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电厂是一种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更新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市场形势,实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达到强化责任追溯,确保安全优质,持续循环改进,提高企业效益的结果,自动化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部分,设备和人员。对电厂的各种设备的合理管理,减少缺陷发生,延长发电时间,是保证电厂生产运行的一项重要条件也是主要目标。对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保障电厂顺利运营,快速发展的必然条件。
首先我们从设备的管理角度浅谈一下,电力生产的特点是产、供、销同时瞬间完成。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必须保证其设备在计划发电期限内做到安全、稳定、可靠、不间断的连续发电。
发电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使设备受控,长期无故障运行是发电厂的最大效益。当前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开停机一次的费用均在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要使运行周期内的设备总产出和设备总投入的比值最大化,必须努力减少非计划停运直至达到非计划停运为零的目标。
但是作为一个属于设备众多的企业,从基建期向生产期进行转型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比如以下方面:
设备台帐前期移交不规范,不完整;
对基建期发生的缺陷、完成的试验、设备磨合期的维修等不清楚,移交不规范,资产从源头上就缺乏跟踪基础;
设备运行、维护历史资料缺失;
设备对应的岗位人员发生轮换后,历史的设备维修、缺陷等信息丢失;
设备存在变更、移动,或报废后零部件被移装等情况,记录没有详细登记。
设备历史运行性能、常见问题和处理情况如何?
设备固定资产无从跟踪,存在资产流失;需要摸清家底。
大部分存在外包,设备维修变动后资产价值评估无从谈起;
更换后设备何去何从,报废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
报废后设备零部件是否可以返修或分拆入库,是否存在资产流失;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合理、科学、高效的手段,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学习,以及领导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指导,我不成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
通过全厂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将散在各个部门的设备管理信息集成在一起,以便于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设备情况。
设备管理用于跟踪使用的设备和位置,并对设备资产及维修成本、备件、技术规范、巡视记录、试验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变更记录、技术资料等进行管理。通过设备可以直接创建变动通知单、缺陷单、工单等。
首先利用KKS编码完善、统一的编码体系确保了设备管理系统实施的基础,并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效率。
KKS是德文词“Kraftwerk-Kennzeichensystem”的缩写,意思是“电厂标识系统”。KKS用来标识电厂的部件及其辅助系统。它适合作为基础编码供计算机处理,具有标识统一合理、结构层次分明、非基于语言和可扩充的特点,有足够的容量和细节标识所有设备,为设备管理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主体设备到相关辅机、构筑物等,从仪控、电气到机械、土木等可以充分体现电厂各类设施管理手段的统一运用。
编码结构严谨,组成规范虽然一个标准的KI(S编码较长,较难识别辩认。但经过标识系统结构的划分,KKS可分成机组号、系统码、设备码3部分,表达完整具体,标准化程度高,突出了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所有相关单位都能按照一种共同语言进行交流,方便了设计和施工运行,及生产运行。
最后KKS编码在数据库检索和计算机识别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方便了计算机处理,减少了人工劳动,同时也可进行标准化文档工作。
其次使用自动化信息管理进行设备资产台帐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安装、维护的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立设备零部件组装关系,设备备件信息,建立设备基本信息,图纸信息,历史信息,并与设备的采购、维护、检修(巡视和试验等)等资料相关联,跟踪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缺陷、维修以及变更等详细情况和价值变化,实现设备的动态管理。
设备管理辅助建立设备评级模型,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对设备进行辅助评级。支持进行评级升降的管理,制订设备升级措施,并进行跟踪考核。能够对不同的设备、制造商、部门等设备进行评级分析,为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的保修记录,方便查询保修期内厂家的服务、设备发生的缺陷和发生的维修工作及成本。能够辅助创建保修索赔报告,并跟踪处理。
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的手段闭环的缺陷管理模式,做到有始有终,分类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缺陷进行分类
一类缺陷(紧急缺陷):严重到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都可能导致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消除或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设备缺陷。
二类缺陷(重大缺陷):对运行影响较大,只能在短期内坚持运行,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事故。这类设备缺陷在消除前,应加强运行监视工作。
三类缺陷(一般缺陷):对近期运行影响不大,但长期运行会影响运行质量,如能量转换效率下降,消耗增大,降低设备性能或安全水平的设备缺陷。
并且对纳入消缺计划的缺陷进行“一跟到底”,动态跟踪管理;通过流程随时查看具体缺陷所处的状态并安排或调整消缺任务,督促消缺;对消缺工作延期或重要缺陷提醒或告警;以督促相关责任人尽快采取措施。通过流程将爱情落实和责任追踪,避免扯皮、流程随意性执行。缺陷管理流程严密,缺陷单产生工单,工单工作需要触发工作票、操作票流程,领料触发物料申请单等,实现事项联动和流程追踪,有效促进工作协作。并且对缺陷重复发生的情况系统提供重复率统计和考核,提醒报警。加之将缺陷和工单进行关联,可以按照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消缺过程,并和库存关联直接发出物料申请,缺陷闭环后,核算消缺成本并纳入设备维修成本,可以做到自动、高效、快速、节省。
