给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纺织和IT、金融、运输、贸易等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各方普遍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外资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也有涉及,例如花旗集团坚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仍将保持稳定。目前有一些说法认为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政府会考虑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但汇率将保持稳定。报告认为,从需求供给的角度分析,虽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增大升值压力,但经常账户的变化将抵消上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