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春[1]2003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在对国内外产业组织研究成果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对产业组织的科学内涵和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独立的阐释,揭示了产业组织合理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国家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政策演变及合理化的实践,阐明了政府和企业在产业组织合理化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及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目标和任务。论文对我国区域产业组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的演进过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决定因素、路径选择和战略措施。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决定因素是制度改革,路径选择是大力培育企业的自组织能力,走一条以企业自组织为主,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支持的路子,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和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张玉喜[2]2006年在《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在支持我国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证明,建设合理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促进金融的深化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运甩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借鉴国外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经验,结合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现状,对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本论文分析了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及金融支持的机理;金融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资金集中、风险管理和信息揭示等功能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结合国外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政府干预色彩较浓的、以货币政策为主的金融支持方式对我国金融发展和产业绩效的影响,并对国内外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实践及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研究了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配置金融资源,必须实现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政策框架的转换,即建立以金融产业政策为主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金融产业政策功能合理、密切配合的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的架构;将金融产业政策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确立合理的促进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优化的金融结构政策、金融产业组织政策和金融产业布局政策,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支持产业和经济发展。继之,论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的机理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包括建立合理的融资模式结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及风险投资机制等。第叁,对产业组织优化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组织发展的集团化、网络化及中小企业化的发展要求,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旨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资本市场及发展非正规金融等若干对策建议;进而对产业布局优化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对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影响,提出为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各地区协调发展,应坚持全国统一性
徐建中[3]2003年在《我国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矿业资源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论文研究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总结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矿业资源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对推进区域经济繁荣,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我国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在此体系指导下重点对下述叁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对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进行界定,指出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矿业资源城市内部经济系统与外部的资源、环境、社会的持续和谐进化。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城市经济系统的调整优化、城市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一致两部分;其次,从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结构层次进行研究,建立了矿业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收入弹性基准和关联效果基准,提出了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结合我国实际就矿业资源城市规模经济问题、产业组织结构现状与合理化的一般特征问题、企业合理规模结构问题及企业集团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构建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资源类型的矿业企业集团的两种模式;第叁,对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5个矿业资源城市的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总结出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五种典型类型:新建型、发展型、成熟型、衰退型和调整型,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应类型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 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实施生态化、知识化、集约化改造的总体发展战略。最后,选择矿业资源典型城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大庆市为对象就其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谢立新[4]2003年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叁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叁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叁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叁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叁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田先钰[5]2008年在《R&D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R&D产业作为独立产业形态被纳入产业分类体系中已近40年,但将其作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进行系统而全面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R&D产业微观构成主体行为、经验性地描述特定细分R&D产业、R&D产业形成与发展等领域,这对于全面把握R&D产业内在运行逻辑和规律明显不够。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仅应将R&D产业作为类同于其他战略性产业进行解读,而且应将其作为国家创新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来考察其运行逻辑与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R&D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制策略。本研究从R&D产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这一视角,以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产业组织和行为科学及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理论推演和一手资料的归纳演绎相结合、综合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国内实证与国际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R&D产业重新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R&D产业的系列基本问题,立足于R&D产业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R&D产业微观构成主体及其行为,对R&D产业组织形态及其合理化以及R&D产业管理的一般理路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我国R&D产业实际,从中观层面上提出了促进我国R&D产业组织形态合理化演进的公共政策建议。研究表明,R&D产业不仅是一个公共性与市场性以及互补性与兼容性并存的独特产业形态,而且是一个满足多样性需求由多元化微观组织机构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别于一般企业的市场行为,作为R&D产业微观构成主体的独立R&D组织的策略行为包括R&D项目组合、R&D模式选择、R&D成果转化模式、国际化以及知识产权运用策略五个维度,这些行为的具体体现不仅与R&D组织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关,而且受到其所处的市场和法律制度环境影响;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深度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手段的高级化,R&D产业组织形态越来越表现出地理分布格局的轮辐式、微观构成的多元化、产业关联的依附性集聚等特点;作为一个多属性并存的产业,R&D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仅有赖于政府计划职能的有效应用,而且应充分发挥市场及社会公众与志愿团体的志愿意向来促进R&D资源的合理流动;R&D产业组织要实现其合理化不仅应着眼于结构性供需平衡、促进R&D资源合理配置以提高知识生产效率,而且应促进R&D从业主体的多元化,并通过规范和引导其行为来实现R&D组织在产业空间上依附性集聚;通过R&D活动的专业化可以促进R&D社会总收益提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R&D活动内部化倾向,以及R&D活动的利害相关者集体的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应最终落脚于加强R&D产业管理措施的创新上;R&D产业管理创新不仅应从立法上规范和引导R&D产业微观构成主体行为、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平衡中观供需结构等方面着手,而且应加强R&D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界面管理以及将独立R&D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制度性安排。
