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的历史方位与时代规划——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新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现代性论文,方位论文,当代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2)11-0001-08
吉登斯说:“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的缩略语。”①现代性与现代社会是相通的。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的概念,然而,马克思却最先将资本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对现代性做出了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开启了历史方位意识,即现代社会所处的历史位置、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意识。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汲取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思想,确立起教育历史方位意识,并以此引领教育向未来筹划,对当代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开启了历史方位意识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启了历史方位意识:
1.“资本来到世间”开启了现代文明
列宁指出:“既然马克思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都谈论一般社会,为什么马克思却说‘现代(modern)’社会呢?他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现代’一词,按什么标志来特别划出这个现代社会呢?”②正是列宁的追问使问题明朗化了,马克思是通过资本划出现代社会的。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来到世间”开启了现代文明。现代性与资本存在着本质关联。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资本现代性叙述理论,它融马克思哲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话语中。该书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叙事方式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开辟了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路径,指出了现代世界是受资本逻辑支配的世界。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的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④资本逻辑就是无限地追求利润最大化。马克思指出:资本是“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在现代社会中是“支配一切的权力”。今天,资本逻辑仍然是统治我们的力量,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不断产生新的历史形态,其统治力量在不断加强。
2.在物的依赖阶段资本人格化
在资本现代性叙述中,马克思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分析了资本奴役劳动、人对物的依赖问题。他透过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人被“抽象”统治的实质。马克思说:“人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的。”⑤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生产关系不受人的控制,人为资本所座架。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⑥原因在于“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⑦在“抽象成为统治”的世界中,资本将人与物都客体化为“资源”,资本的主体性代替了人的主体性。
3.现代日常生活戴着“神秘的纱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现象——商品、货币、资本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日常生活的神秘性。在日常生活中,商品这个最简单的东西却是最神秘的东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体现在商品中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超越感觉的东西,马克思说:“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总是不可捉摸的。”⑧这说明价值是不能直观的,马克思将价值称为“幽灵般的对象”。价值不是思维抽象的虚构之物,而是真实存在着的、为现代世界奠基性之物。正是对商品中蕴涵的价值的追求,商品生产得以最大限度地扩张,现代世界才受抽象的统治。如此,才能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奠定了用抽象力把握现代日常生活的科学合理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⑨马克思认为在自由人的联合体没有出现之前,日常生活戴着神秘的纱幕。他从历史观的维度对日常生活给予了独特的阐释。
4.“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马克思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⑩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
马克思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世界历史是资本自发运动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就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时空限制。”(11)“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12)资本增殖自身使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向世界扩展,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3)“几乎可以说全世界变成了一座城。”(14)资本主义存在的根据在于它依赖于资本的无限扩张的本性,资本的扩张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开拓了世界市场。今天,一个国家只有汇聚到资本的抽象的同一性的潮流中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5.现代性历史使命
马克思把资本视为现代社会的根源,以现代社会为坐标去理解此前与此后的不同社会形态。他在《资本论》中指出中世纪的情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人都是相互依赖的。……无论我们怎样判断中世纪人们在相互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始终表现为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而没有披上物之间即劳动产品之间的社会关系外衣。”(15)在前资本主义中,没有普遍交往的“物”作为中介,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全面物化。同时,他指出了一个扬弃了商品世界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16)在那里,人与人关系的物化现象完全消除。马克思向人们指出了资本消解了传统社会,使人与人的关系物化。同时,他指出了资本具有自反性力量,它的发展最终会达到自我扬弃,从而消解现代社会,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资本批判中敞开总体性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而且展示了现代性的历史使命就是利用资本消灭资本。
二、当代教育中历史方位意识的遮蔽现象评析
从后现代语境中凸显出来的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及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制造出现代性的非历史幻觉,遮蔽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的逻辑线索和历史方位意识,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现代性规定为一种思维风格
