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研究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走势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念与流派
1.1 概念
国外从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如对美国五大湖地区产业集聚的研究、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研究等等[1]。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9世纪末, 对设菲尔德和兰开夏郡的研究中,发现这里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他称这样的区域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2]。
1970年代末,意大利西北部传统工业化地区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开始出现衰退,而其东北部经济却呈现增长势头。这些地区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结构以新兴手工业为主,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企业之间基于互相信任和有稳定协作关系的网络十分发达。意大利社会学家别卡提尼(G·Becattini)系统考察意大利中部的Tuscany地区后,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集聚的“第三意大利”①,与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在英国观察到的产业区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于是,将其称作“马歇尔式产业区”。由于这一地区具有数量众多的工业小区,每一个小区均具有与马歇尔工业区类似的特征,又由于这些地区为新兴工业区,所以被称为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别卡提尼认为, 这些产业区的发展,得益于本地劳动分工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下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3]。 并将这些产业区定义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意义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美国学者Piore和Sabel指出,这些产业区依赖于以柔性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为特征的中小企业。新产业区出现在福特制(Fordism)批量生产已被抛弃的地方,以及大城市周围地区,可以看作是后福特制(Post-Fordism)的产物。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原来是不发达的农区,后来通过产业集聚,从1970年代末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形成所谓新产业区。但是,当时别卡提尼并没有用集群的概念。
集群这个专用名词来源于英文中的cluster,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4],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按照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波特发表“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进一步系统完善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5]。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中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强烈的区域化经济效应。波特认为,是实际运营效率而非产业本身决定了产业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知识投入来提升其附加值。
1.2 作用
在国外,波特产业集群的观点,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有人甚至认为,集群已经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从1999年开始, 很多欧美国家实行了集群战略(cluster initiative,简称CI),用组织的方法将区内的企业、政府和研究共同体结成伙伴,共同促进集群的发展。美国竞争力研究所和瑞典创新系统机构联合,发表了基于2003年对欧美和澳洲发达国家以及转型国家斯洛文尼亚的250 集群战略和一些集群实例调研的绿皮书 [6]。用详尽的资料对所谓集群动议绩效模式(cluster initiative performance model)进行了详细论证。之后,知识经济和企业发展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也发表了集群政策白皮书[7]。此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D),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积极研究、提倡和推广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以求各国竞争力的提高。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认为,产业集群在全球新一轮投资热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中,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特别关注。2004年底,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介绍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文章,并出示了一张地图,说明某些纺织业集群产量、销量和进口量及对美国的重要性[8]。2005年5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探究中国价格”,认为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是产业集群打造出来的,得益于产业集群的高效率[9]。
当然,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一方面,该理论主要是在总结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比较成熟、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础上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或区域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缺乏深入的研究,因而使发展中国家难以从波特的理论中寻求答案。另一方面,该理论较多地关注集群的内生力量,忽视了开放的全球经济中,产业集群的产业网络或社会网络等区域创新网络的全球联结,即不同国家或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之间的协作或互动问题。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网络联结或协作,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广东东莞等产业集群之间的协作与创新网络联结,对于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都非常大。尤其是伴随价值链理论的普及,进一步说明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是彼此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1.3 流派
在波特之后,为集群研究带来新视角的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欧洲学派。代表性观点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的。他们在对欧美国家的16个区域进行调研论证后认为,区域发展以及大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产业内部的柔性专业化分工。从而形成所谓区域创新网络学派的主要观点。他们的核心概念是“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前者他们指高科技和创新密集型中小企业集聚区, 与马歇尔式产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产业性质上强调高科技背景(信息和电讯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生物科技等),而在地理范围上大都局限在欧洲。后者是“创新环境”的标志性特征,意指区域内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其实现途径包括企业区内衍生,当地企业之间的结网和互动、人才在当地企业间的流动等过程。该学派的“集体学习”理论使企业的地理集聚与创新联系开辟了集群研究的新视野[10]。
新经济地理学派代表学者克鲁格曼,将地理区位作为分析市场和竞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抛弃“比较优势”的传统观点,提出新贸易理论,强调历史偶然事件及规模收益递增在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地方化的规模收益递增与空间距离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是对等级式产业空间发展的最好解释,区域专业化在历史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并建立起来后,就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持续下去。区域发展因此被锁定(lock-in),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德国菲利普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H·巴泽尔,从垂直、水平、制度、外部和权力因子分析了集群的生成、成长和再生现象。认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群必须与外部的供应商、市场和技术建立系统的联系,多种文化的融合、合理的权力结构、有效的调控手段是集群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制定区域政策时,不能简单地将一地的产业集群政策移植到另外一个区域。此外,不是世界上的所有地区都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前提条件;产业集群政策也不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唯一途径[11]。
韩国地理学者朴杉沃把新产业区定义为“新兴贸易取向性生产活动以一定规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并认为新产业区的一般特点是“四个并存”:柔性生产系统与大宗生产系统并存,地方性网络与全球性网络并存,当地根植性与非当地根植性并存,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并存[12]。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大致形成了新产业区学派、区域创新网络学派、新经济地理学派及战略管理学派等四大流派[13]。其中,新产业区学派研究传统产业集聚形成的“第三意大利,用成功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所谓的“夕阳产业”,可以获得并保持美国“硅谷”那样的国际竞争力,使发展中国家发展传统产业集群有了更多的信心。
Markusen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吸收集聚了稠密的经济能量,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产业[14]。这个观点对剖析产业集群的成因影响非常大。
2 产业集群分类
2.1 地域分类
Peter Knorringa 和Jrg Meyer Stamer(1998)在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研究中,借鉴Markusen(1996)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分为三类[15](表1)。
2.2 内在联系分类
Lynn Mytelka和 Fulvia Farinelli(2000)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把其分为三类(表2)。
2.3 属性分类
有关学者,包括中国学者,如金碚等(2003)根据产业属性,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类。
2.3.1 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发达。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瓷砖产业群、服装加工产业群等;德国印刷机械产业群;瑞典的造纸产业群等。
表1 产业集群分类
Tab.1 The classifications of industrial cluster
资料来源:Peter Knorringa/Jrg Meyer Stame.r.New Dimensions in Enterprise Co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Form to Industrial Distrcts,1998,(10).
