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侯亦韵

浅析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侯亦韵

广东中誉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当前的中国建筑结构设计界中,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这使得结构施工图的设计面临巨大挑战,采用传统方法、遵循以往流程不仅设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质量低下,造成一系列影响。而BIM技术的出现,可以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成为首选的结构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本文通过了解BIM技术,对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图设计;应用;

1.BIM的特点

1.1可视化

可视化就是指“所见即所得”,BIM中可视化的运用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建筑中用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将施工工程数据在图纸上绘制出来,但建筑物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人们去凭空想象了。随着近几年建筑业建筑风格的多变各异,复杂造型越来越多,光靠简单的想象不太可能。而BIM提供的可视化,恰巧能让人们把图纸变成立体的三维实物展示出来。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建筑建立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像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等等都需要在进行BIM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1.2协调性

建筑业中的重点是协调性,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过程中,都在做着相互配合的协调工作。一旦某个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各相关人员就要集合开协调会,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及时解决。在建筑前期设计时,因为各专业设计师之间没有合理沟通,常常会出现各专业问题的碰撞。而BIM的协调性服务能够合理完善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说BIM能够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一些碰撞问题进行相互协调,生成提供相应的协调数据。

1.3模拟性

BIM的模拟性不但能够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能模拟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虚拟事物。在前期设计过程中,BIM可以对设计中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像节能、日照、热能传导、紧急疏散模拟等一系列模拟。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还能够进行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即4D模拟,也就是根据项目设计进行模拟实际施工,以此来建立合理的施工指导方案。甚至还可以更深一步的进行5D模拟。

1.4优化性

设计、施工的优化受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的制约。信息不正确就做不出合理的优化,而BIM模型不仅提供了建筑物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等实际存在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在变化以后实际存在信息。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技术极限,使得参与人建筑物设计、施工的人员无法掌握所有信息,从而必须借助相应的科学技术和配套设备。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BIM的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方案优化和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这些内容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优化效果。

1.5可出图性

BIM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可以出像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2.BIM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2.1BIM结构模型的建立

软件中所建立的模型,是对真实实体的一种模拟,借助模型和软件对其做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有助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从而可以更好的抓住它。对于BIM模型,主要是用三维立体模式来对现实建筑做真实的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结构中最为基本的单元,即梁板柱,来构建实体来进行建模。针对BIM技术软件的建模步骤主要是:创建新项目、建立轴网、设置楼层标高、添加结构柱梁和楼板、设置基础。

2.2BIM中绘制平法施工图

第一需要进行建模,其中有楼板、梁、柱和独立基础等构件。第二需要借助共享参数及其标注签族来对施工图做平法绘制,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统一,需要在制图的时候,共同遵照平法施工图规范图集为原则,制作合适的文件。

2.3创建共享参数:

首先,在revitstructure中新建项目,选择“管理”菜单中“共享参数”命令。其次,操作的步骤是“编辑共享参数”菜单下选创建命令,设置共享参数,设置创建参数,如此可以设置好平法共享参数,在设置时所遵照的原则来自03G101-1平法图集,同理,可以实现对墙柱参数的设置,参数的设置一是为对当前所需,二是对后续建立标签族和施工图构件信息参数所共用,且具有协调一致性,修改一处,其他地方就跟着协调改变,从而实现了BIM中的参数协调一致性。最后是标签族的创建:利用族文件和注释标签模板创建注释。

2.2.1对族文件和BIM模型进行编制,可以得到梁板柱平法施工图,对照二维CAD出图的形式,可以得到,其在表达上是一致的。

2.2.2在BIM技术中有一项功能,是对施工图做管理,其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使得到的施工图纸有序排列,便于查找。

2.2.3利用BIM模型来获取平法施工图,从图纸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钢筋信息、结构形式、使用年限等。

3.BIM应用让设计更完美

3.1将方案的设计意图完整的传递到施工图中

在传统设计中,施工图专业设计人员开始做设计的依据是方案效果图和包括有平、立、剖面等信息的二维图纸。依照二维CAD图纸尺寸作出的三维模型与方案效果图是有一定的差距,施工图专业往往要花很多时间揣摩方案设计的意图,调整建筑各个构件的尺寸力求外观效果上达到要求。如果从方案开始用BIM做设计,到施工图阶段得到的是方案完成后的建筑模型,只要再进一步深化即可,三维协同设计中没有施工图“翻图”的步骤,方案的信息将完整地保留下来。

3.2有利于各专业之间的沟通

绘制的是建筑专业的图纸,但同样包含了梁、柱信息。对于结构专业更好得理解建筑设计意图提供了便利。随着更多的专业加入三维协同设计,我们传统的互提条件的图纸就不存在了,大家在同一个模型上共同工作,“错、漏、碰、缺”等长期困扰大家的问题将得以解决。

3.3联动修改便捷

BIM采用的是通过构件来搭建建筑模型,门、窗均为独立构件。在施工图的设计中,窗洞的高度要求增加。我们只要修改窗的单个窗模型然后替代原有的窗,平面、立面,门窗大样都会随之更改,不必像CAD设计逐一修改图纸。

3.4设计意图更清晰明了

在二维图纸中加入三维表达方式,使得观看人员对图纸的设计概念一目了然。

结束语

传统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无论是方法还是流程,都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设计需求,而以BIM为基础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则可在设计效率及质量双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国际工程管理的潮流就是BIM工程管理技术,BIM工程管理技术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已被普遍应用于工程管理。而国内较大的建设行业公司也在逐步推广和使用BIM工程管理技术,BIM工程管理技术使项目主要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阳舒华.BIM在结构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及案例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2)

[2]凌小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7)

[3]张昆.基于BIM应用的软件集成研究.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5(2)

[4]严坚.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论文作者:侯亦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浅析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侯亦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