在学术研究中,现代性话语多种多样,其中对当代教育影响最大的是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凸显出来的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这种理论注重从观念层面理解现代性及其根源,将现代社会的危机归结为理性形而上学的统治而非资本的统治,认为现代性不是指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而是指某些思维特征、抽象精神;现代社会不是受资本支配而是受理性主义支配的对象性领域。它对现代性不是做资本的定位而是做观念的定位。这种理论热衷于观念论批判,如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宏大叙事进行文化与哲学批判,而拒不挖掘资本这一现代性的土壤,这使现代性滞留于晦暗之中。在这种现代性话语中,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不断地被忽略、低估和误解。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发生着重要影响。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种种弊端的日益显现,人们开始了对现代化的反思与质疑。同时,后现代话语在中国的登场,也使这种反思获得了理论支撑,现代性的反思话语被引入中国文化思想界。”(17)这说明一些研究者将后现代话语作为理论支撑来反思现代性。还有学者以《教育研究》杂志从创刊至今30年的“文本话语”作为考证对象,揭示后现代思维模式对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论演进的重要影响,该学者指出:“作为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实证研究中的方法论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界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一与绵延千里的理性主义方法相悖的后现代主义方法,将从根本上决定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生命力的延伸,从而可能决定我国教育研究乃至教育的走向。”(18)这显然认为教育似乎处在一个通过后现代主义而发生转型的历史时代。这种教育思想已经完全丧失了历史方位感。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在教育研究中,人们常常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有学者指出:“从方法论的意义看,现代性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当代的中国来说,现代性问题背后最大的紧张和焦虑不再是经济和技术发展问题,而是价值问题。”(19)在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一条“观念论批判”的路径,这种批判旨在考察现代性思维特征对教育生活的影响,从意识上探讨现实教育产生困境的根源,将教育的问题归结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困扰。例如,在教育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有学者指出:“检视、消解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是今日教育摆脱困境、焕发生机、提高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根本途径。”(20)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念论批判是必要的。但是,理性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存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活动。若仅仅局限于观念论批判,这种批判就尚未接触到现代性的存在论基础——资本的运作逻辑。
詹姆逊指出:“在当前的语境中,‘现代性’这一个令人困惑的术语,恰恰是作为对于某种缺失的遮盖而被运用着,这种缺失指的是在社会主义丧失了人们的信任之后,不存在任何伟大的集体性的社会理想或目的。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是没有社会目的的。宣扬‘现代性’一词,以取代‘资本主义’,使政客、政府与政治科学家们得以混淆是非,面对如此可怕的缺失而依然可以蒙混过关。”(21)西方后现代主义仅仅从观念层面否定和批判现代性,使现代性话语成为对现实的粉饰,在现代性问题上引发了困惑。这种“现代性”话语没有集体性的社会理想和未来社会目标。中国的教育理论不应该是从国外学派那里简单地演绎和移植而来的产物。为此,就必须把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叙述放在重要位置上,以此为指导来筹划当代教育的发展。
2.将现代性的困境归结为主体性膨胀
在西方以理性命名现代性的话语中,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即“主体性批判的主题”。有学者描述了这种状况:“认识论哲学中的‘我思’被确认为现代主体性的基础,主体性进而被确认为现代的基本原则。现代性的规范基础就这样铆钉在主体性的精神原则上,主体性进而被以反思中的绝对‘我思’来阐释。由于笛卡尔的‘主体性’被认为为人的现代解放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现代性批判结成了驱逐笛卡尔主体幽灵的神圣同盟,变成了对绝对‘主体性’为本质规定的思想原则的批判,绝对‘主体性’被阐释为现代困境的‘原罪’,超越的出路是放弃主体性或限制主体性。”(22)将主体性作为现代性基本原则的后现代理论没有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主体性颠倒”这一事实——资本的主体性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其批判的对象不是人的现实存在状况而是精神观念。
在我们的教育研究中,主体性教育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是热门话题,主体性批判也是一个时髦话题。在一些人看来,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主体性过渡张扬与膨胀。这种主体具有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即努力成为一个思维主体或实践主体,从而把自身之外的一切都看作是对象性实在,进行控制、解析、计算、占有,进而造成了自然与人、社会与个体、他人与自我的对立。为了克服这种主体性,人们纷纷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去反思主体性弊端,倡导教育要从主体性发展为主体间性,把主体间性视为超越主体性的有力武器。在这样的理论中鲜有关于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主体性扭曲与压制的反思。由于这种教育研究不能深入到资本逻辑之中,其所倡导的观念的改变往往只具有“词语革命”的意味,无法体现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个性解放的要旨。
这种教育理论没有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绝对主体性为什么是控制、解析等对象性思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为内在地牵扯到资本的本质:一旦资本来到世间,它的最本己的规定和决定性的存在方式就是增殖过程;而唯独能够对作为对象的存在者进行控制和统治,植根于资本之本性的那种增殖过程才是现实地可能的、稳定的和内在巩固的。”(23)如此说来,这种绝对主体性是受资本逻辑支配和规定的,它只不过是极端的客体性。
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4)个性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物质生产的历史是个性解放的前提。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中,主体性受制于资本逻辑而得不到张扬。试图单纯从主体性观念发展到主体间性观念来达到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基于历史方位缺失而导致的一种教育幻想。
3.将现代日常生活视为一个自明性的领域
今天生活世界理论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现代教育的研究主题,它日益使历史方位意识晦暗不明,这主要源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影响。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始终与现代性危机话题(“欧洲科学的危机”、“欧洲人的危机”、“欧洲文明的危机”)联系在一起。“生活世界”在西方现代性批判中引发了巨大反响。这一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学术界。教育研究热衷于从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上把握现代日常生活,将其视为一个自明性的领域。例如,有学者指出:“‘生活世界’的思想在胡塞尔那里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如‘直观的周围世界’、‘自然的’或‘素朴的经验世界’、‘原初的世界’、‘原有的领域’等,但其最终都指向一个原初的自明性领域。”“‘生活世界’的发现提醒人们,只有回到教育的原初性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25)这使借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教育理论完全疏漏于资本批判,使教育理论在核心部位(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
