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_哲学论文

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_哲学论文

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对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唯物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2987(1999)03—0029—32

世纪之交,展望21世纪的哲学走向,学界无可回避地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什么将成为中国与世界多元哲学交汇的中心视界和主要趋向?尽管答案的选择可能是多元的,但是,交往实践观必将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甚或是主要的答案,“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将可能成为21世纪的哲学主导范式。本文就近10年来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分若干问题作一概述。

一、交往实践观何以可能成为21世纪哲学的主导趋势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回答:

一是高度全球化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当资本主义用工业文明、商品交换和武力使世界普通联系,使原本分裂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之时,就已经敏锐地观察到这一转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恩曾对交往实践观的性质和功能作过大量论述。认为“物质交往”即交往实践和由此产生的“精神交往”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作用。表现在:交往是使世界普通联系,科技及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保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实现全球化的动力。交往到处都打破封闭的民族和国家的壁垒,使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造就世界市场、世界民族和先进的工业文明。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是交往实践中自主活动的一部分,并与之一起构成全部世界历史形态新旧更迭的本质内容,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动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将交往实践观运用于对资本存在形态的分析中,认为资本生产与总体运行的实践结构不仅可以使生产者在分裂的状态下生产商品,以主体自然力作用于物质客体,实现着“主——客”双向物质变换;同时还可以通过普遍的商品交换来形成世界市场,构成多极主体间的总体交往体系。其后,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中,更进一步从世界普遍交往的高度来观察东西方社会发展进程,认为东方落后国家可以借助于世界性普遍交往所获得的资金、生产力、文化和经验,超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革命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交往实践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动力,全球化正是交往实践的宏观拓展。实践证明,随着当今全球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活动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加速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各种对话、科技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已成为当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方式。人类存在与发展方式上的这一重大改变,不能不使人们从哲学上重新关注交往问题,将它突显到主题地位。

二是由于交往实践的本性使然。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则是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认为当代社会的本质是全球化的交往社会,它由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等构成,而人们的物质交往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在交往实践观看来,以往学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时对实践结构作了有局限的解释,将它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忽略了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交往关系和运行机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单一主体性、单一实践关系(只见“主——客”关系,没有“主——主”关系)、偏狭实践运行机制和片面的实践动力等缺陷。而交往实践观则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的完整结构。

三是交往实践观能够对全球问题作出科学解答。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环境与生态危机、人口暴涨、资源危机、全球发展等等全球性问题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这些问题应以何种方式来科学理解和把握其本质?交往实践观,最有希望成为回答这些问题的理论范式。

四是从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来看,可持续发展观是全球性多极主体交往观的新成果,也是人类跨世纪的新发展观。当今,可持续发展观已被逐步明确界定为三个命题、两重关系。三个命题是:(1 )人类的发展不能削弱自然界多样性生存的能力;(2 )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发展;(3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削弱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性。两重关系是: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关系。而这三个命题和两重关系,本质上正是一个交往实践的完型。

二、交往实践的特征

多数学者认为有5点:(1)多极主体性。全球性不是自然无声的“类”聚合,而是多极主体间交往实践关系的整合形态。多极主体指在全球性交往实践中的共同操作者和交往者,他们是一些各具社会的特质,彼此既相互差异,又在交往实践中彼此关联的主体。(2 )社会交往性。任何社会实践都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因而都是交往实践。从内在结构看,任何个体、群体和民族的实践都与他者的实践相衔接,以客体为中介,“主体——客体”关系成为全球性“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环节,而它自身同时就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着各个主体间的相互联结。(3 )双向建构和双重整合。全球化包括”世界一体化”和“多极化”两个相反相成的向度。它们都是交往实践双向建构和双重整合的结果。双向建构,是指定交往实践一方面在多极主体基础上建构出全球性交往共同体,另一方面,以交往实践的返身性而达到主体的自我重构,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多极主体形态。双重整合,即一方面在交往整合中产生主体系列——参与全球交往的多极主体,另一方面对应整合而生成交往关系系列——国际经济和政治的新秩序、新规则、新格局。(4)系统上升性。 交往实践是整个交往社会的客观基础,它具有广延性、层次性和历史性。交往实践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关系日益缜密:从各个“孤立的点”走向民族共同体、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网络;交往实践的层次、水平和方式在不断递升,信息高速公路和知识经济,将把交往实践提升到信息化、电脑化和知识化的新水平,展现出新的境界、新的层次和新的存在形态。(5)三重结构。实体结构(“主——客——主”结构, 从自然交往转换为生产交往、生活交往、政治交往等)、意义结构(交往实践对于各级主体的意义不仅迥异,而且相互关联和缠绕)、辩证结构(历时态交往实践存在着肯定——规范向度与批判——否定向度),构成全球性交往实践的系统。交往实践观超越了传统实践观的狭隘眼界,为全球化的趋势提供了科学解释范式。

