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结构变化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台湾产业结构变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产业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采掘(采集)并进行粗加工的产业,主要包含农业(农、林、牧、渔)与采掘业(以矿业为主含林木等采运业)。第二产业是对农产品与矿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因是对资源的再加工,故被称为第二产业,它主要包含制造业、建筑业(台湾称为营造业)与公用事业。第三产业是指各种工商服务、社会服务与个人服务业,它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包含商业贸易、金融投资、运输仓储及通迅、媒介、咨询、旅游、餐饮、政府服务等各种服务业。我国将采掘业亦列入第二产业而非第一产业,因而第一产业相当于农业,第二产业包含了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生产供应业)与建筑业。台湾的三次产业定义与大陆有所不同,文中所指第一产业实质相当于台湾的农业,第二产业相当于台湾的工业(含营造业),有关第三产业定义两岸相同。

一、台湾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

1952年,台湾人均GDP为196美元左右(注:李国鼎《台湾的工业化》,第144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产业净产值比重占35.9%(见表1),第二产业的比重为18.0%,第三产业比重达46.1%,第三产业比重已远远超出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18%)的2.6倍。可以看出,当时的台湾已非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表1:台湾的三次产业结构(净产值占GDP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2

35.9

18.0 46.1

1955

32.9

21.1 46.0

1958

31.1

24.0 44.9

1960

32.8

24.9 42.3

1963

26.8

28.1 45.1

1965

27.4

28.6 44.0

1968

22.1

32.5 45.4

1970

17.9

34.7 47.4

1972

14.2

40.3 45.5

1975

14.9

39.1 46.0

1978

11.3

44.9 43.8

1980

9.245.0 45.8

1984

7.645.2 47.2

1985

6.944.9 48.2

1988

6.146.2 47.7

1990

5.543.1 51.4

1995

3.636.3 60.1

1998

2.934.0 63.1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等有关统计资料

台湾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0年代,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比值较快上升,而第一产业比值温和下降,第三产业比值则表现为稳中有降。从1952-1960年,第二产业比值由18.0%升至24.9%,上升6.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值则由35.9%降至32.8%,下降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下降了3.8个百分点,期间台湾的三次产业比值表现为“三一二”的结构。(2)1960-1988年,结构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相互消长,期间第二产业迅速上升,第一产业的迅速下降,而第三产业比值相对稳定。从1960-1987年,台湾的第三产业比值一直在42.1%-48.4%之间波动,大多数年份都在44%-47%之间;第二产业比值则稳步上升,从1960年的24.9%上升至1987年的47.5%,上升了22.6个百分点,增幅为90.8%;而同期第一产业则从32.8%降至6.3%,减少了26.5个百分点,下降了80.8%。1963年是台湾工业化的标志年,该年台湾第二产业比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的结构,表明台湾已经正式进入工业化阶段。但“三二一”的结构特征并不稳固。1972年以后,台湾第二产业产值逼近第三产业,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3)1987-1998年,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相互消长。这一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1987年台湾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从1987至1998年,台湾第一产业比值由6.1%降至2.87%,下降了3.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47.5%降至34.0%,减少了1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从46.2%升至63.1%,上升了16.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三二一”结构得以稳定与强化。表明台湾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或后工业化阶段。纵观近50年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史,可以看出台湾其产业结构转变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有较大差异,台湾的产业结构转变中几乎未经历“二三一”的结构演变阶段。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比较

(一)第二产业四大部门结构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与建筑业两大类别,工业又包含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生产供应业三大行业。

1、采掘业(矿业)

台湾的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盐、石油、天然气与少量金、铜等金属资源。

1952年,台湾矿业净产值在第二产业中的净产值中的比重为11.76%,其后下降迅速,1953-1961年间迅速降至6.69%,1962-71年间平均为6.04%,1972-81年降至2.83%,1987年已降至0.42%,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已微不足道。

2、制造业

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的产值比重表现为在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期间持续上升,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则趋于下降。1952年,台湾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为60.22%,1962-71年间升至72.64%,1986年曾达83.33%,1995年回落为77.43%。目前,台湾制造业在GDP中的比值已降至27%左右,低于日本(28-29%)。

