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一)_心理健康论文

今天的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一)_心理健康论文

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生关系论文,新时期论文,大调查论文,小学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于专职教师的出现,从而导致了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作用,是任何人,包括社会、父母都不能替代的。而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的关键所在。

本次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涉及师生心理、行为、行动、情感以及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休闲等师生关系的方方面面。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有效,在有关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制作了学生卷、教师卷、家长卷三个样本,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将问卷选取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即上海市、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三个地区抽样调查,在同一地区又选取城市、城郊结合部、农村等不同地域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6000份,其中学生问卷3000份,回收率76.5%;家长问卷1500份,回收率70.9%;教师问卷1500份,回收率77.2%。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出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爱生,学生尊师、好学,家长重教重学的特点。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就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学生期望值的增大,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性问题是教师高压,学生厌烦,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的趋势。请看来自第一线的调查报告——

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受怎样教师现在从教的心情好吗

从学生调查问卷看,在回答“你觉得学校里的生活很有劲、比较有劲、说不清、不大有劲、很没劲”中,56.8%的学生认为很有劲或比较有劲;38%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或不大有劲;认为很没劲的仅占5%。 在回答“你觉得下课和平时与老师在一起”的感受时,认为很开心和比较开心的占47%,无所谓开心不开心的占40%,不大开心和很不开心的占12%,对“大多数老师上课的感觉”,学生认为很愉快和比较愉快的占66.8%,说不清的占23.2%,不太愉快和很不愉快的占10%。

而从教师问卷看,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做教师目前心情”时, 10.4%的教师认为心情很舒畅,38.5%的教师认为比较舒畅,32.7%的教师认为还算舒畅,14%的教师认为不太舒畅,4.4 %的教师认为很不舒畅。在回答“你觉得与同学在一起的感觉”时,教师认为很愉快和有愉快感觉的占71%,无所谓感觉的占8.3%,有令人讨厌的感觉的占0.4%,愉快还是讨厌视不同学生而定的占20.3%。从问卷调查看,绝大部分师生对学校学习、生活、工作的感觉和心态是比较好的。

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教师对自我形象的感觉如何

关于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程度,在回答对班主任老师的印象时,学生认为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很好和比较好的占73.6%,一般的占18.7%,不大好和很不好的占7.8%。 回答你对你的班主任老师很喜爱和比较喜欢的占63%,说不清的占23.8%,不大喜欢和很讨厌的占13.2%。关于对全体任课老师的满意程度,从回收问卷看,对全体老师很满意的占20.1%;大部分满意、个别不太满意的占65.4%;少数满意, 多数不满意的占7.2%;很难说满意不满意的占6.7%;都不满意的占0.6%。 家长对老师的满意程度,从回收问卷分析,88.5%的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7.9%的表示说不清,3.6%的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从教师卷看,在回答“您觉得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时,88.4%的教师认为很好和比较好,11.3%的认为一般,0.3%的认为不怎么好。在回答“您觉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问题时,教师认为所有学生都很信任自己的占1.3%,认为大部分学生信任自己的占76.2%, 认为部分学生信任自己的占5.2%,认为少数学生信任自己的占0.4%,认为说不清楚的占2.9%。在回答“您觉得自己的性格、情趣、 爱好等在教师岗位上”很适合和比较适合的占68.6%,基本适合的占23.8%,不太适合和很不适合的占7.7%。从调查问卷分析, 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满意程度与老师的自我感觉基本相当。

学生有心里话给谁说教师能和学生成朋友吗

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里话时最想找谁说”时,回答最想找班主任老师或最想找某个老师的仅占4.8%; 最想找父亲(或母亲)说的占12.2%;最想找要好的同学或朋友说的占67%;找不到要说的人的占15.9%。

在家长卷中,回答“您孩子有心里话喜欢跟谁说”时,41.5%的家长认为孩子跟同学朋友说,2%的家长认为孩子跟老师说,36.5 %的家长认为孩子跟父母说,20%的家长认为孩子跟谁也不说。在回答“您的孩子最愿听也最相信的是谁的话”时,家长认为孩子听老师话的占50.4%,听朋友话的占9.2%,听父母话的占32.9%, 电视或报刊上的占5.9%,明星的占1.6%。

