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其可靠性管理论文_李彬

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其可靠性管理论文_李彬

天津市中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00060

摘要:在电子产品的组成中,元器件是最基本的组成,也是最小的单元,产品是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密不可分,一旦元器件的可靠性下降,则电子产品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其可以为电子产品所服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

引言

由于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水平相较国外先进产品普遍存在差距,为提高设计师的选用信心、加强装备安全保障,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国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水平。而作为行业发展的牵引方,主管机关有必要定期开展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宏观评价工作,以从全局把控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水平,进而定位共性质量问题、总结行业提升发展需求,通过科学决策实现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1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评价

1.1晶片级可靠性评价方法

晶片级可靠性评价方法,即WLR评价方法,指的是在芯片的生产中,对芯片的失效模式进行的评价,从根本上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质量,其中运用的是工艺监测的方式。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对集成电路的电子效应能力和与时间有关的击穿的可靠性进行准确的、科学的评价。在热电应力的作用下,对芯片上金属化层上的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来评价系统电路的可靠性。

1.2微电子测试结构可靠性评价的方法

近些年,微电子测试结构在集成电路生产中是常见的工艺监测手段。在可靠性评价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微电子测试结构也作为对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应用在电子产品的研发阶段,还可以应用在生产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可靠性评价。对于不同器件的失效模式,再结合元器件的结构特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微电子结构图形,而这些测试结构图形,不仅仅能够在工艺中进行测试,同时也可以将其进行封装,并施加应力来进行可靠性的试验。通过测试所得到的相关数据,结合VLSI的结构,最终进行可靠性评价。

2电子元器件质量宏观评价实施分析

2.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电子元器件质量宏观评价的直接依据,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合理性非常重要,结合前期的研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通用性,即能够普遍适用于不同类别的电子元器件;二是需求导向性,即紧密结合主管机关的行业把控需求,选取相关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三是相互独立性,即各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相互独立,避免质量要素的重复评价;四是全面性,要求评价指标能够充分覆盖电子元器件的主要质量要素;五是可观测性,要求评价指标易于观测,确保评价可落地实施。电子元器件生命周期主要包括研制、生产和使用三个阶段,针对各阶段皆可实施宏观质量评价,但由于各阶段的质量评价诉求不尽相同,因此建议按照研制、生产和使用三个阶段构建质量宏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上述原则,提出参考评价指标体系如下。(1)研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三个方面,一是电子元器件性能,二是研制阶段的质量考核表现,三是针对纵向支撑元器件产品的研制进度。选取的评价指标项分别为性能先进性、鉴定一次通过率和合同履约率。(2)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成品质量,二是过程质量。针对成品质量选择评价指标包括合同履约率、生产合格率、交付合格率;针对过程质量选择评价指标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率和过程能力指数。(3)使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质量问题,二是售后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质量问题可选取质量归零数作为评价指标项,质量归零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设计归零、工艺归零和材料归零;针对售后服务可选取服务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服务满意度可综合供货稳定性、技术服务和资料完备性三方面获取。

2.2建立数据采集交互工作机制与方法

电子元器件质量宏观评价需要大样本的行业数据作为支撑,由于数据源众多,必须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交互工作机制,确保支撑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规范的汇集到机关手中。主管机关应牵头组建支撑数据采集交互的工作组织架构,并负责整体协调与监督把控;需遴选行业专家成立专家组,负责技术路线制定、优化调整与实施指导;需覆盖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装备承制单位等主要信息来源单位;此外还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数据审查、整合、规范化等技术支撑。为指导各方数据采集交互工作开展,需编制采集交互工作要求,对各方职责、数据采集要求、数据交互关系与方法、保障措施等予以明确。其中数据采集要求应对数据内容、描述方式、数据格式等进行明晰说明,以保证数据采集的规范性。此外为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应开发专用的信息化采集工具。针对数据信息化管理较好的企业可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实现采集工具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抽取;一般情况下,也可通过在采集工具内设置电子化填报模板指导各方进行人工填报。数据抽取或填报完成后,可通过采集工具输出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交互,由指定机构接收进行数据汇总、整合。

2.3加强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

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其根源是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保证,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完全按照预期所想。在众多的成品中,会有少部分的成品存在问题,其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会出现早期失效。存在早期失效的元器件,其寿命也较短。电子成品的可靠性由元器件的可靠性所决定,一旦元器件的可靠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则电子成品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子成品的失效率,可靠性下降,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鉴于上述情况,在元器件的装机前,要及早的发现早期失效的元器件,并将其进行剔除,以避免后期的电子产品损失,如何发现和筛选元器件的好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元器件进行筛选,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失效率,从而保证元器件的可靠性,以下从几方面对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进行了相关论述。

2.4建立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跟踪

在电子产品电装完毕,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试验,要对元器件的质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试验,以此来帮助分析和论证。通过试验分析来判断元器件的失效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元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是设计过程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提出质量的标准,要求厂家进行改进和更换,与此同时在测试分析时,有必要加强监控工作,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元器件的质量,以便更好的为最终的产品所服务。如果发现是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针对问题更改和完善设计,并引以为戒,在日后的设计中避免类似的设计。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新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而其决定性作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引起行业的重点关注。制定相应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把质量关,从根本上加强了电子整机装备的的可靠性,降低使用成本与风险,也间接为我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惠珂.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创新,2015(10):116+118.

[2]陈华林.电子元器件组装工艺质量的改进方法探析[J].硅谷,2014,7(16):141-142.

[3]李华.浅谈企业电子元器件检测成本及质量控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263.

[4]黄斌.电子元器件质量一致性检验[J].电子世界,2013(18):31-32.

论文作者:李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其可靠性管理论文_李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