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实证主义论文,现象学论文,心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1999)06-0153-05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占统辖地位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1]。 心理学界称之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基础。我们已经撰文分别讨论了这两大方法论与心理学相结合之缘由、它们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各派别之间的关系、它们各自在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涵义以及它们作为方法论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等等问题[2][3]。本文旨在比较这两大方法论,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以有助于深化对西方心理学发展历程的认识,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思考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未来走向问题。
一、两大方法论的哲学意义之比较
不言而喻,现代西方心理学两大方法论的哲学背景,分别是作为哲学派别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就这两个学派产生的时间来看,实证主义早于现象学近半个世纪,但是,两者都是现代西方社会现实的产物。近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和政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振荡。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方面是科学兴旺发达,另一方面是传统哲学的危机。诞生于这一相同背景下的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它们的一致性。
首先,它们都不触及传统哲学有关本体论的问题。实证主义强调用实证精神改造统一各门科学,反对采用思辨方法研究传统的哲学问题,传统哲学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被它们视为形而上学问题而遭拒斥。它们既不赞成唯物主义,也不赞成唯心主义。其次,他们都视自己的哲学为“科学的哲学”或“科学的科学”。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对什么是真理,如何获得真理之类的问题尤为关切,因此都把自己的哲学主张看作是有关认识或方法的科学。
现象学与实证主义虽然共处于一个时代,但所接受的时代影响是有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差异,他们的思想也存在着鲜明的对立。
1.哲学研究重心的对立:科学与人
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以科学为研究重点,它们认为哲学就是科学哲学。胡塞尔则认为,实证主义在原则上排斥了我们时代的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改革时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即人生的意义问题。他还认为实证主义导致了欧洲的人性危机。为了摆脱欧洲危机、欧洲人性危机以及哲学危机,现象学特别强调对人,特别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研究,将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他认为主体性之谜是一切谜中之谜,一切个别危机都应联系到主体性之谜加以讨论。
2.认识论与真理观的对立
实证主义强调运用归纳法或概率式的归纳推理,它认为科学是从特定的事实上升到关于现象的理论概括。但是,胡塞尔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分散的、个别的,对它们的研究可以采用归纳法,但哲学不能使用归纳法,因为纯粹自我意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用归纳法不能把握它。再说,归纳法所获得的知识是或然知识,而非必然知识,它对于寻求相对真理的自然科学来说行之有效,但对于寻求绝对真理的现象学来说却完全无用。在他看来要认识纯粹自我意识,把握永恒的绝对真理,必须采用直觉的、本质的直观。实证主义强调真理的证实,它着力于研究作为最后成品的科学理论如何证明,认为发现问题不是哲学的任务,它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主张相对真理。相反,胡塞尔重视未来的探索和发现,不重视通过实验和经验检验真理的问题。实证主义者企图把真理等同于感觉经验,但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因人而异。胡塞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寻找绝对真理,如果利用其“可学的”现象学,就可寻求永恒的真理。
3.科学观的对立
实证论认为,科学无非是事实的科学,因此,科学不应回答有关价值的问题以及有关什么是理性,什么不是理性的问题,因为它们超过了纯粹客观事实的范围。实证主义主张把一切涉及主体的问题都排除在研究的大门之外,科学的对象是客观的事实和规律,从客观事实出发是科学的基本原则。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片面的,科学应以全部存在为研究对象,既包括客观领域中的东西,也包括主观领域中的东西。有关意义、价值、理性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科学的任务不应局限于“纯粹的”客观事实。他还认为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没有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关系,没有看到客体的意义是主体授予的。在他看来,与其把科学定义为事实的研究,不如把科学定义为“理性的启示”。
二、两大方法论的心理学意义之比较
一定的哲学观在心理学中就成为一种哲学方法论。这种哲学方法论制约着心理学家对待心理现象的态度和处理心理问题的特殊角度,也制约着心理学家对研究方法的使用。因此哲学观的差异,在心理学中往往表现为方法论含义的差异,更具体地说,表现为心理学家在规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策略诸方面的差异。
1.研究对象的比较
