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变电站工作票是准许工作人员在变电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是履行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的书面依据,也是明确安全职责,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的依据。工作票签发制度作为加强现场作业、设备维护的管理手段,发挥着重要的安全管理作用。在各作业和设备维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分析辨识危险点并制定安全措施,形成工作票规范管理方法,对进一步提高现场作业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保障人员、设备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维;现场作业;安全防护;监控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变电站运维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水平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变电站近电报警技术及超声波多目标精确定位技术,为作业人员提供现场多重安全防护管控措施,将有效降低人员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1 安全防护及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于设备防护工作不重视
在现代化的企业设备防护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维护主体,有明确的维护主体才能更好地进行设备防护工作。现在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维护的意义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在平时的防护工作中不重视设备的及时维修。另外部分员工对于新式技术设备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导致其在进行运维工作中效率较低。
事实上提高设备防护意识不仅能帮助我们节省高昂的设备费用,还能够保障正常的对客户进行供电服务。因为很多企业都没有频繁防护设备的意识,或者是有时候设备出现了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但是没有立刻就进行修理,久而久之设备可能会从一点小毛病经过超负荷运行变成了严重的大问题。
1.2 设备监控不及时
在运维的过程中,设备监控一定要及时,因为如果设备出了问题就会引发此后一系列的问题,有些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秩序。设备的检修一般来说有固定的次数,必须要按照规定勤加检修。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维修规定,不知道某些特定的设备在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就可能会遗漏这些需要重点监控的位置。此外有些员工因为不重视设备检查这个工作,间隔很久才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设备可能会带着故障运行,这样就会让设备超负荷运转,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正常来说,设备的检修工作需要每天都进行,甚至一天之中可能要进行两三次检修,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1.3 安全防护工作体系不完善
电力运维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现在还不是很科学严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操作环节过多且过程复杂,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得电力运维安全防护工作效率不高。此外就我们国家的安全防护工作而言,现在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的地方,现在我们国家还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安全防护体系。这样在进行安全防护工作的时候,就可能会失去工作的理论依据。电力运维的安全防护在电力企业管理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现实电力运维防护工作制定相应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根据设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还能够提升我们工作的准确性。此外我们可以在单位中设立一个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且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目标,要做到责任到人,每个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现实工作中很多情况下因为大家的责任区域不明确,任务分工不清晰,出了事故以后找不到专人承担责任,反而会影响企业的效益。
2 变电运维现场作业中的工作票安全措施制定
2.1 造成安全措施制定不恰当的原因
(1)人员的差异性。由于员工对安全规程理解的差异和经验技能掌握的差异,导致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准确性因人而异,风险辨识能力参差不齐,安全措施置差别很大。(2)制度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提高现场制度执行的正确性,取决于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对安全措施进一步细化和明确。(3)危险点辨识不充分。危险点及危险因素辨识不充分,导致安全措施准备不足。(4)设备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作业内容或不同设备的工作票,要求的安全措施不同。
2.2 现场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安全措施规范化
现场作业的工作班成员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现场作业人员有新员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类别,因此,应在现场作业前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差异性安全教育。在变电站作业前开展安全理念教育、《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学习、电力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以及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的宣贯;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要熟悉掌握电力作业现场工作规章制度,以降低人员差异性导致的工作票安全措施的差别。
2.3 结合作业现场实际,完成安全措施的规范化
现场作业前首先要对开展本次作业的人员进行核定,明确作业人员的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并核实其工作资格;现场作业前履行现场勘察制度,现场工作分工合理,严格履行监护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曾经发生如下事故:某供电公司保护班前往一座220kV变电站,进行220kV1号主变保护校验。由于作业的工作人员只有2人,需要一人在保护装置上加电流做试验,另一人到现场主变端子箱里进行端子的短接。结果去现场的工作人员,错跑到另一台运行的主变端子箱里短接了重瓦斯保护的接点,造成了运行主变的被迫停电。所以,工作票签发人不仅需要明确现场作业的具体内容,更应该根据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数量适当的工作人员,并做好现场监护,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事故。
2.4 现场作业的危险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现场作业需执行工作票签发手续,在作业前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进行全面危险点交底,并针对不同作业性质、不同危险点进行分别交底,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控制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某供电公司2名工作人员来到作业现场,一人打开高压计量柜门,另一人站在柜前俯身察看柜内设备。因该设备处于空旷地带,风力较大,大风将柜门向柜体方向吹动,触碰到察看人员,致其身体倒向柜内设备,造成高压计量柜最外侧A相母线对其头部放电,致其死亡。该起事故就是因为这2名工作人员,在工作许可人未交代完电气设备接线情况,未履行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入场工作,不了解现场设备的带电情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造成了这起触电身亡的悲剧。其实类似的事故案例常常出现在各级安监部门下发的安全简报里,作为现场作业人员应该经常学习,找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避免事故悲剧的再次发生。变电运维现场作业中的工作票安全责任落实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就是平时说的“三种人”。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了此三种人的定义、安全责任、条件、工作程序和相互关系。工作票签发人的责任是对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进行核实确定。工作负责人的职责是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工作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作业人员都已知晓;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督促、监护作业人员遵守安规、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工作许可人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电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一定要加强电力运维的安全防护以及监控水平,为我们国家的电力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 丹.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措施研究[J].经营者,2016,30(18):63-64.
[2]杨子腾.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52.
论文作者:王盛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