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桥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复杂程度比较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路桥施工中的常用技术。本文首先对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介绍,然后以某路桥为研究对象,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配合比;模板;浇筑;养护
1引言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抗压强度,并且取材便捷,施工成本和养护费用比较低。只有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才能够促进该项技术的应用,提升工程路桥施工质量。
2路桥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是交通行业的迅速崛起,通过路桥工程的建设不断的带动地区发展。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易养护、费用低、高性能、抗压强等优势,即使在长时间的负载情况下,混凝土依然可以保持较稳定的抗压系统与较高的质量。但是,由于路桥会受到温度、水位、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路桥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是最容易被使用的施工材料,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研究,能够保证路桥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工程全长1.52km,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连续梁,下部结构为矩形空心墩,桥梁基础采用的是灌注桩基础。在该路桥工程中,承台采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作用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常常会出现温缩裂缝,由此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承台施工中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4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充分了解掌握设计图纸
在道路混凝土具体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分析设计图纸,基于设计图纸整体规划施工工程进度,保证道路混凝土的质量和速度。掌握施工设计图纸,是铺设混凝土路面必须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有专业人员来做,且要经过反复核实,还要做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的把握。基于设计图纸,统计出整个施工的混凝土施工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数量,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4.2配合比设计
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抽检,确保原材料各方面性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严格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准确确定骨料级配和水灰比,以满足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原材料的含水率,准确确定混凝土生产配合比。施工现场原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并做好防潮防雨保护,严格控制混合料含水率。在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进行约定,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变化。如果施工材料发生较大变化,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4.3钢筋施工
在进行钢筋施工时,首先要先将箍筋况固定好,同时利用定型模具对其位移情况进行控制,这样可以使钢筋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相对稳固的状态。在进行钢筋焊接时,如果存在直径比较大的竖向柱筋,施工人员可以用电渣压力焊接的方式,对于直径比较小的钢筋,施工人员可选用绑扎搭接的方法。在进行搭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保证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4.4模板施工
本工程中的承台模板采用的是钢模板,组装前,应对模板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可采用内拉的方法对模板进行加固。在对模板进行拼装前,应先在现场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出模板的位置,以螺栓对模板的上下部进行连接,另外,纵横可采用钢筋焊接的施工方式固定在承台的主筋台上,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模板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位移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5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和,通过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以泵车配合溜槽进行浇筑,在具体的浇筑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本工程中承台一次性浇筑成型,可采用分块浇筑和分层浇注施工方式,每层的厚度为30~40cm左右。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振捣施工。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选用的施工机具为插入式振动棒,根据振动棒的长度控制好插捣间距,一般不得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5倍。
(2)在振捣过程中控制好振动棒与木板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0cm,且不得大于100cm。在振捣过程中,应该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不允许过快拔出振动棒,避免混凝土出现气泡孔洞。
(3)在混凝土振捣中,要采取上下振捣的方式确保内部空气全部排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内部均匀性;控制好混凝土振捣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4)振捣时间过短易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振捣时间过长则易出现混凝土材料中轻浮物质上浮、粗骨料下沉,加速混凝土离析现象。所以,混凝土停止振捣的时间节点应选在混凝土表面达到无明显气泡的状态。
4.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工作,将塑料薄膜覆盖到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将厚约4~5cm的谷草覆盖到塑料薄膜上,以延缓混凝土温度下降速度,缩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避免混凝土因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测量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由于本工程混凝土侧模为散热较快的钢模板,所以应将保温材料覆盖到钢模板上,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要做好温度测量工作,根据温度记录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拆模。
5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1混凝土材料控制
为了满足道路桥梁施工的要求,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选择质量较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在原材料采购完成后,还应该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提升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拌制方面,水泥与沙石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因此,这两种材料的质量尤其重要,在选购水泥与沙石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购。材料的配合比需严格规定并且对水灰比及塌落度实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处于80~100mm之间,初次凝固时间为7h。
5.2施工现场温度控制
对与温度应力的问题,能够通过采取改善约束条件及控制温度的方法,有效控制路桥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温度。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采取冷水降温这一方法使碎石能够得到冷却,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若是在夏季实行混凝土施工,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天气条件下,采取冷水降温的这种方法,可以减小浇筑层面的厚度,有利于降低施工现场的温度。施工之前,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再将冷水注入水管中,能够达到降低温度这一目的。使用这一方式尤其要注意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
5.3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管
除混凝土本身的质量要素之外,严密的技术还需要用严密的管理来辅助,质量监管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施工可以说是最后的一道屏障。在工程开始之前,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混凝土的施工做好周密的规划。开始施工后根据预设的计划进行,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小部分的调整。综合各方力量,加强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将混凝土施工监督管理工作的完整性与精确性不断提高,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操作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在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强度和承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加强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同时做好混凝土养护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雪斌.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8):56.
[2]滕云.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若干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7):220~221.
[3]高鹏社.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56~57.
论文作者:韩兆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原材料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