接受实证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强调心理学对象的可被观察性。冯特、铁钦纳虽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主观经验,但是这种主观经验是能够进行内部观察的。当然,在冯特的主张中,也包括统觉、意志之类的概念,可是他的继承者铁钦纳将这些既不能观察,又不符合经验证实原则的东西统统当作思辨的产物予以摈弃。铁钦纳在心理学对象的可观察性问题上比冯特坚定得多,但是,他的这一主张仍不为行为主义者所接受。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即使是可觉知的直接经验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学不应以这种虚无的东西为对象,它的研究对象应是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当然是易于观察的,但是行为有内隐与外显之分,有分子式与整体性之别。新行为主义者抛弃了华生的分子性行为和内隐行为,强调可观察的大件行为或操作。现代认知心理学虽折衷了主观心理学与客观心理学,但它将认知过程看成是电子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所以它仍然强调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与此相反,受现象学影响的心理学家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这里所言的直接经验含有人的意向、理解、体验、目的、价值、需要等等,它与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对象之间存在着三个差异:第一,它强调主观经验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价值和态度;第二,它强调主观经验的动态性和动力性如意动、动机的研究;第三,它不仅停留在表面的心理现象或外显行为,而且也深入到了主观经验的深层次,如需要、人格等。这些方面正是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之所在。
2.研究任务的比较
受实证主义关于描述性科学理想的启发,许多心理学家将心理学的任务规定为对心理现象的描述,他们拒绝回答心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铁钦纳、斯金纳的思想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虽然包含有许多概念和规律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概念只是对直接观察的结果的论述,所涉及的规律只是实验框架中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在他们看来,心理学与解释、与为什么没有关系。描述在现象学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受现象学指导的心理学家也十分看重描述。不过,描述不是他们的最高目标,他们的描述意在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尽管这种本质只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可见它不像实证主义那样极力反对解释,相反,它极为重视解释。尽管两种方法论都主张科学的任务是描述,但是二者对描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现象学提倡的描述是一种真实的描述,在下述三个方面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同:第一,它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而非事物的前后联系、相继或相似的关系;第二,它不需要任何前提,它排除一切假设和科学观念;第三,它是整体性的,是对事物本身的描述,而不是对分割的部分的描述。
3.研究原则与方法的比较
关于如何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两种方法论也基本上处于对立的两极。
(1)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
实证主义哲学极力强调实证方法,为此将许多难以实证的哲学问题排斥在外。这一方法论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赏识。铁钦纳为了在心理学中运用实验内省法,宁可将意识封闭与肢解,使之面目全非,脱离实际。行为主义为了适应客观方法,竟然否定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意识,用能够观察和实验的行为取而代之。现代认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行为主义的错误,恢复了意识心理学的地位,但是它也有方法中心的倾向。在它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精致的实验时,人类复杂的意识实际上被简化和人为化了。实证主义的方法中心论遭到了现象学的反对,现象学主张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这一立场为反方法中心的心理学家所拥护。马斯洛就曾在心理学中明确提出问题中心,他认为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为问题所规定。他们所指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
(2)整体观与原子观
受实证主义特别是马赫主义“要素论”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采用原子观来研究心理现象。冯特就将意识分析为感觉和情感两种元素。铁钦纳也对意识进行元素分析,并且分析得更为精细。行为主义者在对象问题上反对冯特和铁钦纳,然而在原子观上则与他们保持一致,他们把复杂的行为简单化,将它们视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著名代表西蒙还论证过复杂的行为是简单行为的集合。以现象学为哲学背景的心理学家与之相对,提出了心理的整体观,他们认为整体不是部分或属性的机械相加,它不为部分所决定,相反它还决定部分。苛勒说:“我仰望单纯的蓝天、看见天空是绵延不断的,简直看不出它由什么原子组成,更看不到任何界限和间隙……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些可用以了解我们的直接经验的概念,至于感觉之类的分子,我们凭自己的观察没有发现这些分子。”[4](p314) 考夫卡也说:“看见一幢房子或一株树并不是看见X数目的感觉相当于房子、Y数目的感觉相当于树,例如说,189个房子感觉,124个树感觉。”[4](p314) 格式塔心理学所极力主张的整体观后来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采纳,成为其重要的方法论思想。
(3)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
