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剧在台湾的发展及其与海峡两岸的交流_京剧论文

浅析京剧在台湾的发展及其与海峡两岸的交流_京剧论文

浅析京剧在台湾的发展及与两岸交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剧论文,两岸论文,在台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京剧是一门历史悠久、传统古老的民族艺术,也是包含着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的高深综合艺术,它吸收了我国各个地方戏种的精华,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和完美的剧种,同时表现出中华文化传统所固有的伦理道德。自清朝以来,在两岸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而且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但由于各自的具体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意识形态和传承渠道不尽相同,因此,在发展上也各有某种不同特色,这是很自然的。

台湾京剧的发展及其与两岸的交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末,刘铭传任台湾第一任巡抚时,请京班赴台演出,接着上海、北京和福建的京班也陆续赴台演出,并且在台组班,将京剧这门民族艺术引进台湾。第二阶段是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带去祖国大陆不少京剧人才。20世纪50年代,台湾海、陆、空“三军京剧团”的先后成立,为京剧在台发展营造了环境,亦为京剧在台湾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扶植作用。第三阶段为1987年,台湾“解严”后,掀起“国剧寻根热”,拜师学艺,两岸互访,从同台演出到合作培育台湾京剧新苗,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不仅维护了京剧传承,而且体现了两岸中国人共同携手推进这一传统民族艺术的发展。京剧已成为两岸中国人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纽带。

一、京剧在台湾的初期传播

京剧在台湾上演的年代,应追溯到清代。当时,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剧团到台湾演出,因为语言是京腔,观众又大多是士绅、官兵,所以人们称它为京班或正音。当时台北的“淡水馆”是文武百官的娱乐场所,在日本占据台湾后,为抚慰民众和安定社会,一时允许并鼓励保留在台湾的京剧团体。1896年,建筑在城内的“浪花座”,是最早的民营戏馆。因为当时日本人都集中在城内,所以后来又建的戏馆如:“台北座”、“十字馆”、“荣座”等等,也都建在城内。1909年,日本人在大稻埕还建立了一座戏院,即“淡水戏馆”,1915年改名为“新舞台”,直到1924年,在大稻埕才又建立了“永乐戏院”。

“淡水戏馆”的时代是从1909年—1915年。因为是日本人经营的,不了解台胞的风俗与爱好,所以在该馆6年的经营中,只有“京都鸿福班”一个剧团到台演出,当时上演的剧目有《御果园救驾》、《黄马褂杨香武三盗九龙怀》、《李陵碑》、《水漫泗洲城》等。

“新舞台”的时代是1916—1923年。“淡水戏馆”改成“新舞台”以后,馆主辜显荣用重金聘请了上海各京剧团到台演出,经营7年,先后有“上海天仙京班”、“群仙金女班”、“京都鸿福班”、“京都天胜京班”、“京都复胜京班”、“京都三庆班”、“上海天升班”、“上海如意女班”等剧团到台演出。演出的剧目有《精忠传》、《孟姜女》、《卖绒花》、《满堂全红》、《辕门斩子》、《刘备招亲》、《四郎探母》等等。

“永乐戏院”的时代是1924年—1945年。这是京剧在台湾上演的黄金时代。“永乐戏院”的开幕,打破了“淡水馆”即“新舞台”独占戏剧市场的局面。因为它的内部设备新颖,又是京剧上演中心,所以,逐渐占了上风。当时,“乐胜京班”、“台南金宝兴”、“广东宜人园”、“上海联和京班”、“上海复盛京班”均在此上演,剧目有《三搜卧龙岗》、《狸猫换太子》、《拾玉镯》、《天女散花》、《新长坂坡汉津口》、《关公单刀赴会》等。

