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何小娟

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何小娟

广东省兴宁市佛岭小学 514500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加强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逆向思维作为训练小学生思维转换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课改中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常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问题的解决变得轻而易举。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互逆”关系,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互为”与“互逆”关系的概念:如“互为倒数”、“互为倍数与因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等。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正反两面去思考与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还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1:①3的倒数是( );②1的倒数是( );③16是( )的倍数;④( )的倒数是8; ⑤( )的倍数是8;⑥7的因数是( )。

加与减、乘与除等互逆的双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无处不在。要经常进行一些训练才能培养学生互逆的双向思维。

例2:①7.3+( )=17;( )+2.2=8.6。

②( )-17=55;8.6-( )=2.2。

③( )÷7=6……5;57÷( )=8……1。

④200+□÷600=350; 120×(35+□)=6000。

进行上述训练,不仅可以发展逆向思维,也利于加深对概念及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二、利用开放性试题,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例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 )=( )×( )=

( )-( )=( )÷( )=

显然,这种开放性试题具有这样的特点:1.先给定式子的结果,然后据果执因,即根据结果,寻求两个未知数;2.解这类题的思路需用假设法首先确定一个括号内的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求出另一个括号内的数;3.答案不是唯一的。

例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整数,使等式成立:( )-40=( )。

等式左边的( )处在被减数的位置,可填大于40的任何整数,它有无限多个,不易确定。等式右边( )里的整数只能在0~40之间。我们可以先求出40-( )的每一个差,再根据“被减数=差+减数”,求出等号左边( )里的整数。显然,这样思考既繁琐,又易漏解。怎样简便呢?

根据加法之间的关系,把等式( )-40=40-( )变形为( )+( )=80。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和为80的两个加数,是成对出现的:80+0,79+1,78+2,……,40+40。一共有41对。将每对的较大数填在等式左边的括号里,较小数填在等式右边的括号里,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共有41对。

类似例4的题还有如( )-18=( )+18,( )×3=( )÷3等。

解答这类开放性试题时,一般从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由题中的数量关系作适当变形而求得括号内的数,而且它们的解不是唯一的。

三、利用连续等式,进行逆运算

例5:

×( )= ÷( )= +( )=( )-=1;

×( )= ×( )= ×( );

÷( )= ÷( )= ÷( )。

如果连续等式没有结果,那么答案便不是唯一的。解题的思路是首先假设一个相同的结果,或用假设法首先确定一个括号内的数并算出该算式的结果,然后按上述方法求出其它括号里的数。

四、利用倒推法解题,培养逆向思维

倒推法(还原法)是一种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即从题目所叙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追根究底,逐步靠拢所求,直到问题解决。加强倒推法的训练,既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也可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

例6:有一天,小娟问王奶奶:“奶奶,您今年多大了?”王奶奶说:“我考考你。王奶奶今年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好是100岁。你知道我多大了吗?小娟思考了一下,告诉王奶奶答案。王奶奶夸奖小娟真会动脑筋。你知道小娟怎样算的吗?

这题就是采用了倒推法。从后往前推,原来的“加减乘除”,推回去就是“减加除乘”,列式为:(100÷25+26)×3-14=76(岁)。

例7: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求某数。

解答:(6×6+6)÷6-6=1。

例8:小明在计算一道加法计算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作7,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作3,这样所得的和是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答:1955+50-6=1999。

这种倒推法解题的思路是: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除(乘)以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和训练。相信只要学生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他们考虑问题时的思路就会更开阔,思维就会更活跃。

论文作者:何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何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