3、公用事业

水电气生产供应业基本上是政府经营的带生产性的公用事业,其价格由政府决定或监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部门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52年公用事业在台湾第二产业净产值中的比重为3.51%,1962-1971年升至6.03%,1995年已达7.58%。目前仍保持升势。

4、建筑业(营造业)

台湾的建筑业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发展速度一直慢于制造业与公用事业,尤其是50年代平均增幅仅有3.8%,远低于公用事业、制造业与矿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值呈下降态势,1952年,台湾的建筑业产值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为24.60%,1972-82年为14.55%,1986年更降至8.08%,但80年代后期,建筑业比重开始回升,1995年为14.55%。目前,基本上稳定在13-15%。

(二)轻重工业比例

根据国际标准,轻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加工的制造业,包括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而重工业则指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主要是金属、机械与化工三大行业。

表2 台湾的轻工业与重工业比值%

年份轻工业 重工业

196557.97

42.03

197054.25

45.75

197949.16

50.84

198547.40

52.60

199042.50

57.50

199539.09

60.91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有关统计资料

台湾将大部分造纸与印刷、家具等行业基本上归入重工业,与国际标准不尽相同,应有所下调。从表2可以看出,台湾的轻工业比值一直呈稳步下降趋势,而重工业比值则呈上升之势。相对而言,50年代轻重工业的比例变动较慢,60年代后,变动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70年代初中期,台湾实行“重化工业革命”,大力推进重化工业投资建设,使台湾的重化工业,主要是化纤原料等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78年,台湾重工业首次超过轻工业,1995年,重工业比值继续上升至60.9%。但如果与韩国、新加坡或浙江省等国家与地区比较,台湾的重工业比值就其GDP标准而言仍然偏低。从出口商品结构观察,1990年台湾的非重化工业品与重化工业品的出口比值分别为51.95%与48.05%,1995年为39.05%与60.91%,在制成品出口额中,重化工业比重已突破60%。

(三)按要素密集度区分的制造业结构

产业的要素密集度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按生产投入的要素密集度,可将工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金密集型工业。台湾技术密集型工业按产值比重1987年为25.3%、1991年为28.5%;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分别为24.8%与28.2%;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则从49.9%升至43.35%(注:《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2年2月)。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资料,从1981年至1998年间,产值增长较快的制造业行业依次为:高技术中资金密集行业、中技术中资金密集行业、高技术高资金密集行业、高技术低资金密集行业、高资金中技术密集行业,增长下降的是低资金低技术密集行业和中资金低技术密集行业。可见,高技术、中技术、高资本密集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到90年代末,台湾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产值比重已超过30%,高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占近40%,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的产值比重则下降至不到30%,已成功完成了产业的升级转换。在出口产品的构成中,高科技产品比重已从1989年的24.25%(注:此及其后几个数据源均引自台湾经济研究院相关资料)上升至1998年的40.91%,上升达16.7个百分点;高资本密集度出口产品所占比例则从26.6%升至1998年的29.8%,9年间约上升3个百分点;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比重下降9个百分点,从43.45%降至34.55%。

(四)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

表3 台湾制造业各行业的净产值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有关统计资料

④为1995年与1990年数据之比

⑤台湾电子机械已包含电气机械

⑥台湾电子机械已包含电气机械

从表3可以看出,台湾制造业主导行业的变动基本上按:以食品业为代表的传统的资源型工业(食品业、竹木加工业、造纸业等)——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消费类电子工业及轻机械工业为代表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化学、冶金、机械等资金密集型工业——以电脑、电信设备等行业为代表的信息电子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以传统的农业资源加工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导,食品与纺织业的产值比重高达50%以上,但基本上保持下降趋势,至70年代初这两个行业的重要地位被电子与机械所取代。

自60年代初始,台湾通过大力引进日本与美国的电子制造工业,使本地的家用电器制造、电子元器件的生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70年代末以后,大量留美学生回台发展以电脑、办公与电信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产业,使台湾的电子工业有了突飞猛进。1976年台湾电子产品的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1987年即突破100亿美元。1983年台湾电子产品出口额超过纺织品,成为台湾最大类出口产品,到1997年,在出口中的比重已上升至40.88%。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电器工业得到大发展,也带动了金属制品、轻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

台湾工业化进程已走过食品、纺织、机电产业的主导阶段,目前正处于信息技术产业主导阶段。目前,台湾的电脑及外围设备、通讯产品(传真机、电话机、监视器等)、电子元器件三大部类协调发展,在世界生产与出口市场上都占有较大的份额。

