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娱类社团普适性运营模式探究论文_王一婷,郑佳怡,苏津莹,郑名惠,秦圆悦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娱类社团普适性运营模式探究论文_王一婷,郑佳怡,苏津莹,郑名惠,秦圆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81

摘要:本项目立足于“大思政”格局,将企业生命周期论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剖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在开创起步期、稳定发展期、舒适成熟期、变革创新期的周期性成长特征及面临的关键性发展任务,系统构建了高校文娱类社团繁荣发展普适性运营模式:学习—创新—品牌—变革。

关键词:高校文娱类社团;社团运营;生命周期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间志趣相投而自发成立的群体,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行为自律、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力较强等特点,现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文化组织。在名目繁多的社团中,文娱类社团一直是学生参与度最高、最受推崇的社团类型。文娱类社团能在发挥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个人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在当前全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背景下,高校文娱类社团正发挥着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长社会经验和阅历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文娱类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内部管理不善

大部分文娱社团管理较为松散,一方面因为社团本身理念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组织,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生群体,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奖惩机制。学生参与活动随意,有热情,无恒心。另一方面,由于社团骨干成员没有相关管理经验,导致社团在选人用人方面出现问题,招新时不加遴选,为维系社团埋下隐患。

在社长座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社团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自我麻痹,不承认社团已处于衰退阶段,也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抱残守缺,拒绝更新管理方法。

(二)陈陈相因,缺乏创新

部分传统社团不能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需要和学校师生需求,对大众诉求关注度不够,不能根据时事热点和社会环境变化调整活动内容,只会模仿以前开展过的活动,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只局限于与生活、爱好相关的东西,涉及面狭窄,活动形式单一,没有突破,社团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仅在纳新时开展一两次活动,畏手畏脚,不敢改革,社团创新存在障碍。

(三)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在社团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维持社团发展,设置了大量娱乐性的活动,如文艺晚会、知识竞赛、游戏互动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虽然吸引眼球,提升热度,但总体上缺乏内涵,缺少思想性,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活跃度,但是社团的实际运营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指导和辅助学生的美育学习,也难以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探究普适性运营模式的意义

(一)文娱类社团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是高校教育的责任和担当。而建立高校文娱类社团,组织文娱类社团活动,对于高校的文化教育来说,无疑会带来许多积极影响。它不仅能够帮助美育搭建教育平台,同时还能作为美学教育的特殊载体。

(二)延长社团寿命,增强核心凝聚力

文娱类社团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社团虎头蛇尾、弊病丛生,有些社团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因此,探索出能普遍应用于各类文娱社团的、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显得极为重要。选择了正确的运营模式,社团可以增强活跃度和核心凝聚力,有效延长寿命,实现社团组织质量提升和效能最优化。

三、高校文娱类社团普适性运营模式

本项目着眼于社团自治,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带入高校,变为社团生命周期。社团生命周期是社团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开创起步期、稳定发展期、舒适成熟期和变革创新期四个阶段。社团核心成员对自己社团所在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后,就能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策略,促进社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开创起步期(约3-4年)

文娱类社团从建立到早期发展,如何搭建良好的社团组织管理架构,维持稳定地社团秩序,是社团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一阶段的社团往往人员稀少,组织管理秩序较弱,缺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且能在校园内打响名声的活动。许多社团都是依凭几个核心成员的强烈爱好和意愿建立起来的,当这几名学生毕业后,社团就再难维持下去,变成“四年社团”,逐渐消亡。

在开创起步期,文娱类社团应将品牌化意识深植于发展战略中,将社团战略重心放在普通艺术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上,沿着学习、经验积累与再创新的发展步骤,在成立之初广泛学习其它高校类似社团的发展经验,加强与其它社团的沟通,取长补短。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全盘照搬。除此之外,社团核心成员还应推动普通社团活动向品牌活动、推动社团向品牌社团攀升,努力打造具有独特内涵与精神的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脉络。

(二)稳定发展期(约5-10年)

在度过了最艰难的三四年“创业期”后,社团开始步入正轨,有了固定的发展模式,各式活动进入循环期,逐渐有了自己的社团特色,获得学校认可。这时,社团成员一般已经完成一次换血,创业期的元老级成员纷纷毕业离校,社团面临的问题是,社员热情低迷,活动平庸、缺乏特色与创新,核心成员因为社团活动步入正轨而感到志得意满,不思进取,拒绝改革创新,不加遴选,一味吸纳社员,缺乏规范的管理。

在这一生命周期,最重要的任务有以下两个:

1.要建立完整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包括社团人力资源管理、社团制度规范以及社团财务管理等。各社团要针对骨干成员和普通社员的素质与结构比例,针对骨干成员,从工作方法、管理艺术及领导技巧等多方面对其进行重点培训。

2.社团活动探索与创新。社团应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活动实施品牌化战略,凭借品牌活动建立起社团的长期优势。在活动创新进入瓶颈期时,社团核心成员应向同校同级别社团学习经验,也向外校同类型社团借鉴活动思路,同指导老师针对社团发展进行探讨,营建出独特的社团文化。

(三)舒适成熟期(约5-10年)

舒适成熟期也是打造品牌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社团总人数趋于稳定,团队已经形成默契并分享共同的社团理念与机制,沟通紧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且规范。社团形成为社团成员及外人所接受的社团理念,且有明确的社团标志。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社团开始或制定完成跨校、跨地区的交流计划,并将计划分步骤地付诸行动。但这时候大部分社团建设欠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核心成员应该警惕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不是故步自封。

在成熟期,社团应该把重点转向品牌文化突破上来,在已经形成品牌艺术活动的前提下,社团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制约社团发展的关键领域,兼顾社团品牌活动的多样性创新,最终在多种社团品牌活动中优选出具有核心地位的关键品牌活动重点发展。

在此创新过程中,首先要构建社团品牌活动路线图和品牌活动创新战略规划,把品牌活动升级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放在某些关键指标的突破上。当社团在校内的影响力、知名度逐渐上升,校园内发展空间变狭窄的情况下,社团核心成员应制定跨校、跨地区的交流活动,立志将社团培育成国家级百强社团。

(四)变革创新期(低谷期)(约1-3年)

进入变革创新期后,社团遭遇发展瓶颈:首先,社团结构臃肿,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社团活动质量与数量双重下降。学生社团处于长期优势发展后,会导致社团陷入保守与僵化,造成社团活动水平下降,进而影响活动的组织开展。再次,社团倾向消极、谨慎,创新思维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打压,官僚文化开始浮现。最后,社团无法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可能会进入休眠甚至解体。

在社团进入变革创新期后,应迅速做出改变,重构社团组织架构,通过社团人力资源、社团制度规范、社团指导师资以及社团财务管理等学生社团组织架构的逐步完善与再建,在社团的动态变化中确定品牌活动突破重点。遵循新的社团组织架构对社团活动进行一系列的突破。社团可以通过探索性创新,整理总结一些关键的品牌活动发展建设的指标与经验。

综上所述,文娱类社团如果想持续性发展,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社团所在的生命周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这样才能保证社团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衍.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长效管理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吴国英.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之融合[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2).

[3]贾滕.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5).

[4]蒋赟.高职校园文化的品牌发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论文作者:王一婷,郑佳怡,苏津莹,郑名惠,秦圆悦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娱类社团普适性运营模式探究论文_王一婷,郑佳怡,苏津莹,郑名惠,秦圆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