现代生活世界并非无需深究,不言自明的。要全面深入地领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日常事物,就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在《资本论》之后,将日常生活视为直观的生活世界实属浅薄之论(海德格尔就曾指出胡塞尔尚未达到与马克思交谈的水平)。在教育中,愈是主张回归“直观”的生活世界,就愈是遮蔽现代生活,教育就愈是无法理解现代生活的历史位置。
4.将历史终结于现代
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词汇,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充分的解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资本的总体化推进与全球扩张带来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全球推进与扩张,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推行普适价值的旗帜,向全世界推广其政治模式与文化价值观,目的是确立自己的全球化优势,将全世界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满足其资本扩张的欲望。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性的交往”为自由人联合体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与之相反,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认为全球化等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最终胜利,将资本视为永恒原则,以非历史的观点看待现代社会。日裔美国人福山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他将历史终结于现代,他认为随着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大写的H历史(History)完结了,西方的自由民主是意识形态发展的顶点。这一理论是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的典型代表。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基本思路是:全球化=一体化=西方化=美国化。……认为世界未来的模式就是西方模式,未来的生活方式就是认同和接受西方生活方式,人类进化的道路就是西化的道路,人类的文化就是西方文化。”(26)
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价值冲突、文化摩擦,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推行普世价值的旗帜,通过思想渗透,淡化与攻击马克思主义。一些教育者受此影响,看不到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隐蔽性、伪装性和尖锐性,不对普适价值旗帜下的价值观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甚至把西方价值当成普世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固然,我们不反对普世价值本身,但对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帜的价值观扩张需要有足够的警惕。教育要掌握马克思“世界历史”分析的方法论,不迷信历史的终结,既要看到全球化有利于资本力量的加强,又要看到这种加强在为扬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奠定物质基础,这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三、确立当代教育历史方位意识的实践筹划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高瞻远瞩,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之后,日益显现出它的内在价值。今天,只有在这面巨镜中才能照射出教育的历史位置和未来走向。教育历史方位意识的确立过程,就是教育向未来开展历史——实践的筹划过程,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资本现代性叙述的历史高度进行历史定位与时代规划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不仅是认识现代社会的工具,而且通过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直接参与了中国现代性建构,成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通过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历史视野进行历史定位和时代规划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站在这一历史视野的高度来判定我国教育的历史方位,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仍然处于资本统治时代,我国教育处于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处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之中、处于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发展资本、利用资本、最终消灭资本)建设的历史过程之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教育历史方位意识成熟的标志。
当代教育要根据所处历史方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时代规划:首先,对前现代性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传统,使教育保持民族性和体现现代性;其次,吸取西方现代性的积极成果,完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再次,扬弃现代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本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来发展教育;最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最终超越现代性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筹划,新时期的教育延续着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主题,使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的历史视野与中国当代教育实现良性互动,以前者来建构后者。
2.将资本批判引入生活世界研究
马克思资本批判开辟了研究日常生活的新道路,创立了一门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与胡塞尔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理解有着根本区别:其一,在历史观上,胡塞尔说:“我们知道我们永远处在生活世界中”。(27)他无视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差异,默认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永恒性。马克思把日常生活放到人类社会的宏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日常生活存在着戴着神秘的纱幕和揭开纱幕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二,在实践观上,胡塞尔说:“每一实践的世界,每一种科学,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28)在他看来,生活世界不是实践的对象。他将实践彻底“悬置”起来。马克思主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主张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生活世界,以实践的观点(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破解生活世界之谜。马克思宣告了其哲学旨趣是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其三,在方法论上,胡塞尔主张以本质直观的方法认识事物,直观方法是其方法论核心。与之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社会现象既不能用“显微镜”又不能用“化学试剂”,而必须用“抽象力”。只有马克思资本批判才能使我们把握现代日常生活的本质。
当今一些教育理论迷失于胡塞尔的非历史、非实践的现象学理论,它们一旦进入“生活世界”就表现出“惊人的贫乏”,对“日常生活中身体欲望的商业铺张和思想话语的生产本身也被牢牢置于资本循环这一历史的‘座架’上”(29)这一现象浑然不觉。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资本批判眼光来观察日常生活。鉴于现象学在教育理论中的广泛影响,历史方位意识时常隐遁于顽强的现象学浓雾中,将资本批判引入生活世界研究,并使其持之不堕,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通过总体性视域洞察现代性历史使命