台湾在制造业结构变动方面同美国、德国、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过程比较有着重化工业阶段特征不明显的特点。工业化进程由食品纺织业为主直接进入组装型机电产业主导阶段,再回头转向重化工业发展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推动重化工业建设),但重化阶段时间短特征不明显,这一阶段后,又重新转向技术劳动密集型电子工业或信息技术产业。

三、产业结构变动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主要是经济政策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济政策主要包含宏观性的政策,如涉及经济体制、产权制度、所有制结构、市场秩序建设等政策;中观的经济政策,主要指产业政策;微观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调整具体行业或经济问题的措施型政策。

5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经济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官营党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50年代中期后,台湾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除少数自然垄断型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型行业与需要大量投资的风险型行业(如金融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化纤工业、钢铁工业等)保持官营为主外,其余行业都对民营企业开放,官营企业甚至主动从一些可盈利的竞争性行业退出,使台湾迅速形成了民营与官营的二元所有制结构。80年代中后期,台湾当局进一步推进经济自由化与全球化,政府逐步从一些成熟行业退出,如区域性商业银行、化纤、制糖等行业退出。使民营企业在台湾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机制与开放型经济体制得以正式确立。保证了台湾的第三产业与制造业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产业政策方面,台湾当局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扶植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台币贬值、出口外汇留成、出口奖励等政策)推进纺织产品的出口;60年代中期,通过财税、信贷支持、吸收外来投资等政策鼓励电子加工业的发展;70年代初中期推行“重化工业”革命,政府投入巨资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与钢铁、机械等基础工业与重工业,直接导致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并一度超过第三产业;80年代中后期,转向扶持以电脑及元器件为代表的电子与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同时,在国际化、自由化的政策下,金融、航运、贸易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与生物农业,从而使各阶段的台湾产业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在具体的经济政策层面,政府通过信贷担保、发展基金、税收优惠、进出口经营权等政策措施给予中小企业以一定的支持;设立风险基金与创业基金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设立科技工业园区与生物技术园区;从而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有多大是很难通过量化来比较分析。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市场化与开放型经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产业结构变动受经济政策影响的程度已越来越小。

(二)需求因素

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影响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需求可分为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两种。从内需构成看,主要由私人消费、政府消费与投资需求等项构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发展将使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提高,而消费需求比重下降,在私人消费需求中,食品、衣着用品及其它必要生活用品(燃料、电、房租等)的需求比重大幅下降,而耐用消费口、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住房及装修、教育、通讯、娱乐等需求比重上升;政府消费需求比重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有所上升,其后也随着经济发展减少,但其中的教育与研究、公共卫生、经济建设等需求比重上升。

台湾50年代前半期(1951-1955年)私人消费在GNP中的比重达70.0%,至1971-1973年已降至51.8%。与此同时,台湾的私人消费结构变化迅速,50年代初台湾的食品支出占私人消费总支出的60%左右,60年代中期降至50%以内,80年代初已降到35%,1980年私人消费支出中食品费所占比例为35.73%,1984年为31.17%,1988年为28.9%(注:《中华民国统计月报》1990年1月288期,128页。)。从而对台湾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政府消费比重则由50年代前半期的24.5%降至70年代初的14.1%;而投资消费需求由13.8%升至28.4%。私人消费、政府消费与投资三项需求占GNP的比重由108.2%降到94.3%,消费比重(私人与政府)更由94.5%降至65.9%(注:《中华民国国民所得》(台湾主计处),1973年,表13、15。),可见台湾的岛内消费需求在60年代即迅速饱和。这就必然导致台湾经济向外寻求支撑,以物品的大进大出来弥补市场与资源的不足。

台湾50年代前半期净出口需求占GNP比重为-8.2%(进口超过出口),至70年代初达5.7%,也就是说台湾在这一阶段通过外需使需求提高了13.9%个百分点,从而以出口弥补了期间岛内需求比重的大幅下降。