当然,发现缺陷就需要解决缺陷,利用自动化信息管理尽快便捷的进行缺陷故障分析,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建立缺陷标准体系:缺陷现象-问题码、诊断后确认的故障-故障码、分析引起故障的内在原因-原因码、针对缺陷现象采取的处理措施-行动码,缺陷故障代码的有效、及时总结对预防同类型设备缺陷和今后彻底消除、识别设备常见故障、采取预防措施具备重要意义。同类型、同一时期采购设备常见缺陷故障,发现薄弱环节,对应下药。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设备资产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统一管理
(2)通过循环渐进实施系统,使电厂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3)辅助搜集和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4)降低库存成本、降低维修成本
(5)改善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6)全面管理覆盖:覆盖了电厂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避免非计划停机、实现维修过程可控、维修绩效可评估
那么接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以下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是电力行业或者说是所有生产企业的生产方针。如果完全之前说过的关于设备进行精密化的管理后,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企业中发生的各种设备故障的情况,还有现场安全监督不规范、安全监察人员不到位,严重违章现象等原因,同时,发生这些事情也反映出事故单位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着严重漏洞。
新的电厂运行管理体制下,所有运行的值班人员都要打破专业界限,从生产准备到运行调试到正式投产和上岗,电厂都应该按照全能值班员的要求进行岗位培训和认证,而目前很多电厂仍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相对比较流于形式,走过场,培训效果不理想,运行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现代电厂运行管理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各种行业标准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对管理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火电厂机组的设计、结构、制造、性能等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了,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厂单机容量也在不断增加。那么我们就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和高效的管理技术。
通过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构建安全生产决策信息支持中心。全面实时反映安全生产经营情况,关注发电量、大修进度完成情况,发电设备利用率、负荷、煤耗实时变化情况,安全事故处理情况。追溯安全组织措施落实是否到位,技术监督计划完成情况,设备缺陷是否按期处理,文明生产水平是否保持,设备安全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控制薄弱环节。
将系统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了大修技改质量。系统强化前期立项依据必须通过设备技术、经济和安全生产指标分析薄弱环节。加强项目的计划、促进质量、施工管理,工期、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加之为了系统保障机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通过系统规范运行值班工作,严格落实“两票三制”,监控安全经济参数是否偏离设计和标准值,要做到自动提醒定期轮换工作,避免漏项错项,对人为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达到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标,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维护生产运行秩序。将计划性检修于点检定修结合,兼顾状态检修管理,确保检修质量,强调成本定额控制,提高设备完好率。建立重点作业指导书,对人力、材料、资金进行定额管理,量化检修质量考核项,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建立技术监督网络,实施监督技术监督计划完成情况。通过工单的审批、执行和总结闭环管理,对以流程为中心的部门协作起到促进作用。加强检修评估指标考核,使整个检修工作能够处于受控状态,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方针。
另外利用自动化信息系统辅助加强公司安全风险控制。实现年度安全目标计划制定和落实,审查重要活动和重大措施,全面安全大检查,开展安全性评价。建立事故预案、组织考核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事故处理跟踪流程,及时果断控制事态,确保安全组织、投入、管理、设施、培训到位,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通过以上管理手段可以实现进一步挖掘企业管理潜力,提高发电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设备检修的高质量,提高安全保障系数;减少安全运行风险,降低企业检修成本;设备资产健康、安全、经济运行,全面提升企业的精益化、精细化生产和经营水平的一系列目的。
在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大背景下,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利用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涵盖运行、检修、监督为一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作者简介:
香洋,男,汉,(1988.10.16),籍贯:甘肃省武威市,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兰州理工大学职称:助理工程师现就就职于:靖煤集团白银热电研究方向:信息自动化在电厂中的实际应用及节约成本
论文作者:香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设备论文; 缺陷论文; 电厂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情况论文; 流程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