台湾光复以后,内地纷纷到台湾演出,当时演出了不少的传统剧目,如《凤还巢》、《霸王别姬》、《击鼓骂曹》、《挑滑车》、《钓金龟》等。这其间,由于京剧在台湾的推广,还成立了不少京剧团。如1946年7月,由祖国大陆到台湾的客家人组织的“宜人京班”,演出了《三国演义》、《哪咤闹东海》、《刘备招亲》…随之而起,福佬人也成立了“胜宜园京班”。此外,还有“国胜京班”、“福州市公余平剧团”、“复旦平戏社”、“海升京团”、“沪园剧团”、“顾剧团”等。这些剧团的相继成立,把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在台兴盛一时。

二、国民党去台后的京剧发展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国民党军队早在大陆时期,就比较重视京剧文工团,抵台后正值岛内西方文化的渗透,电影及其他一些娱乐事业的兴起,京剧逐渐走下坡路,为了挽救和振兴京剧,台湾当局于50年代,先后在军队系统成立了“大鹏剧团”“陆光剧团”、“海光评剧社”以及联勤总部的“明驼评剧队”。同时,为了培养专业人材,还在台湾创立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剧科”、“复兴戏校”、“文化大学中国戏剧专修科”等。这些剧团、戏校的创立,使台湾渐入低谷的京剧又重新兴盛起来,掀起了第二个高潮。以后,很多剧团、剧社也相继成立。如:复兴剧团、盛兰剧团、中兴国剧团、实践国剧社、忠勇国剧社、永义剧社、“长春”国剧社以及台大学生剧社、东吴大学剧社等。与此同时,为复兴中华文化,发扬传统剧艺,台湾“行政院新闻局”还创办了《国剧月刊》,这是台湾唯一专门研究国剧的定期刊物。内容主要有戏剧研究、剧谈、剧评、京剧行当、角色、人物、剧目、曲谱、剧情介绍等。另外,台湾唯一的小型日报《华报》,也开设了“菊坛”专栏,报道岛内国剧排练、上演等信息,这些都为京剧在台湾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对于推动台湾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起一定作用的,还必须提到祖国大陆去台的一些京剧艺人和票友(其中也包括不少军中艺人)。他们为京剧在台湾的振兴做出了不少贡献,而贡献最大的则是上海戏校的高材生,1949年组团到台湾演出而留在了台湾,并享有“台湾京剧艺术之母”美誉的顾正秋。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京剧事业,为台湾京剧的传承、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劳动。

台湾50年代开始,能够坚持演出并有所发展的几支京剧队伍中,比较受注目的分属国民党陆、海、空三军的“三军京剧团”。即:“陆光国剧队”、“海光国剧队”和“大鹏国剧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鹏国剧队”。它是台湾京剧的中流砥柱,并在台湾对外交流中,起到了先导的作用。从1956年赴泰国,参加泰国博览会开始,几十年来,先后到过泰国、菲律宾、越南、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意大利等国进行访问演出。此外,台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郭小庄的“雅音小集”,是继“三军京剧团”以外的又一个在台湾享有盛名的京剧团。

(一)活跃在台湾的“三军京剧团”

1.实力雄厚的“龙虎班”。成立于1958年的“陆光国剧队”素有“龙虎班”之称。后来创办的陆光剧校先后培养出一批人才,有不少人是现在“陆光国剧队”的业务骨干。陆光国剧队阵容较强,老一辈演员有周正荣、马维胜、杨传英。年轻的演员有朱陆豪、吴国兴、刘陆勋、孙丽虹等。在台湾京剧艺术渐趋没落的形势下,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积极致力于京剧艺术的研究发展及推广宣传。该剧团设有剧本研究发展小组、国剧音乐研究小组和服装道具电脑化管理小组。剧本研究发展小组,主要是负责资料的收集、运用及剧本情节的整理,定期举办演讲、提供演员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聘请京剧学者创编新戏。国剧音乐研究小组,致力于对京剧音乐唱腔的研究,并在京剧音乐上配上民乐。1985年还成立了民乐团,大量吸收民乐人才,共同为发展京剧音乐而努力。其大胆的尝试多有所突破,并且两度在台荣获最佳配音奖。京剧服装道具电脑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但减少了后台工作时间,也给初学者提供了方便。

