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改变及诊断论文_于耿耿

(滨海县蔡桥镇卫生院超声科; 江苏盐城224531)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改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诊断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18例手术、病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较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重点剖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图像与其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在性16例;外在性2例。经超声明确诊断15例,占83.33%;提出可疑性诊断2例,11.11%;误诊1例,占5.56%。结论:超声分辨率较高,能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改变,便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本病的较理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相关文献报道[1],其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0%,在不育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30%-60%。今年来其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给患者机体和精神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期小腹疼痛、不孕症。目前,认为超声检查是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笔者有意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我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18例手术、病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较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诊断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育龄期妇女年龄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岁。临床表现痛经16例,经期腰酸、下腹不适4例,月经过多、延长15例,不孕5例,性交疼痛及大便坠胀感1例,剖宫产后手术切口疤痕出现周期性局部包快及疼痛1例。妇检:13例患者呈后位子宫、活动度差,4例患者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或后穹隆触痛结节;可同时存在附件囊性、不活动包块。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 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4-8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6MHz,经腹探头频率3~5MHz。经腹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常规灰阶超声耻骨联合上行纵、横、斜及多角度弧形扫描,主要观察子宫体大小、形态、内膜厚度、宫线的位置、双侧卵巢大小和宫旁组织结构。必要时作阴道超声进一步协同检查,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血流情况并检测阻力指数等。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壁常规探查。

2 结果

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在性16例;外在性2例。经超声明确诊断15例,占83.33%;提出可疑性诊断2例,11.11%;误诊1例,占5.56%。

图1:腹壁见多个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大小约13×33mm,内可见少量血流。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图2: 囊内均匀光点型巧克力囊肿 图3: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肿块位于腹壁脂肪层,呈低回声区,无明显包块。图4:病理涂片显示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和出血。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而局限于肌层称之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子宫腺肌病发病率较高。常见于生育妇女,30-50岁为高发年龄,该病的发病因素可能与妊娠和分娩的创伤炎症或持续性高水平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2,3]。这一人群分布特征及致病因素与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吻合。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该疾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不少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对称,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具有浸润性,可形成广泛而严重的粘连,给超声影像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腹部超声图表现为子宫肌层内可见13-33mm大小不等的多发囊腔,呈蜂窝状无回声区,正常肌层实质回声消失,肌层回声减低,子宫呈轻-中度均匀性增大,后壁厚度增加。但这些征象均为非特异性,很难单独根据这些征象诊断子宫腺肌病(如图1),也很难判断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因此,对于这些不典型的声像图患者,我们采取经阴道超声进一步检查。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晕环增宽、连续性中断,肌层回声不均、可见界限不清的低回声区,并可见小囊肿样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局限性子宫腺肌病中可发现病变内部散在动脉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而子宫肌瘤为病灶周边环绕血流信号。文献报道[4],82%的局限性子宫腺肌病血流信号搏动指数(PI)>1.17,而84%的子宫肌瘤(PI)<1.17。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局限性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卵巢异位者亦称为巧克力囊肿(如图2),多见于子宫后方出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壁厚,内壁欠光滑,其内充满均匀细小光点或呈分层征(即囊内光点沉积于底部,而上方为无回声区),直径一般5-6cm,而且,囊肿大小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5,6]。月经期探查时,病灶增大,内部以无回声为主,月经期后1W探查,病灶较前缩小,内部回声增高,声像图典型时,诊断容易。根据囊肿的数量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纯囊肿型、多囊肿型、囊内均匀光点型、囊内团块型、及混合型。如果巧克力囊肿是不典型的囊实性肿块是应与卵巢良性畸胎瘤鉴别,良性畸胎瘤通常肿块形状规则,包膜完整,张力较大,活动性好,其内部常伴有强回声光团,后方有声影,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

剖宫产后手术切口疤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图3),声像图显示肿块位于腹壁瘢痕处脂肪层,直径约2-5cm,形态不规则,呈低回声,边界不清或欠清,边缘不光滑,无包膜。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见点状、短棒状或线状血流信号,线状血流信号多位于肿块的周围,PW均检测到动脉频谱,具有低速高阻的特点,PSV5.5-15.5cm/s,RI0.65-0.8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注意时期的选择和比较,因不同位置的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症状有周期性,形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常见的如月经期肿块大,回声弱;经期后肿块缩小,回声强。这样特征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②灵活选择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检查与运用。因各种检查对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很大的差别。③密切结合病史,本组中误诊一例,可能是因为我们当时忙于处理患者没有及时、认真的询问患者的病史,更没有注意到病灶的变化情况。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我们认为超声分辨率较高,能全方位多较多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变化,诊断准确率高,是本病的较理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频超声诊断[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6):449-451。

2、茆永云.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2):140-141。

3、徐闻。高频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3,33(05):21-22。

4、华金才,黄健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2):110-112。

5、吴月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鉴别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1754-1755。

6、刘惠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08):125。

论文作者:于耿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改变及诊断论文_于耿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