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对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的思考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对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的思考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一个论文,有机体论文,图书馆学论文,新老论文,定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外图书馆界的同行们大概对印度图书馆学家S.R.阮冈纳赞那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1〕都耳熟能详了。去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杂志又连续发表了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景海燕先生的两篇介绍、研究美国学者米切尔·戈曼提出的“图书馆学新五定律”的文章。〔2〕〔3〕特别是第二篇文章,专就两个“五定律”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见解。认真研读景海燕先生的两文,不免引发起我们的些许思考。现不揣浅陋,整理成文字,就教于大家。

1 永远的准则与有机的生长

1.1 阮氏五定律——永远的准则

1.1.1 本世纪30 年代由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之所以自问世便得到了愈益广泛的认同,被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就在于它不但从根本上把握了工业文明时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业务的实质,而且天才般地把握了图书馆做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发展工具的生命体特征。因而,它不但现在是将来也仍会是我们这个职业一些重要的准则。

1.1.2 工业文明时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业务的实质是什么? 这就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使用为主导来全面调整书—人关系。阮氏五定律中不论是“书是为着使用的”,还是“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都紧紧围绕着读者中心、使用主导来阐释规范书—人关系,只是每一定律的着眼点不同罢了。这样,阮氏五定律中的前四条即不但从根本上厘清了近代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在社会功用上的分野,而且也充分预见到了近现代图书馆先后相承、逐步升级的社会教育职能与情报信息传递开发职能。

1.1.3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农业文明时代总是重视过去,工业文明时代总是重视现在,信息文明时代总是重视未来。如果我们单纯从阮氏五定律的前四条的字面意义上看问题,确实有着工业文明时代的人更注重现在(现实)的通病。阮冈纳赞做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图书馆学家,当然不会不注意到这一点。于是,他在颇具实用主义色彩的前四条定律之后,提出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第五定律,这就不但使过去、现在、未来统一了起来,而且似乎也可用以反推前四条定律,即以读者为中心、以使用为主导的书—人关系的每一层面都是一个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1.2 戈曼五定律——有机的生长

1.2.1 景海燕先生在《图书馆新老五定律之比较》一文中, 对阮氏五定律、戈曼五定律的相似之处进行了比较,对戈曼五定律的创新之处做了分析探讨,总的观点笔者基本是赞同的,但笔者认为,文章中关于两个五定律的相似之处的比较,似乎多少有些拘泥于形式上、直观上的东西了,认识还有待升华。

戈曼自称,他的这个“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提出,是站在了我们职业的这位巨人(注:当指阮冈纳赞)肩上,以当今图书馆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背景,对阮氏图书馆学五定律所蕴涵真理的重新解释”。所憾,景海燕先生只是把这一段话用来说明“老五律并不老”了(这当与该文的命题所限有关)。应该说,戈曼的这段话是让人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的,大概爱因斯坦谈他的相对论与牛顿定律的继承发展关系时就说过类似的话,但相对论在现代科学上的意义怕远不是牛顿定律可以比拟的。笔者在这里不敢妄言,戈曼新五律与阮氏老五律的关系类似相对论与牛顿定律的关系,但至少戈曼所谓“对阮氏图书馆学五定律所蕴涵真理的重新解释”云云,是并不言过其实的。

1.2.2 阮氏五定律“所蕴涵真理”是什么?笔者认为, 主要是两条,一是以读者为中心、以使用为主导的书—人关系,一是“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戈曼五定律之于第一条,可谓创新大于继承、因袭,思辩色彩更重,理性更强,立意更高,指导性更大;之于第二条,不啻就是在“当今图书馆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背景”下的鲜动注解。

1.2.3 可不可以说, 戈曼五定律的真正精髓就是“有机生长”四个字?由于目前该定律才初被介绍到我国,图书馆界的同行们还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去消化它,理解它,应用它,在此笔者只是提出这么个想法和说法。

《辞海》释“有机体”为:“自然界有生命的生物体的总称。包括人和一切动植物。……(有机体)通过新陈代谢的运动形式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现象……有机体和环境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或许,拿这段文字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阮氏五定律“所蕴涵真理”与理解戈曼五定律对我们这个职业所应遵循的根本精神、行为准则的“重新解释”是十分有益的。

笔者认为,“当今图书馆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无疑是多元化的,但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比中外图书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注重与社会大系统(即图书馆的“环境”)的互动匹配关系。戈曼先生正是深刻地洞察并把握了这一基本特征,所以他才能在工业文明时代“以读者为中心、以使用为主导的书—人关系”的图书馆范式的基础上,依据“服务人类文化”、“各种知识传播方式”、“图书馆适用技术”、“知识传播机构”、“知识的自由存取”、“历史观与延续性”等信息时代图书馆所必然面临的基本问题(范畴),去重新审视、设计当代和未来我们这个职业的理论与实践范式(所谓“图书馆学定律”)。