张燕华[6]2014年在《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按照世界银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力平价估算结果的分类,中国已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全国各地区差距依然巨大,这对于中国未来向更高阶段的转型十分不利。为应对这一困局,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由21世纪初期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一般性框架,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别化布局,再到现今基于“四化协同”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即强调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两横叁纵”五条经济带,预示着由“块状经济”时代向“带状经济”时代的转变。产业和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细分,关于从城市视角解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后,被学术界所重点关注,而基于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往往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区域一体化水平等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地国家战略的提出,而更多的关注经济增长,至此如何从产业视角来解读区域经济差距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为此,本文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多维视角来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规律的内在机制,分别构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理论框架,前者强调在市场主导背景下,比较优势(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和竞争优势(产业空间活动特征)发挥所引起的区域差距,后者强调政府发展思维的变迁,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变化,进而引起的区域差距,通过两类视角的分析,旨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措施。除导论外,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二章理清本文关注的相关基本概念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包括在准确界定产业-行业-企业-产品的空间逻辑基础之上,重新认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合理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内涵,以及从产业价值链视角,分析叁者之间的关联性。追溯以往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搭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框架,包括政策目标,实施和制定主体,以及政策体系,理清产业结构、组织和布局政策的联系。第叁章是基于产业视角重点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特征事实。运用数学推导证明,不同测度视角下的产业布局格局、产业结构差异和地区差距的关联性。以分省区的大类部门-一位数部门-二位数部门为样本,改进指标量化分解方法,构建时间序列和动态面板模型,借鉴边缘-核心格局识别方法,对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大内生变量:产业内差距(产业空间活动)和产业间差距(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差异)的变化规律进行考察。第四章为构建一个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经济学数理模型。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一个包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融合性框架,借鉴空间经济学建模分析方法,搭建一个两区域-两部门-叁行业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产业空间活动和地区差距的影响,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及初始条件。并进一步讨论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一体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认为区域内外部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实现。第五章从中国产业政策实践的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回顾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期下的产业政策实践,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搭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地区差距的基本分析框架,在由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战略、不同视角下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融合战略,以及竞争优势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组成的战略池,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利益冲突,产业政策的强制性和引导性等叁大因素框架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第六章基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业分解项的主要因素。从制造业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和产业空间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以间接回答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产业聚集方面,除以往的经济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新经济地理因素如规模经济、市场潜力和运输成本等,新古典因素如要素禀赋等外,产业政策实施强度也决定着产业聚集程度。在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方面,发现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异和历史因素是决定结构趋异的两大主导因素,而改革开放对其影响作用较小第七章在总结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政策体系内部的协调一致,实现产业政策的转型,推进政策实施手段的规范化和多样化。最后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刘小辉[7]2006年在《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振兴的核心问题。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重大难点问题的解决,包括持续增长、启动消费、增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规避国民经济运行风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最终都要依赖于结构性矛盾的缓解。就黑龙江省而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北临俄罗斯,东临日本、韩国和朝鲜,有条件充分利用邻国的物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参与区域性国际分工。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格局,既存在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已形成的区域性结构趋同等矛盾,研究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必须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分析与研究,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和方向,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为黑龙江省中长期的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建议,从而推动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北叁省产业结构的演进、现状、困境及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黑龙江省在东北经济区中的地位。论文通过分析俄、日、韩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影响,阐述了黑龙江省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的地位与分工。提出了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的观点。其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投入产出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内部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分析黑龙江省各产业和各行业发展现状及动态,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测算和评价。再次,在产业结构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一致,区域内结构趋同,部分资源性产业出现行业性或区域性衰退,区域内产业发展缺乏协调等一系列矛盾。论文明确黑龙江省在区域内分工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2年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黑龙江省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提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并针对黑龙江省中长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李志翠[8]2015年在《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我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难题是区域差距仍在扩大,而区域差距的实质是产业发展差距,这使得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不仅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客观需要,更肩负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使命。西部地区作为生态脆弱区和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点难点区域,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增加当地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效果,但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压力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东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加速了本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高附加值产业在此集聚发展。那么,伴随着东部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演变,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发生了怎样的演变?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十多年以来,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成长、居民收入改善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效果?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是否真正有助于西部地区长远发展,是否有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呢?