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李丽芳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李丽芳

李丽芳(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西 苍梧 543100)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生物教学中,就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研究教材,培养兴趣,注重方法”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案;情境;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33-01

一、重视生物课教案的充分准备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生物课堂所产生的种种教学过程、现象,就是由教师的教而引起的。课堂教学之好与美的教学结果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与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课堂教学之前,如果我们的教师重视了生物课教案的充分准备,那么后来的生物课堂教学就一定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生物教师要十分重视生物课教案的充分准备。

1、教师要准确地吃透生物教材的内容。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主动细仔地吃透生物教材。教材是一个系统,相互关联,大系统中有小系统,小系统中又有子系统。在每个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是较多的。比如,在准备教案时,教师要明确,本册教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意图是什么,一堂课教学的意图是什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重点是那些,难点是那些。这课堂要上好,需要采用那些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去很好突破。教师备课时都需要通盘考虑。

2、准备教案时要科学的确定教学目标。一堂生物课的时间短、教学任务重,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考虑好教学的“三性”,即教学的全面性,具体性,可能的检测性。同时,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要考虑教学的“三维性”——即知识难度,能力难度,情感难度。在三个难度之间,一课堂怎样轻、重、缓、急的处理,都应该有科学的处理分寸。

3、准备教案要充分地考虑教学的手段及技巧。课堂教学既然科学施教,就必须有高超而灵美的教学艺术。比如,如何艺术地导入,巧妙地引入对重点知识如何学习,以什么样的技巧让学生解开难点。这堂课要上好,要考虑好课堂教学的形式:或者多媒体的使用,或者生物模型的使用,或者小组合作式的学习等等。教师要都要应有的考虑与设计。设计好教案之目的就是为了一堂课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好这课堂的教学任务。

二、创设好生物课堂的问题情境

生物课堂教学无非是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引导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这课堂才算成功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组织初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们的生物教师要创设好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很快地沉浸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要依据教学的目标,提出相互关联的问题。这堂生物课,教学目标是什么?解决这些教学目标的意义何在?教师对提出的这些问题为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时不能枯燥而无味,要生动形象;不能离题万里,要直奔主题;不能啰啰嗦嗦,要明快鲜活。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沉浸到问题情境中去思考。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的认知相符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有他个人的原有的认知,即他人原有的知识认知系统。只有当我们的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学生才会产生新的认知“整合”,这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常识。举一个例子说,“有些桃树、李子树开始结了不少的花朵,为什么后来结出的果子却是很少呢?”这个提问启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去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旧的认知去联系,在头脑中产生思索、分析、推断、新旧知识“整合”,才能回答好问题,分析解决好问题的。

3、教师问题的提出与创设要从学生实际的心理出发。学生的心理就是接受外来问题的一个心理过程。初中生的心理是一个纯洁,容易接受赞扬、激励的心理。那些斥责,吓唬人的话语学生是不能接受的。因而,我们教师的提问情境之创设一定要合符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从赞美、咵奖、激励的角度去提问题,去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要有表扬感,在提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说提个问题:“同学们呀!有的花儿为什么特别美丽好看呢?为什么有些花儿又特别难看,味儿又不好呢?”让学生在好奇心中去思索。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生物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生物,喜欢事事依赖老师,依赖参考答案,依赖资料上的现存答题。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勇于在学习中质疑勇于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创新思维,让自主独立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的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初中学生探究生物兴趣的阵地。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上讲,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世界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这样说过:“一旦在学习中,你卷入了学习兴趣的旋涡中,那么你的学习就不是那么困难了。”大科学家杨振宁说:“我在美国进行物理实验,因为有了兴趣,好多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千方百计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的兴趣。

1、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组织小组生物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形式多样,在于生物教师去发现兴趣的激发点,引导兴趣激发。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坚信我们共同的努力生物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柴建磊.谈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设想[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5):228.

论文作者:李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论文_李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