除此之外,“陆光国剧队”还做了两项工作:一项是宣传工作。建立观众的资料档案,加强与观众的联系,送说明书,寄演出剧目,会演期间在剧场门口设电视墙,播放剧目的剧情介绍和剧中精采片断。另一项是做好对年轻观众的培养和戏剧知识的普及工作,支持各学校的京剧比赛,举办学校社团联谊活动,向年轻人深入浅出地讲解京剧艺术,现场作示范等,使年轻一代由认识京剧而喜欢京剧。

2.淡水河畔一明珠。成立于1954年“海光国剧队”最早是“海军国剧研究社”,成员早年多是来自祖国大陆到台艺人或票友,以及国民党海军中热爱皮黄的一些官兵。1975年,它北移迁到淡水。为了培养年轻一代,1969年4月成立了“小海光”(海光国剧训练班),1979年又改为“海光戏剧实验学校”,1985年7月并入海光戏剧学校。该校成立较晚,校舍条件差,。但是在教学上还一直坚持由老一辈艺人直接说戏,口传心授,出了不少人材。如:台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青年演员魏海敏、花脸王海坡,均是海光国剧训练班的第一批毕业生。海光国剧队的编制有70人,虽然他们条件差,演出机会也少,但是每次演出都很认真,因此,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5年2月,梅派青衣魏海敏受纽约市政府华埠文化推广中心邀请,赴美演出《新玉堂春》、《拾玉镯》和《天女散花》等,颇受欢迎。1986年11月,剧团赴日本演出《吕布与貂蝉》、《花木兰》、《群英会》、《甘露寺》等,都曾受到好评。总之,海光国剧队成立以后,曾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也有过它的鼎盛时期。在台湾京剧热潮逐渐式微的情况时,剧队的前景也让人担心。昔日的戏人或老叶凋零,或另谋他途。

3.老“飞虎”新展“大鹏”翅。于1950年的“大鹏国剧队”是台湾陆海空“三军剧团”中,成立最早的京剧团。迄今已有50年历史。它的前身是“飞虎剧团”,演员也大多是从祖国大陆随军迁台的艺人,其中有些人还是“富连成”、“北平戏校”、“荣椿社”、“鸣春社”科班出身。随着老演员退役,急需培养新生力量,大鹏国剧队训练班也因此成立。因训练有方,台湾“教育部”特批准该训练班改为国剧补习班,并列入职业高中教育。师资主要以剧团演员为主。从1961年—1971年的10年间,戏校的一批后起之秀,崭露头角,活跃在岛内京剧舞台上。大鹏国剧队的演出事业也达到了高峰。这一阶段可谓是大鹏国剧队的黄金时代。虽然后来“三军”的戏校合并到国光艺校,但仍保持着密切联系。

为了振兴台湾京剧,重振当年雄威,大鹏国剧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除大胆培养使用年轻人外,还做到这样几点:(1)严格组织纪律;(2)高薪聘请名师;(3)分生、旦、净、丑、场面、基本功等七个小组进行专业训练;(4)行政上分为:剧务组、剧本修编研究小组、公共关系(宣传)组、箱管组(服装、配件)和音乐组来加强行政管理。

大鹏国剧队的演出方式是该团的一大特点。他们的演出灵活多样化。由于剧团旦角多,所以他们经常演出重情的戏。其最大特色就是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决定演出剧目。如:中老年观众多时,他们就安排偏重唱工的老戏;若年轻观众多时,懂戏的人少,他们就演出以丑角、武打为主的折子戏,以热闹滑稽为主。在京剧舞台不景气,懂戏的人又少的年代里,他们便组成小组到各县市巡回演出,演出前先向观众介绍京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通过录象带,向观众介绍京剧中的角色,什么是生、旦、净、丑,然后男女演员表演把子功,甚至演员化好妆,穿上行头(服装)与观众照像,冲洗好后,再把照片寄给他们,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京剧产生兴趣,他们到全省各地演出,甚至包括给中小学生演专场,演出之余便做宣传和推广工作。