2 我们这个职业的有机生长点

笔者认为,戈曼五定律所赖以建构的若干基本范畴,其实也正是当代与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必然的有机生长点。

2.1 知识存贮与知识传播

2.1.1 人类文明早期, 图书馆产生与存在的前提是知识载体的集中整理与保存的社会需求。虽然那时的图书馆也有一定范围的“流通”(使用、服务),但重心却是存贮,即讲究如何“藏”。

工业文明时代,文献的利用成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阮冈纳赞提出了以文献的使用为主导、以读者为中心全面调整书—人关系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主要是前四个定律)。应该说,在注重“现实”、讲究实用的工业文明时代,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在今天它也仍然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2.1.2 其实, 从现代的知识传播理论来看待古代图书馆与近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嬗变,不论是文献的收藏,还是文献的使用,都属于知识的基本传播方式。前者侧重于文献(知识载体)在历史(时间)方向上的传递,后者侧重于文献在空间(如社会成员间)的传递。〔4〕

2.1.3 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空间方向传播与时间方向的传播, 不但实质内涵都在发生同步式的深刻变化,而且二者之间(即藏与用)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而如何妥善地、明智地解决好、协调好这一对矛盾,也日益成为我们这个职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有机生长点。

正是出于对知识传播诸范畴间内在关系的深刻把握,戈曼在他提出的“新五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无论如何变革,都应是肩负历史赋予了伟大使命的知识传播机构。”

将图书馆的基本社会功能明确为“知识传播”,将图书馆定位为“知识传播机构”,这是戈曼五定律对阮氏五定律的重大发展与创新,也是对古今中外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承上启下的概括。

这是否也同时意味着,戈曼是主张把知识传播理论做为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的元理论呢?回答似乎应该是肯定的。

2.1.4 正是基于对“知识传播机构”伟大社会使命的高度责任感,戈曼明确提出了“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的第四定律。戈曼先生在具体阐述这一定律时,还说了许多对当代中国图书馆界的同行们尤有震聋发聩意味的话。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另文中再做议论。

2.2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与文化使命

2.2.1 图书馆事业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又同时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也被不断赋予着更加丰富而多样的社会职能。纵观当今人们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认识,大概这样几个基本的社会职能是公认的:(1)传递知识与信息;(2)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3)社会文献流整序;(4)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5〕

阮氏对其五定律的具体阐述时曾提出了图书馆是全球性教育工具的思想,〔6〕足见他是极其推崇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的。 也可以说,这是阮氏五定律以使用为主导、以读者为中心调整书—人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若单就阮氏五定律(这里主要指前四个定律)对图书馆基本社会职能的统摄、概括力而言,显然还是有一定缺陷的。

戈曼五定律的第一定律是:Library Serve Humanity。〔7 〕综合戈曼五定律的基本思想,笔者将它翻译为:“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注:景海燕先生翻译为“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笔者认为,这一定律足以概括迄今为止图书馆已经被赋予的众多社会职能和未来信息时代图书馆可能肩负的更多的社会职能。

2.2.2 在哲学家看来,人类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动物,所以,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状态与程度,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在文化学家那里,文化又是一个十分庞杂的多维立体结构。由此推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必然是一个多维立体结构。

如果说,阮氏第一定律“书是为了使用的”,将图书馆的某些基本的社会职能寓于前提条件与目的性之中,戈曼的第一定律则将图书馆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与目的性——服务于人类文化——直接昭示为我们这个职业的最高准则。

2.2.3 事实上, 图书馆社会职能从来就是我们这个职业理论与实践上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生长点。进入信息时代,这一特征更加突出,在这一大背景下,戈曼提出以“服务于人类文化”替代“书是为着使用的”,力图跳出“书—人”关系这一对图书馆主体观念较浓的范畴,着眼于图书馆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作用去规范我们这个职业的最高准则,这个立意和尝试是值得肯定与推崇的。

2.2.4 在戈曼看来,“为个人、 团体及整个社会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最重要的原则。这里所谓的‘服务’,不仅指对个人的帮助行为,更指对全人类更高思想实现的促进活动”。如何“帮助”、如何“促进”呢?当然是通过图书馆多种类型、多种方式的知识传播活动。

显然,戈曼的第一定律和“图书馆是知识传播机构”的思想,并非空洞的说教与玄思。正如戈曼本人所精辟指出的那样,“否则,图书馆将成为纯粹瞬间的事物,时而有用,时而无用,但永远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中心”。

以此回观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从高潮到低谷,从追赶潮流到无所适从、无所做为的沉痛经历,笔者尤感戈曼五定律的远见卓识。你看,当着社会倡导科教兴国时,我们大肆宣传图书馆是科研先行兵、社会大学;当着兴起文化反思热,我们便大做“基本文化设施”的文章;当着“情报”发热、“信息”升温,我们便纷纷改馆名、系名、“学”名;现在,又该讲“知识经济”了,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再去给自己“抢”一顶什么样的帽子戴上?