三、交往实践的形式

学者们指出,交往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1)纯粹自发的交往形式(人猿相际的古代社会);(2 )利益结构的交往形式(社会分工的形成、阶级的产生);(3 )普遍物化的交往形式(采取商品货币形式,资本成为调动社会交往的力量);(4 )真正联合的交往形式(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而自觉建立起来的交往形式)。人类历史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在性质和规模上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把人类交往的最初形态称之为“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又把这一新的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四、交往实践的根据

多数学者认为,交往的历史形式的深刻原因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生产力和人的自主活动的发展。个人只能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根据现实生产的要求进行交往;但生产本身又是在个人交往前提下形成的“合力”。只有交往,个人参与到许多人的共同活动中,其有限的存在差异的能力得以互补,才能转换成获得物质资料的强大联合的力量。交往实践问题内含了以往主体际研究的所有积极成果。其中包括多极主体性、主体际关系、主体际意义等等。这些都是交往实践观所固有的本性。交往实践观与“主体际”交往观一致,都是对“主——客”哲学框架的变革。交往实践观科学地解释了以往理论的困境和难题,交往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将“主体际”交往视为一个包含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在内的交往体系,而交往实践是这一交往体系的基础,其它不过是交往实践的反映、派生和表象。因此,这一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对以往交往行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的超越和否定。一极主体之所以能够面对另一极主体,主体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即是中介化的客体和客体化的中介。它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成为“主体——客体——主体”三级关系结构。其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有中介客体作为对应范畴,符合“主——客”相关律的定义规则。

五、交往实践观的意义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类交往的根本意义是在于人的存在、发展和最终获得解放。人类交往关系的内在矛盾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即是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而人类最终将摒弃个体与社会的对立状态,自由地占有交往关系,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这一过程是人类由自在到自为、由必然到自由、由创造自己社会生活的条件到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有学者指出不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不理解交往活动的作用,就不能科学地理解和坚持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链条中继承和变革关系的基本原理。他们强调不能离开交往搞生产的单项推理,而应时刻注意生产和交往的多重相互作用,以及交往扩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在讲到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动因是包括生产和交往两个方面的。

也有论者谈到主体性与交往实践的关系,认为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一般仅限于“主——客”关系研究主体性,这就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本质,会导致对主体性的抽象理解。例如不少文章认为主体性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但却不能对这种自主性作出科学说明,其根本原因,是未能从交往活动来科学地把握主体人的本质,说明主体能动性的形成和发展原因。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才能真正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得以现实化。可见,主体性只存在于人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中。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步入21世纪之际,能够创造一种既具有时代水平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堪当此任的应当是交往实践观。因为它之意义在于:(1 )交往实践观是对当代全球发展总趋势的科学把握,是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在全球化社会和信息时代,人类在哲学上关注交往实践问题,将之推上主题的宝座。同时,由于后工业文明的崛起,使西方中心论的现代化模式在全球遭致失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霸权、强权和殖民主义遭人唾弃,任何主体都在多元文明交往中切切实实地遇到另一个主体,从而迫使人们在全球交往中必须确立“多极主体”的观念。这表明:在当代世界,交往与主体际成为全球的中心视野。(2)在中国, 交往实践观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精神。因为在哲学视野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就是从单一主体性实践结构向多极平等的利益主体的交往实践结构的转变。市场化过程,就是在多极主体间交往实践的过程。同样,对外开放本质上就是打破封闭、介入世界性交往实践的过程。交往实践观,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哲学精神。(3 )交往实践观是融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及其复兴形态——如新儒学等,并创造一种能够面向未来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当前学术界正展开广泛的对话与交流,必将产生一系列的视界融合,进而成为当代中国哲学新的生长点。这是学术界应当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标签:;  ;  ;  

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综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