(二)郭小庄和她的“雅音小集”

郭小庄是台湾著名的京剧演员。她曾获台湾“第十一届国家文艺戏曲表演奖”、“第九届十大杰出女青年”、1983年“亚洲最杰出艺术奖”、1985年唱片“金鼎奖”等多项殊荣。在台湾京剧界中,她既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又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改革家。她从小聪明伶俐,7岁半进入大鹏剧校学戏,先学花旦,后改青衣。在老师严格督促下,她勤学苦练,锲而不舍。1966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成为“大鹏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从此,她在京剧舞台上大显身手,扮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多种角色。还曾多次赴日本、美国、香港及东南亚各地演出,颇受好评。

“雅音小集”是郭小庄在1979年创办的京剧团。她致力于京剧的改革,她改革的京剧布景、服装,是“雅音小集”的特色,她的改革曾受到一些传统势力的反对,至今还是议论的焦点。但是郭小庄却认为:“作为一个现代的国剧演员,我一直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求新,求变来激励自己,数十寒暑,也曾饱尝悲怒忧喜,但是,我会为我所挚爱的国剧艺术,永远无怨无悔地付出。”为致力于京剧的改革和研究,1987年初,郭小庄又成立了“郭小庄文化公司”,该公司成立后,第一次为京剧文化作系列完整的规划和出版工作。1988年底,她又积极筹组了“郭小庄国剧研究中心”,还出版了国剧唱片《刘兰芝与焦仲卿》。

为了推广京剧,郭小庄还自费宣传、开展“国剧大学唱”活动。她认为,发扬国剧只凭“热情”是不够的,热情会消失,唯有“责任”才可以鞭策自己迈向更高的艺术领域。正是这种责任感驱使她不断创新,不断进取。“雅音小集”在郭小庄的率领下,从成立当年就推以的《白蛇与许仙》、《思凡下山》、《感天动地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从军》、《杨八妹》、《王魁负桂英》等剧目,都备受欢迎,在岛内外享有盛名。

三、两岸京剧交流的现况

由于海峡两岸50年来人为的阻隔,两岸京剧交流也出现了断层,台湾的京剧不能再直接吸收祖国大陆京剧母体的养份。因此,使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要想看祖国大陆的京剧表演,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从1949年到现在,台湾京剧与台湾其他文化艺术一样,其与祖国大陆都经历了“地下交流”、“化暗为明”、“单项交流到双向交流”这样一个过程。

早在台湾解严前,祖国大陆的京剧录影带就由票友自香港带到台湾,借给剧团的演员们偷着看。以后,逐渐在台湾岛内京剧界盛行,几乎发展到了“化暗为明”的境地。一些唱片亦纷纷走私进岛,尤其是一些片商,为了图利,大量翻拷,在台湾岛内一时掀起了一股“国剧寻根热”,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禁如不禁”。一些思想开放的剧团,主动向票友搜集拷贝、大陆系列影象,供台湾演员参考。这段时间内,在台湾各队上演的新编戏中,陆续出现了整段的精彩佳作。他们不仅参考学习祖国大陆的唱工、身段,甚至连舞台观念也都有所改变。到后来,干脆整出戏直接搬上了台湾舞台,如:《大八义图》、《八仙过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秦香莲》、《西厢记》等等。学习和观摩祖国大陆的京剧表演,对台湾的京剧演员来说,正好弥补了演员的“学”和“看”的不足,而且更使得他们从中认识到大陆传统戏剧的博大精深。