其实,图书馆已有的和将要有的一切社会职能、服务目标,都是图书馆特定的“知识传播”基本职能的衍生,题中应有之义,都属于图书馆以知识传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范畴。而我们却在这里以有穷的概念变化去适应(毋宁说追逐)无穷的社会需求,焉能穷之。这正应了中国道家学派的那句古训:“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2.3 知识传播方式与适用科技

2.3.1 戈曼五定律的第二定律是:“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 第三定律是“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今中外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发展中专业知识、技能、服务能力有机生长点密集的两个领域:知识传播方式与图书馆适用科技。虽然在定律的表述上,戈曼将二者做了相互独立的划分,但明眼人会发现,戈曼对这两个定律的阐述中,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二者紧紧联系到一起。事实上,二者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有机生长点,不论是理论范畴还是实践领域。

2.3.2 在经历了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漫长历程后, 当今的图书馆面临着多种知识、信息传播媒体的强烈冲击。特别是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还曾引发了为时并不算短的一段诸如“图书馆消亡”、“三无社会”一类的臆想与迷惑。面对这种形势,戈曼告诫图书馆人要“重视各种知识传播方式”;“承认未来的图书馆将使用各种知识和信息载体”。同时,他又特别强调要“根据传播技术革新的历史沿革来考察每一种传播方式的现实性”。笔者认为,这是图书馆人应该持的一种积极而不是偏激的立场。

2.3.3 在知识传播理论体系中, “知识传播方式”应该是一个大概念,上位概念,“知识传播媒体(媒介)”应该是一个小概念,下位概念。但二者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起来。不过,就这一领域新概念、新技术、新的服务方式的生长而言,这似乎并不成为障碍。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某些在过去看来很复杂的业务问题变得容易起来了。

2.3.4 考察古往今来的图书馆发展历史,正如戈曼所说的, 本就是“一个将新技术与新方法成功地结合到现有活动和服务中的过程”。换句话说,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图书馆进步的革命力量。只是现在的情形变得更加明晰起来了。

在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应用的态度上,戈曼既不赞成“技术统治”,也不主张保守,而是主张“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怎样才算“明智”呢?戈曼认为,一是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应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对成本—效益、成本—收益进行权衡”。一句话,要讲究实用与适用。笔者以为这是颇有见地的,对于当今我国的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尤有参考借鉴意义。

2.4 历史观与持续性

如果认真比较一下迄今所有知识传播机构的历史,人们就会发现,图书馆是最有资格讲“历史”、最有持续性的。然而,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机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图书馆似乎正在迷失掉“自我”。因此,当我们读到戈曼先生的这段话时,我们是不是会油然而生恍若隔世之感呢:“明天的图书馆,必定是不仅继承了过去的图书馆的优良传统,而且保持了图书馆历史观念和人类知识传播观念的图书馆。”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传播知识,服务于人类文化进步,这是人类历史赋予图书馆的伟大使命。“只要有历史观念,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持久价值及其延续性,图书馆就永远不会被破坏,不会消失”。戈曼五定律中的第五定律“尊重过去,开拓未来”,正是针对当今社会图书馆观念上某些摈弃优良传统、轻视历史、追逐现实功利的现象的有感而论,当然也更是对阮氏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通贯过去、现在、未来的诠释。

3 结束语:重要的是特色,重要的是选择

毫无疑问,当今的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遇越大,挑战性越强。而“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大趋势而言,应该说图书馆是准备得最充分的社会机构之一。只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握住这一点。

戈曼先生告诫着我们,“必须公正地、清醒地、理智地将过去与未来相融合。只有如此,才能在变革的挑战面前,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又争取更美好的前景与未来。”

什么是图书馆的特色?这无疑还是一个有待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在本文论题的范围内,将阮氏五定律和戈曼五定律的精髓有机融合起来就是图书馆的特色。

没有特色便难以生存与发展,而特色就意味着必须有所选择,此既所谓“有机生长”。

收稿日期:1999.7.9

标签:;  ;  

图书馆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对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的思考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