在教师卷中,回答“在与学生交知心朋友问题”时,61.3%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20.9%的教师表示只能与一部分学生交朋友,5.3%的教师表示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朋友,8.6%的教师表示不存在与学生交朋友问题,4%的教师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教师、 家长的自我感觉和良好愿望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表明:61.3%的教师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而仅有4.8 %的学生有了心里话最想找老师说,这样老师和学生能成为朋友吗?这个问题值得教师、家长、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深思和研究。

学生有困难首先想到找谁12.3%的学生想到找教师

从学生问卷看,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找谁?”时,12.3%的学生回答找班主任或找某个老师,2.8%的学生回答找父母,52.5%的学生回答找同学, 7.2%的学生回答找其他人。在回答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程度时, 认为班主任对自己很关心或比较关心的占57%,一般的占34%,不太关心的占7.1%,很不关心的占2.2%。认为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对全班同学都很喜爱的占17.9%,喜爱大部分同学的占37.9%,只喜爱少数同学的占25.2%,都不太喜爱的占1.4%,说不清的占17.6%。

教师工作是职业专业还是事业把工作当作专业的仅占3.1%

在教师卷中,就“您认为在中小学做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事业”的问题,从问卷看,表示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来干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干的占3.1%, 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干的占46.8%。从上海、湖南、宁夏三个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发达地区教师的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教师的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教师均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见图表一)。从不同教龄阶段教师对这一问题认知情况分析,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和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教师的事业感强,教龄在6到20 年之间的中青年教师的职业感强,而青年教师的专业意识比老教师强烈(见表二)。

表一 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教师是职业、专业、事业的认同情况

职业专业事业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上海 14341.6% 113.2% 190

55.2%

湖南 18651.7% 123.3% 162

45.0%

宁夏 24355.7% 122.7% 181

41.5%

表二 不同教龄教师对教师是职业、专业、事业的认同情况

职业专业事业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5—5年以下

98

48.0% 104.9% 9647.1%

6—10年 93

50.0% 115.9% 8244.1%

11—20年221

57.3%

92.3% 15640.4%

20年以上160

44.1%

51.4% 19854.5%

教师最关心学生什么教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学生问卷“你认为老师平时对同学关心的好的方面是什么”时,给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学友爱、爱好特长、课余生活8个选项让依次选取4项。从回收有效问卷看:①首选项为思想品德时,其结果是学生认为老师关心思想品德的占60.9%,学习成绩的占32.1%,学习能力的占3.1%,身体健康的占1.4%,心理健康的占1.5%,同学友爱的占0.4%,爱好特长和课余生活的分别占0.3%。②将学习成绩作为首选项时,学生认为老师关心思想品德的占7.3%,学习成绩的占52.6%,学习能力的占23.4%,身体健康的占7.6%,心理健康的占5.4%,同学友爱的占1.9%,爱好特长和课余生活的占1.8%。③以学习能力为首选项时,学生认为老师关心思想品德的占7.6%,学习成绩的占2.8%,学习能力的占29.7%,身体健康的占22.3%,心理健康的占20.4%,同学友爱的占8.7%, 爱好特长和课余生活的占2.2%。④将心理健康作为首选项时, 学生认为老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仅为22%,同学友爱为21.4%。

教师问卷中,在回答您觉得学生现在读书、学习情况时,19.6%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很轻松或比较轻松,24.5%的认为不轻松也不吃力,44.4%的认为比较吃力,11.5%的认为很吃力。

家长为孩子选学校还是选教师眼下家长给教师送礼的多吗

家长问卷中,在回答“如果可能,您愿为孩子选择的学校是”的问题时,家长回答选择学校有名气,但班主任老师很一般的仅占6%; 选择学校很一般,但班主任老师特别负责的占82.4%;选择大多数老师教学很有水平,但对学生关心很一般的占11.7%。从上海、湖南、宁夏三个不同地区综合分析,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与择校相比,学生家长更愿意选择教师。由此可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

关于对学生家长给教师送礼的看法,在回答“节日或老师有红白喜事,您的态度”时,只有3.2%的家长表示设法给老师送礼,21.9 %的家长表示可打电话问候一下,54.5%的家长表示让孩子看着办,20.4%的家长表示不管。