(三)要素投入因素

生产要素可分为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在经济发展初期未开垦土地少,而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其增量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很小。加之土地等自然资源构成主要决定农业内部结构与采掘业结构,因此以下对土地资源的投入不作分析,主要分析劳动力与资金、技术的供给影响。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劳动力因素在台湾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革中曾起着重要作用。1953-1962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来自劳动因素的平均占15.2%,50年代台湾农业年均转移劳动力2万人,60年代与70年代上升为4.5与10.1万人,而转移的劳动力大多数进入第二产业,而进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制造业,60年代制造业吸收的新增劳动力比率高达62.7%,在1965-1984年间,制造业新增的劳动力在全部新增就业人口中的比重由16.4%提高到34.1%(见表4)。

表4: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46 61.5 12.5 2.0

1952 56.1 16.9 27.0

1956 50.0 14.5 35.3

1960 50.2 20.5 29.3

1970 36.7 28.0 35.3

1980 19.5 42.4 38.1

1985 17.5 41.6 41.0

1988 13.7 42.5 43.8

1990 12.9 40.8 46.3

1995 10.6 38.7 50.7

1998 8.9 37.9 53.2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有关统计资料

2、从资金投入因素看,台湾的主要资金来源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渠道,外部资金一是来自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二是国际组织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援助与贷款,三是海外侨资与美国、日本为主的外来直接投资。内部资金主要分为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两大类。50年代,在台湾的全部资本构成中,外国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51-55年间,外国资金(对外借款净额与移转净额)占到39.6%(其中99%是无偿援助,主要是美援),1956-60年间占40.4%,60年代后,来自美国等的外国援助大幅减少(但外来直接投资增加弥补了部分空缺),1961-65年降至15.1%,1966-70年间为5.4%。1959年台湾修订了《外国人投资法》,开始鼓励外人投资,1960年以后,台湾外来直接投资大幅增长,1961-65年外来对台直接投资为2000万美元,1966-70年升至8500万美元,1971-72年两年即达14500万美元。外来直接投资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华侨,其余来自美国与日本。相对应的,岛内资金随着经济发展在投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由50年代前半期的59.4%升至60年代下半期的93.2%。政府资金在1951-1955年间占台湾内部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1956-1960年降至20%,到60年代降至10%,但70年代因“重化工业革命”政府投资比重又有所上升,80年代后再度下降至10%左右,80年代末后已降至10%以下,私人投资比重则从50年代初的65%左右升至目前的90%左右(注:何保山,《台湾的经济发展》第269-27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资本因素在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要远大于劳动力因素。1953-1972年间,台湾的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达23.55%(劳动力贡献率为22.01%,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54.44%(注:吕桐生主编,《台湾香港经济研究》第135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台湾GDP增长中来自劳动力因素的比重下降,但来自资本的因素仍占据三成左右。台湾的60年代外人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只有1亿多美元,只占这时期制造业投资额的5.56%,到80年代初这一比重上升至8%。外来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化学工业与机电工业,外来直接投资在促进台湾化工、机电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功不可没。

3、技术进步因素。根据郭仁庆“台湾经济的投入产出关系”一文,用索洛-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对台湾30多年来制造工业的产出增长部分估算,得出:1951-1966年间的资本与劳动力的贡献平均为21%,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率为89%,1967-1979年间,来自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为84.4%。另据何保山分析,1953-1962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来自劳动因素的平均占15.2%,资本因素占19.8%,其它因素占65.0%;1963-1973年间其它因素占44.4%。而其它因素中,除资源投入因素外(如耕地增加、矿产与能源开发量增加等),主要是来自单位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50年代其它因素中耕地与资源投入量增加占有一定比例,此后,资源因素基本消失,甚至表现为负数,而主要表现为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另据吕桐生等测算,1952-72年间,台湾的技术进步因素对产出的贡献率为54.44%。来自技术进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规模效应,产品单位成本减少;二是劳动效益,即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的提高;三是资本效益,即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四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随着工业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阶段,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60年代台湾的出口导向战略扩大了产品市场,使台湾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工业得以长足发展;70年代台当局以大量的资金投入,大规模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促进了机械、化工等工业与公用事业的发展,而80年代以来以政策引导、体制创新、人才技术引进与企业增大技术开发投资为主体的产业知识革命使80年代末以来台湾的信息技术产业与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可以说台湾的技术因素在台湾的产业结构变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成熟,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仍会上升。

标签:;  ;  ;  ;  ;  ;  ;  ;  

台湾产业结构变化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