1989年元月,台湾福茂唱片出版社,隆重推出大陆系列,“中国京剧”卡带,共有京剧经典精粹10辑。均是祖国大陆京剧界著名演员的优秀剧目,如:刘长瑜、李维康、李光、李欣、张曼玲、王晶华、耿其昌等演员的《汉宫惊魂》、《游龙戏凤》、《赤桑镇》、《花田错》、《三击掌》、《四郎探母——坐宫》、《红鬃烈马——大登殿》、《红鬃烈马——武家坡》等,备受台观众喜爱。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两岸京剧界的交往也化暗为明。演员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1988年10月,台湾“雅音小集”赴香港演出《王魁负桂英》等戏,受到了当时在港演出的京剧名家俞振飞、梅葆玖、叶少兰等人的肯定和赞扬。1990年初,郭小庄到北京访问,在京期间,她和祖国大陆名演员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梅葆玖、叶少兰、刘长瑜、李维康,以及中国京剧院院长吕瑞明等,共同切磋技艺,就京剧的发展与革新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同年3月23日,郭小庄还受到了李瑞环同志的接见,李瑞环同志对她为振兴京剧艺术所作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此外,1992年2月20日,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海波,作为裘派戏的徒孙,专程从台湾飞抵上海,参加由上海艺术研究所主办的裘派戏表演艺术研讨会。会上,她激动的表示:“我在台湾不能说是最好的花脸演员,然而我是传播、推广京剧艺术的最佳人选。现在,我在台湾三家电视台主持节目,又是两家杂志社的专栏作者,我可以把大陆的精采节目带到台湾去,通过电台、报刊介绍给台湾的广大观众和读者。”她还深情地说道:“我殷切地希望大陆的京剧艺术家和京剧理论家,能到台湾去演出,去讲学,也希望像今天这样的高水平的表演艺术研讨会能在台湾举行。”以后,随着两岸交流热潮的进一步深入,台湾京剧界一些名伶纷纷到大陆寻根,拜师学艺。如:台湾著名花脸王海波拜方荣翔为师,青衣魏海敏拜梅葆玖为师,都表示了她们希望得到正宗传承的愿望。

1993年4月12日至5月10日,应台湾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邀请,北京京剧院组成了一行68人的赴台演出团。在台北市中山堂进行了14场公演,作为50年来祖国大陆京剧首次赴台演出的京剧团。他们的到台,在台湾引起了轰动,受到台湾各界人士及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同年5月7日,由吕瑞明院长领队,袁世海、杜近芳为艺术顾问的中国京剧院赴台演出团一行97人,也分两批登上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受《中国时报》和传大艺术公司的邀请,分别在台北、台中、台南演出了16场、30个剧目,大多以传统戏为主。如《杨门女将》、《春草闯堂》、《白蛇传》、《群英会》、《龙凤呈祥》等,全面展示了40多年来中国京剧院在继承传统艺术方面的硕果。祖国大陆老、中、青三代的强大阵容,人才济济,名角荟萃,剧目丰富,以传统剧和创新剧的精彩表演,在整个台湾岛内引起了异常强烈的反响,使台湾观众大饱眼福。

在台演出期间,经各界人士的要求和主办单位的安排,还举办了“连台好戏”演讲会,及《海峡两岸京剧联席座谈会》等10多场。观众踊跃、场场客满,对培养观众,推广京剧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两岸演员联手演出,对于两岸剧艺切磋,文化交流,更发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许多台湾艺人,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大师,并纷纷磕头拜师学艺。如:陈汉文拜李长春为师,何国栋拜袁世海为师。拜师会盛大庄重,宾客除祖国大陆演出团的人员以外,台湾的老中青三代演员也来了很多,到场祝贺,气氛热烈。为了向在台作暂短访问演出的大陆艺人多学些技艺,台湾的一些青年演员,如复兴剧团的花脸丁扬士求教于裘派铜锤李欣,大鹏剧团的武旦彭湘时认准了《杨门女将》戏演员刘琪,花旦刘嘉玉每日跟随在刘长瑜身旁请教,他们都希望得到真传,使大陆京剧技艺亦能在台湾发扬光大。祖国大陆的演员也不计酬劳,不辞辛苦,倾囊相授,希望在短时间内能把自己的艺术留在台湾。

