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5700
摘 要: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高度统一的教育模式,只关注了学生发展中的共性一面,而忽视了学生成长的个性一面。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群体的素质才能真正地得以提高。
关键词:班级 管理 个性化
一、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民主意识,采取家长式管理。在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通常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制度能够避免师生在开展活动中出现问题,同时其又是一种强制手段,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约束了学生的言行。但是,受古代尊师教育的影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据着绝对地位。教师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管理着班级,并且施行着“专制化”的制度。从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缩小了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来共同完成,它更是一个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能够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在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能因为不平等的观念,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2.忽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班级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能够为学生今后在适应社会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个性化班级建设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是影响班级文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但是在进行教学或者是课外活动中,教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注重个体的发展,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而没有注重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缺乏实际意义。班级文化需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呈现,但是高中生的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学校就要求尽量地减少他们的活动,而他们能参与的活动大多都是形势要求,并非他们所愿。此外,班级在开展活动中并没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没有遵循发挥学生是主体价值的原则;第二,没有遵循发展性原则;第三,没有遵循实效性原则;第四,活动大多数都比较“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没有丰富的色彩,以至于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通过活动没有得到任何提升,更别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班级管理中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现代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度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效能,但是,班集体作为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存在着种种与社会相对应的弊端。如何构建一种崭新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现代班集体管理方法,从而,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出个性化的魅力,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建立“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首先应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儿童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而且在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只有具备这样的心态,教师才能在班级管理中营造出一种民主的氛围。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多方位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一开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情感,关注每个学生的欲望。卢梭说:“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每个问题。正如孔子由于掌握了他的每个学生的个性: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成才。教育工作者也要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运用个性化教育理论管理班级,和学生产生相互信任的情感,建立起“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2.在活动中体现个性化教育,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一切在集体中,一切通过集体,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显示自己的能力、想法和情感,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海德格尔说:“人们用灵魂来抵制人的肉体,用精神来抵制灵魂,用生存来抵制精神,并比迄今为止更为响亮地对精神作很高评价作宣传,然后还是让一切复归于生活的体验。”我们作为班级管理者,只要在参与活动中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了展示,个性得到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另外,在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他们以自由的选择权。杜威曾说:“给儿童以自由,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现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这样他就不至于浪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可能做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于可能做的事情上。儿童的体力和好奇心能够被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去,教师将发现,学生的自发性、活泼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学,而不像在强迫制度下那样成为要被抑制的东西。”
总而言之,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具体而且细致的工作。个性化班级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班级文化规范也为班级成员和任课教师的行为提供了标准。另外,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还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论文作者:赵义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教师论文; 个性论文; 活动中论文; 文化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