为此,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演进特征及其效应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就成为当前阶段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共同需要。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细致梳理基础上发现,由于区际产业转移实践的限制,与国内外丰富系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相比,关于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既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又缺少联系产业转移转出地和承接地双方来展开的系统全面的实证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将重点集中在在两方面来展开:理论上尝试将基于比较优势和基于空间集聚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更符合我国东西部区际产业转移现实的理论模型,通过数理推导揭示,东西部产业份额分布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东西部市场规模等各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承接效应的主要因素入手(承接能力、规模、行业特征、根植性等),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东西部发展差距效应)的实现机理;实证研究方面,将东部产业转移转出区和西部移入区结合起来,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对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能力、承接规模、行业特征和影响承接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衡量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集聚与结构调整、企业成长与居民收入叁个层次对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进行了全面考察。最后,深入探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不够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综合看来,论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理论方面:第一,更关注企业在区际产业转移中的微观主体作用,从产业组织优化的视角对产业转移的概念进行界定;更突出区际产业转移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从“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两方面来分析承接效应;更强调“承接能力”对承接效应的作用,并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承接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有效承接规模”的概念。第二,构建了东西部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模型,揭示出东西部产业份额分布与各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内在影响机制;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分析了承接能力、承接规模、承接产业类型、承接模式、承接产业根植性等主要影响承接效应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因素对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的作用机理。第叁,得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体现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较小、附加值低、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链延展性弱、与当地企业有效竞争合作的根植性差等方面,基于此,提出西部地区要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为立足点,加强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提升承接能力、扩充承接规模、因地制宜地选择承接产业类型,重塑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培育充满活力的微观企业主体,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植性的对策思路。实证方面:第一,通过建立绝对指标体系和相对指标体系,将东部产业转移转出区和西部转入区联系起来,对西部十二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行业特征等的演进表现,进行了具体衡量和全面评价,得到西部十二省份承接能力综合评分表和各省份具有承接优势的具体行业。第二,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将空间区位因素纳入到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中,发现了更符合实践的研究结果:相邻的西部省份之间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方面既存在规模集聚效应又存在竞争效应,即空间区位对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具有正负双向影响。第叁,不仅全面检验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效应,还重点检验了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相对效应和基于承接能力的门槛效应,并得到了几个较有新意的实证结论:如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但加剧了东西部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但加剧了东西部在第叁产业发展和产业合理化方面的差距;再如小于门槛值时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加剧了东西部产业结构高级化差距,而大于门槛值时则有利于缩小该差距等。
邵正光[9]2005年在《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快了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和社会控制程度的提高。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服务业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支撑。服务的本质特性是非实物性,服务劳动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同样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文以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业的性质、地位、现状分析、发展前景、发展目标、结构优化、组织模式、区位布局诸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的新体系,旨在促进黑龙江省服务业充分发挥优势,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论文系统研究了服务业的内涵、性质、地位和作用,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辨析。分析了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比较。概括了黑龙江省服务业增长和就业状况、内部结构变化、投资结构概况。进行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服务业需求的分析,对未来十七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作出预测。 其次,给出了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并对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在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各产业的产业关联、贡献率、投资差异、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构建服务业发展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选择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产业作为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再次,对黑龙江省服务业的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等方面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大企业为主的垄断性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极高,但其行业内各企业间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其产品差别化、政策法律制度壁垒、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壁垒都较高。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缺乏政府的规制,竞争呈现无序化,严重影响了相关行业的进一
朱伟东[10]2003年在《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叁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世界各 地日益显现,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对此却难以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因此,集群理论作为对这种新的现象的新的解释,在西方越来越受到 主流经济学的重视。但是,至今为止,西方经济学对于集群行为的研 究在范围上还局限于企业或产业的兴衰发展,在理论深度上还没有形 成有机的、统一的成熟体系。鉴于此,本文试图进一步拓展 集群理论 的研究范围,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集群”的概念, 并对区域经济集群的范畴和机理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初步建立起区 域经济集群研究的“倒金字塔”模型,将集群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发 展的研究之中。 在中国,长江叁角洲可以认为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区域经济集群的 典型。以上海为龙头、以江浙为两翼的长江叁角洲 15 城市,根据自身 在区域经济集群中的地位,互补互助,协调发展,集群共生,主动参 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凸现了强势的区域综合竞争力。但对照区域经济 集群理论 , “长江叁角洲经济集群”在网络组织、区域基础、技术创 新 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要政府积极加以引导和 推动。因此,本文对于如何推动长江叁角洲区域经济集群的发展也提 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 程玉春. 四川大学. 2003
[2]. 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张玉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3]. 我国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建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4]. 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5]. R&D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田先钰. 江苏大学. 2008
[6]. 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张燕华. 武汉大学. 2014
[7].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 刘小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D]. 李志翠. 中央财经大学. 2015
[9]. 黑龙江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邵正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10]. 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叁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 朱伟东. 复旦大学. 2003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