在祖国大陆专业人员赴台演出后,台湾的京剧演员也前来大陆一展绝活儿。1995年春节,王海波与梨园好友姜竹华、孙丽虹、李光玉、李佳龄和朱陆豪等人,一起赴山东,与山东京剧院在济南、潍坊、淄博3市作了5天7场的演出,这个“鲁台京剧名家贺新春联袂演出”,场场观众爆满,反映十分强烈。由此可见,两岸艺人同台献艺的合作方式是倍受欢迎的。

为将祖国大陆京剧更全面的介绍给台湾观众,2000年5月,在台中市中山堂,由台湾第一武生朱陆豪演唱的大陆“文革”期间的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又给台湾观众留下一种新印象: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威武的西皮唱腔,配上气势浩大磅薄的滑雪舞蹈场面,带给台湾观众的又是另一种享受。

近年来,随着交流向纵深发展,两岸京剧的交流已不仅限于登台演出和技艺指导上,请祖国大陆艺人到台任教培养新人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台湾复兴剧校和北京戏校合约,北京戏校根据复兴剧校所需要的教授性质,派出相应优秀教师前去任教。北京戏校校长孙毓敏以及教师张德华、徐韵昌、杨振钢,都曾到台湾去教过学。祖国大陆教师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负责,对角色的心理活动也讲授入微,很受台湾学生欢迎。教师们严谨的教学态度,更得到台湾同学的尊敬,使他们感到受益非浅。

四、两岸京剧交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解严”至今已有13年,两岸京剧的交流也在朝着多元化的纵深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交流是大有好处的:

1.通过交流,为台湾京剧50年来的断层填补了空白。使台湾的京剧发展,又回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轨道上来。

2.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相互间的了解,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共同体验和感受到文化同根性和同源性。

3.通过交流,祖国大陆艺人的高超技艺,精彩表演,加上剧目丰富,高潮迭起。名家风采让戏迷倾倒,观众拍手叫绝,特别是让台湾年轻一代欣赏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4.通过交流,祖国大陆艺人对于台湾京剧界同行加深了相互了解,同时也对在失去传承50多年之久,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台湾京剧发展成今天的水平和规模,深感敬佩。

两岸京剧交流总体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也衍生了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和改进:

1.两岸的双向交流固然热烈,但是办理手续繁杂,加上往来联系等相关事宜,常常一个活动从开始策划到执行完毕,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此,申请项目多,但实际成行的少。

2.因台方邀请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人情,有的是企业单位邀请,有的又只着眼于商业利益,还有的在安排上无经验,便产生一些财务上的纠纷。

3.交流的面铺的较大,深度不够,而表演团体商业气息较浓,停留时间又较短,所以,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艺术专业上的交流和技艺上的磋商,从而未达到进一步的互动关系,提高文化交流品质的目的。

4.两岸交流,祖国大陆到台演出的团体多,个人行为也是探亲,台湾到大陆的则相对少,而且台湾来的多是业余性质,或票友、或应邀、或主动前来大陆观摩学习,在大陆并未造成什么声势和影响。

5.两岸都存在着京剧将如何改革,以及如何普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总之,海峡两岸京剧界的交流和交往,主流是好的,成绩是大的,其对扩大京剧的影响,增加两岸同胞的联系和感情,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今后应该继续和扩大这种交流和交往,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互动,携手合作,共同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艺术,使之日臻完善。特别是在目前两岸仍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加强两岸之间,包括京剧在内的各种文化交流,对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中国情、同胞爱”,促进两岸中国人的和解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台《台湾戏剧简史》。

②台《变迁中的台闽戏曲与文化》,台原出版社,1990年10月。

③台《文讯》1989年31期。

④台《交流月刊》1990年10期,1993年13期、22期。1994年10期、13期、17期。

⑤台《国剧月刊》1990年163期。

⑥台《中国时报》1988年3月21日,1989年1月25日。

标签:;  ;  ;  ;  ;  

浅析京剧在台湾的发展及其与海峡两岸的交流_京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