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论文_崔玉侠

(巩义市中医院药剂科 河南 巩义 4512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中医门诊科就诊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服用中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可在任何年龄段患者身上发生,其中以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最为多见,合理用药可以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加强患者安全用药意识、强化药物安全监管、保障中药质量可以减少和避免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94-02

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更多的亚健康人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利用现代化信息收集工具了解和采购对自己健康有利的药品[1]。中药,素来以“纯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深入人心,较西药、化学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法而言,中药确实相对更安全,但“是药三分毒”,要让中药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首先应因病施药,对症下药。中药成分复杂,用法繁多,如用药方法不得当[2],则会出现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反应。为此,我们特别对66例中医门诊科就诊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中医门诊科就诊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中药治疗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女性31例, 3岁以下6例,3岁以上至20岁以下4例,20岁以上至40岁以下3例,40岁以上至60岁以下4例,60岁以上14例;男性35例,3岁以下6例,3岁以上至20岁以下5例,20岁以上至40岁以下4例,40岁以上至60岁以下7例,60岁以上13例。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66例患者在中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药学服务对策。

1.2.1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盲目用药 患者未了解自身具体病情即到药店随意采购药品,因为药不对症、药量不合理等原因而发生不良反应;(2)用药方法不合理 患者自行煎药,因为煎药器皿、煎药时间不当导致中药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产生副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3)用药期间饮食不合理 服用中药期间如未忌口,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加重病情;(4)单一用药 长期服用一个方子容易蓄积毒性和产生耐药性;(5)病急滥用药 患者往返于几个科室或几家医院开药,滥用药极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6)药物毒性效应 附子、草乌等中药本身含有毒性成分,加工时应特别注意,使用时应特别指导;(7)药物污染 中药保管、贮存不善造成虫蛀、霉变、病原菌污染或在种植时大量使用农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

1.2.2 药学服务对策 (1)普及药理知识 让患者对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中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存在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根据中药使用的基本原则、特点、适应症、功效等正确使用中药;(2)确保药品质量 加强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及时对霉变、虫蛀药品进行处理,保证药品安全;(3)指导规范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症用药,毒性中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发药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煎药方法和用药时间,切忌金属器具煎药,煎药最好选择陶器、沙锅,用药期间忌浓茶、发物等。(4)完善药学服务 加强自身职业素养,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患者因为用药不当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故;发现不良反应时,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救治,收集和积累临床用药信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不良反应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年龄在3岁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年龄在3岁以上至20岁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年龄在20岁以上至40岁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1%,年龄在40岁以上至60岁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年龄在60岁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1%,详见表1。

3.结论

古有“神农尝百草”,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懂得利用天然中药治疗疾病[3]。中药是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虽然是纯天然摄取,但药以治病,无药不偏,无药不毒,了解中药性质,合理有药才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反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个别是本身存在毒性效应外,大都是因为药证不符、用量不当、煎法不合理、长期用药、制剂不佳、配伍不当、药品污染、盲目用药等原因造成。本次研究发现,不同的性别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比率并不十分明显,但老年患者由于代谢缓慢,对药物敏感度低,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比率较其它年龄段患者高。

改变患者对中药的错误认识,让患者了解中药特性,选择正确的煎煮方法、煎煮器皿和煎煮时间,注意用药期间忌口,避免滥用药,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反生[4]。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不断提高药理知识、不断促进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保障用药安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资料】

[1] 李冬.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2):7439-7439.

[2] 殷玉华,孙立平,陈喜英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41-41.

[3] 孙广科.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针对性药学服务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23-23.

[4] 王晨静,李萍,曲海军等.临床药师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药学研究,2014,(11):669-671.

论文作者:崔玉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论文_崔玉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