学生对参加家教的感受家长教师对家教的态度

从学生问卷看,在回答“据你知道,同学们参加‘家教’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老师的课上得好的占3.4%; 认为老师的课上得还可以,同学在学习上还有困难的占50%;认为老师的课上得还可以,同学自己还想更上一层楼的占30.5%;认为与老师的上课无关,主要是想再多学一些的占16.1%。在回答“参加‘家教’的感受”时,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8%,比较有帮助的占61.3%,很少有帮助的占14.7%,没有什么帮助的占6%。在回答“据你知道参加‘家教’的同学”, 认为是父母强迫的占14.2%;是老师建议的占9.8%;父母要求, 自己也愿意的占61.4%,父母要求,自己提出的占14.5%。

家长在回答“父母出钱,让孩子参加家教或学校补课的态度”时,家长完全赞成的占41.3%,适度的话可以的占49%,说不清的占2.9 %,没办法的占3.8%,反对的占2.9%。在回答“您的孩子接受家教的情况”时,回答从来没有参加过家教的占39.4%,很少参加的占38%,经常参加的占22.6%。

教师在回答“您对教师业余时间进行有偿‘家教’的态度”时,54.8%的教师回答既理解也赞同,28.8%的教师回答可以理解但不赞同,2%的教师回答不可理解但可赞同,2.8%的教师回答坚决反对,11.6%的教师回答说不清。在回答“您觉得让学生去参加课余的有偿‘家教’、对学生”,教师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2.5%,认为有所帮助的占69.8%,认为无所帮助也无什么危害的占7.4%, 认为不但无帮助而且很有害的占4.3%,认为说不清的占6.1%。

教师教学工作作风民主吗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学生在回答“你或你的同学有了缺点或错误,你觉得班主任老师的态度”时,62.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态度比较宽容,但要求是严格的;8.5%的学生认为老师比较宽容,但要求不太严格;20 %的学生认为老师要求很严格,但是不宽容;8%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什么要求, 批评教育而已。在回答“你或你的同学在课堂上或平时,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老师不一样时,你觉得老师的态度如何”时。认为学生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很高兴的占75%,认为学生有看法老师不大高兴的占13.7%,认为老师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看法压下去的占11.3%。在回答“你们学校里是否有老师对同学体罚或变相体罚(如罚站、罚抄书、罚写字等)”,学生回答一个老师也没有的仅占18.3%,极少老师有的占40%,有些老师有的占33.2%,很多老师有的占8.4%。

教师在回答“课堂内外,在某些事情上,当学生与您的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教师认为很高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占64.2%;无所谓高兴不高兴,但是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占32.7%;不高兴,有限度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占2.2%;很不高兴, 不能容忍学生有不同看法的占0.3%。教师回答“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很多事情”与学生商量的占61%,很少与学生商量的占31.8%,不与学生商量自己做决定的占7.2%。对“有人认为适当体罚是必要的,您的看法”, 教师反对对学生的任何形式体罚的占34.7%,认为可以理解但不参与的占38.3%,认为体罚确有一定效果,不能盲目反对的占27%。

最后,在回答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老师、家长共同设制的“您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为什么?”、“怎样的师生关系你认为是比较满意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等问题时,根据答卷抽样分析,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2%,拒绝回答的占13%。 满意的理由是“因为自己学的轻松开心、效果也不错”,“因为老师不仅注意在课堂上认真教学,在课外注意同我们进行一定的交流,能理解我们的心理,对错误能正确引导,我们对老师尊敬,在节假日经常向老师慰问。”不满意的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而只关心学习成绩。”“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互不理解”,“因为老师只是对个别同学很关心,对有钱、有权的学生家长利用他们为自己办私事而格外优待,当个别同学犯错误时,有时会进行讽刺挖苦。”

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在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一视同仁。我们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师生间做到‘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在平时是朋友,在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使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同学,同学尊敬老师,老师与同学像朋友一样”。

从调查问卷分析,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大家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您认为现在的师生关系与您在做中小学生时感受到的师生关系相比,情况如何”的回答中,从老师问卷抽样分析,教师认为现在的师生关系“与以前相比,复杂得多,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即使有意见,也绝对服从,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想法很多。”“多了势利性,少了真诚性。”“很难沟通理解。”也有教师认为“比过去淡漠”。从家长问卷看,11.3%的家长认为没有多大进步,22.9%的家长认为差不多,8.3%的家长认为太讲物质利益,7.7%的家长认为差多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民族的命运,全新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这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不可忽视。

标签:;  ;  

今天的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一)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