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论文_吴秋梅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福建省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死亡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为自行或家属送入我院急诊室,观察组患者为我院急诊科出诊接回的患者,后对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缓解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我科治疗护理后,观察组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存活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的现象[1]。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该病的主要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电图检查发生一系列变化[2]。在美国,每年约有 900 万人发生心肌梗死。据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死于 AMI 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 100 万[3]因此,对于患者的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十分重要,特别是院前急救与护理。现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腹部不适等症状,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为自行或家属送入我院急诊室;观察组患者为我院急诊科出诊接回并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5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3岁,梗死部位:前壁52例,后壁28例,下侧壁15例,前壁并侧壁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自行或由家属送至急诊室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进行常规急救与护理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入院前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护士在收到出诊通知时,一边打电话与患者或家属取得联系,问清情况,安慰患者,以缓解恐惧和焦虑,嘱咐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全,一边配备好相关急救仪器和药品后快速出诊。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4-6升/分的氧气吸入,行床边心电图,确诊为心肌梗死后,给予心电监护,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及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等情况。疼痛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用药,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口服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铝碳酸镁1000mg、氯吡格雷3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雷贝20mg) 咀嚼吞服。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可辅助40000IU 肝素,推注处理。必要时给予吗啡2-5mg静脉注射。现场急救护理后,立即转运,平稳上急救车,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持续心电监护,高流量给氧。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面色变化等情况,避免药物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产生抑制。及时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帮助处理。转运过程中要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送至急诊室后,给予持续的护理治疗和相关各项检查,结合症状病情行常规护理和急救治疗。 在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建立患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缓解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 采用 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χ2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结果分析,对照组存活率90%,5例死亡患者中2例患者死于心脏骤停,1 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抢救无效;其中并发症有20 例,并发症发生率40%,心脏骤停3例,心力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律失常 13 例。观察组存活率98%,1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其中并发症有4 例,并发症发生率8%,心力衰竭1 例,心脏骤停1例,心律失常 2 例。观察组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入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x±s)

3讨论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事发现场处理时,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4],特别是出诊行院前急救和护理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要给予持续有效治疗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院前抢救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夏云芹.1例急性心梗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急救护理[J].当代护理(专科版),2013.9(3):91-92.

[2]周 丽,张青娟,董丽格.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8):231-232.

[3] 崔利军 , 马向红 , 段雯婷 ,等 . SYNTAX 积分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2015,21(1):43-47.

[4] 闫桂花, 王钦, 孔巧红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的抢救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12-114.

论文作者:吴秋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论文_吴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