马克思的资本的现代性叙述涉及当代人类生存状态与生存命运,他在资本批判中敞开了总体性视域。这种视域即历史发展的三种形态(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达到了对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理解。它直接关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现代日常生活从属于人类存在的总体性状况),是教育在对人的历史性存在的反思中所不能离开的视域。
通过总体性视域洞察现代性历史使命,是教育具有历史方位意识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社会在总体上处于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阶段。苦于资本的不发展,今天利用资本、发展资本,是我们的正确选择。然而,发展资本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资本现代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教育不能对资本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的极端态度,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对资本进行辩证理性审视。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的积极作用。资本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把人、财、物整合进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中,它是现代社会有效发展经济的方式,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利用资本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资本的消极作用,意识到资本的限度。资本来到世间,它的每一个毛孔都沾满了鲜血。现代性的种种困境(环境、生态、资源、人类生存等等问题)都与资本逻辑有着内在关联。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意识,意识到资本是历史的存在物,“资本既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绝对形式,也不是与生产力发展绝对一致的财富形式”。(30)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用社会主义制约资本逻辑,最终从实践上颠覆资本霸权,使学生意识到现代性历史使命。
4.建构与培植自为主体性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不仅是关于资本的理论,而且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它揭示了资本发展的逻辑及其趋势,主张通过积极的共产主义实践扬弃资本。为此,在资本异化为占支配地位的“主体”时代,从社会历史存在根基上揭示人的存在异化,培植一种自为的主体性,就成为推进人类解放进程的重要手段。自为主体性是在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图像中历史意识的自觉开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列宁的灌输论提出要使无产阶级通过科学理论的灌输成为自为阶级。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自为的主体性是一个不断建构过程。这个不断建构过程同时又是根据时代发展对历史方位不断判定、历史方位意识不断成熟的过程。在一些教育理论发出摒弃主体性、发展主体间性的时髦呼声中,建构与培植自为主体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重要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为的主体性。这是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中的内容,是今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与前途。具有自为主体性的人,才能持有自觉的历史方位意识。这种人越多,社会主义新现代性事业就越壮大。
5.创立具有中国风格、气魄和特色的当代教育理论
鉴于马克思资本现代性叙述通过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直接参与了中国现代性建构,内在于现代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具有原创性,就必须自觉地认识到这种契合关系,将资本现代性叙述融入教育研究,从而形成历史方位意识以引导教育研究。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的教育学原理都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但是,并没有透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成长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资本的现代性叙述中出场的,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有着内在逻辑联系。列宁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3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现实的描述”是揭示资本逻辑,资本批判是马克思哲学主题。离开了资本批判,马克思哲学就难以展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性质,更难以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
创立具有中国风格、气魄和特色的当代教育理论,任重而道远。从方法论上说,研究者必须具有跨学科意识,除了掌握教育学科理论外,至少要掌握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意识到经济学概念(商品、货币、资本、地租、利润等)具有哲学意蕴。从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中揭示现实的社会关系,在资本现代性叙述历史视野中准确判定历史方位。原创性内在地根植于历史方位意识中,唯历史方位意识凸显出来,在马克思的“历史视野”与“时代状况”的撞击中捕捉“中国问题”,理论研究才可能有原创性。唯原创性理论出现,准确捕捉了时代问题,揭示了问题产生的世俗基础,向教育实践提供了前导性理念,历史方位意识才会根深叶茂。
注释:
①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②(3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③⑩(13)(14)(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88、276、143、74-75页。
④⑤⑧⑨(15)(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111、61、96-97、94、9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8页。
(17)(19)甘剑梅:《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4期。
(18)戴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论演进的话语谱系论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0年第3期。
(20)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教育研究》2009年9期。
(21)詹姆逊:《全球化与政治策略》,载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编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22)(29)罗骞:《现代主体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23)吴晓明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问题》,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25)朱光明:《透视教育现象学》,《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26)陈学明、俞可平等:《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当代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7)(28)《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84、108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9页。
标签:现代性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主体性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抽象劳动论文; 时代资本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