实证主义将可证实性和精确性作为科学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中着重强调定量分析。铁钦纳就曾将心理现象量化,声称发现了30,500种视觉元素,4种味觉元素和3种消化道元素。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将其研究重心放在如何揭示刺激和反应或环境和行为之间的数量关系。现代认知心理学更是普遍采用实验和数量方法来研究心理过程。现象学则将先验本质的发现与揭示作为哲学的最高目标。追随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多将质的研究作为心理学的重心,他们并不绝对排斥定量研究,他们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走从质到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是这样,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这样。
(4)还原论与非还原论
为了体现实证主义所提倡的可证性和精确性,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现象时采用还原方法。冯特用生理学方法研究感知问题,他将经验分解为元素,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元素之间的复合,这是受到化学的影响,所以冯特有方法还原的倾向;铁钦纳的结构主义主张物理化学还原,把心理过程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华生的行为主义强调生理还原,将行为归结为生理变化;新行为主义也推崇生理还原,用动物的行为来取代人类的行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倾向于机械还原,将人类认知过程当作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在实证主义心理学家们看来,唯有还原,才能对心理现象予以精确的解释。赞成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反对还原论。他们认为还原无助于理解人性,相反还扼制人性,使心理学陷入危机。他们提倡在心理水平上研究心理,在行为层次上研究行为。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就特别提倡独立地研究心理现象,即通过对心理现象本身的如实全面的描述,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
(5)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
接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问题时多采用客观方法。冯特主张用实验内省法研究心理学。实验内省法是哲学思辨和实证方法的拼合,不是纯粹的客观方法,但是,他是心理学方法客观化的转折点。因为,在此之前,心理学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纯粹的哲学思辨。铁钦纳的结构主义认为,科学不过是对观察结果的精细的描述,因此,他也强调客观方法,他将冯特的创立的实验内省法作了许多限制,提出了许多约束实验的规则。功能主义者如安吉尔等人提出实验在内省和客观观察两种情况下的运用,前者用于研究经验,后者用于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则只强调后者。华生宣称“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的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5](p152)他极力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等。现代认知心理学采用精致的实验、计算机模拟和客观观察等方法,虽然在对自我观察法的态度上较行为主义有大的转变,但它更偏爱的还是客观方法。接受现象学的心理学家则偏重于主观方法。尽管他们也使用一些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实验法,但其主流是对经验的描述,是自我观察和内省。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均属于这一类。
三、两大方法论的价值取向比较
自诞生之日起,现代西方心理学便陷入纷争迭起、学派林立的局面。这种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心理学的特殊对象以及它所面临的特殊任务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哲学方法论的多元性以及心理学家对方法论的选择性。
方法论的多元性造成了心理学的不统一性。不过在众多哲学方法论中,对西方心理学起着最基础、最主要作用的主要有两个:实证主义和现象学。说它们最基础是因为影响心理学的其他哲学流派大都与它们有直接的联系,如库恩的范式论是对实证主义开创的科学主义思潮的继承与发展,存在主义则与现象学一脉相承。说它最主要是因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小流派中绝大多数以它们为主要哲学依据。可以说,西方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处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交替之中。所以,现代西方心理学固然纷繁复杂,但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实证主义心理学与现象学心理学。从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看,这两大阵营又分别代表两大研究取向: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实证主义心理学主要是科学取向的,现象学心理学主要是人文取向的。
1.科学取向的心理学
科学取向的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为了达到实证主义所倡导的可证实性和精确性的科学理想,它遵循着实证主义所倡导的种种原则。冯特将通过内省知觉可直接感知的意识内容确定为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在研究中进行要素分析。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布用研究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铁钦纳全面继承了冯特的主张,而且抛弃了冯特在科学取向上某些不甚彻底的东西。他更崇尚对经验的直接观察,坚决舍弃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他不仅吸收了冯特的实验内省法,而且为了更加客观,他对这种方法规定了种种限制。更为突出的是,他更加强调元素分析,强调意识的结构,他的分析极为精细、繁琐。