表2 产业集群的类型及其绩效
Tab.2 The types and effects of industrial
资料来源:Lynn Mytelka and Fulvia Farinelli(2000)根据UNCTAD(1998P8)改编。
2.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德州的奥斯汀高新技术产业群;日本的工业机器人; 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2.3.3 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等。一般说来,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以及研发与生产的日益分离,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产业企业更倾向于集聚。据研究,在美国像电脑、制药等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明显多于传统产业,与此相对应,高技术产业更倾向于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以共享大型高技术装备和高科技人才资源。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如,Humphrey(1995)以“商品链”的概念将产业集群分为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和消费者驱动的商品链两大类。Markusen(1996)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类: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Michael Allbu(1997)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为基础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类:手工艺/传统工业产业集群;组装的生产网络;高技术综合体;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1998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UNCTAD)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类: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集群;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总体看,国外产业集群分类方法非常丰富,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这些分类既涉及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又涉及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产业集群。不同的分类,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视角认识和分析产业集群。
3 产业集群分析模型
3.1 钻石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是目前最有影响的集群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集群成长需要四大因素密切配合: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竞争与战略,而政府对这四组因素起综合作用。但他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宏观上的国家层次,对象也多为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
3.2 弹性专业化模型
其分析重点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分工,认为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需要培育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但其忽视集群成长过程中其他影响因素。事实上,产业集群的活力还应该来源于比专业化更重要的东西,如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共同的文化底蕴等。
3.3 全球价值链模型
该理论内核,最早来自于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价值链强调不能单纯地看待一个产品,要分析一个产品从概念形成一直到最终的消费者全过程。此后,学者们把公司间的联系考虑进去,并扩展到整个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在全球贸易价值链的合作及其关联。该模型正确认识到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大部分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如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鞋业集群就是全球鞋业价值链的组成部分。但是,该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如何更有效地成长与培育很少涉及。
3.4 集体效率模型
该理论由欧洲研究者于1995年提出,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经济外部性为起点,认为集群成长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外部性与联合行动。即公司的集中产生了经济上的外部性,然后还需要群内企业进行联合行动才能更具竞争优势。它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发展时更进了一步。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集群的成长便远远不是单纯依靠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就能控制的。
这四种模型,多是以发达国家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研究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
4 结语
4.1 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引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集群效应全球化更加明显
由于波特把产业集群与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使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迅速上升为国家层面地大问题,从而使产业集群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引起政府系统的高度重视,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从1999年开始,很多欧美国家实行了集群战略,用组织的方法将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结成伙伴,共同促进集群的发展,提高了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因此,基于组织的产业集群优势颇受关注[16]。由于全球价值链的关联[17],有很多学者更加关心中国、中国台湾、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18],关注这些地区产业集群导致的大众消费品的价格优势,关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行为差异[19],集群效应全球化更加明显。
4.2 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机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归纳四大流派的研究进展,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可以概括为:竞争合作机制,累积性创新机制(包括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市场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管理平台共享、渠道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区域品牌共享、区域文化共享等),地域性共同文化导致的沟通交流机制,等等。这些机制符合市场经济竞争合作原则、持续创新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促使产业集群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延伸,实现了集群内部公司的“集体理性”,体现出产业集群的信用优势[20]。
4.3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
在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21],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一种公认的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联系,因为在高技术产业里有低技术,而在传统产业里有高技术,关键是要发挥区域的核心能力[22],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知识投入来提升其附加值,核心是产业布局形式要符合产业集群的要求[23]。因此,高端产业可以集群发展。中端产业也可以集群发展,低端产业还可以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要,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之中,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
注释:
① 意大利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其西北部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由都灵、米兰、热那亚等组成的“金三角”,该地区被称为“第一意大利”;其南部是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地区,被称为“第二意大利”;其东北部与中部原来也是不发达的农业地区,但自1970年代末以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被称为“第三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