真正将科学取向推向极致的是行为主义。一方面它继承了冯特和铁钦纳的描述性的科学理想以及还原论和元素分析等研究策略;另一方面,它又抛弃了他们的貌似客观,实则主观的实验内省法,强调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和操作主义策略。为了适应这种方法和策略,它将内在的意识活动、心理过程搁置一边,将人的行为诸如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当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认知心理学最接近可证实性和精确性的科学理想,它通过对外部行为的分析推论心理过程,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在模拟中心理学家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再现、重复、验证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如感知、记忆、思维、决策、解决问题等,基本上避免了由被试受主观经验和客观环境影响所引起的个体差异和报告误差给实验的客观性、精确性所造成的困难。
2.人文取向的心理学
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比后者宽泛,人本主义心理学只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较晚近的流派,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则可追溯到欧洲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
在现代心理学的范围内,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坚持现象学原则,它可上溯到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随后的符茨堡学派也带有一定的人文色彩。格式塔心理学重视质的分析,强调整体性原则。勒温将这些原则用于研究人的动力系统和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将极权与民主的问题纳入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的动力心理学主要是人文取向的。真正代表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和如实描述原则,同时强调对人的经验,特别是人的需要、价值、尊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能体现人类真正本性的特殊领域的研究,强调问题中心,反对方法中心,强调从质到量的解释原则,从而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推向高峰。
现代认知心理学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文取向。它一改统治心理学达4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强调心理学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对象,强调心理过程的整体性,在重视提高方法客观性的同时,也重视经验报告之类的主观方法。这些主张与人文取向相一致。不过,从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和实质来看,它主要还是科学取向的。精神分析学派则较为复杂,弗洛伊德接受了19世纪的科学理念,如经典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但他的学说的更广阔的背景则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新精神分析学派又几乎全然是人文取向的。
四、简短的讨论
可见,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它们在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原则与方法等等问题上的回答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是由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哲学思想的分歧决定的。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则分别代表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与人文两大价值取向。这两大方法论、两大价值取向能否整合,在什么基础上整合?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最近,陈立指出,要反对“方法论的帝国主义”,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来内涵复杂,如果用某种方法来限制它,结果当然会扼杀心理学的生机。”这是针对实证主义的统治地位而言的。陈立还提出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认为它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不同,并且无法调和。但他似乎又认为应该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与人文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6] 。我们认为,在最高层面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科学的终极关怀就是人文的,真正的人文精神也是尊重科学的。科学与人文是心理学的两翼。既是两翼,就意味着二者属同一有机体。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翼的发育不平衡。在中国大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似乎还没有降生[7]。如此漫长的难产过程也削弱了心理学的科学性, 因为缺乏终极关怀的科学只是材料的积累而不是真理的揭示。欠缺人文精神的另一个结果是,心理学对社会、人生的影响力太小。这样,心理学既不能与成熟的自然科学对话,又不能与人文学科对话。因此,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有待进一步发展,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则有待孕育成熟并得到精心呵护。心理学的科学与人文两翼的平衡而丰满地成长之时,也就是心理学真正成为人认识自己的重要知识领域之日。
收稿日期:1998-04-29
标签:心理学论文; 实证主义论文; 现象学论文; 行为主义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认知心理学论文; 客观与主观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