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职业化带来的困惑_足球论文

足球职业化带来的困惑_足球论文

足球职业化带来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足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4年前开始的全国足球甲级A、B两组联赛,因为首次采用国际流行的主客场双循环赛制,被视为中国体育走向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先锋。

4年后,这种主客场制的联赛已经在男篮、男女排球等大球项目上推广开来。职业化的推行如同打开一扇久闭的大门,使商业化的潮水汹涌而来。中国竞技体育的一只脚已踏入市场经济,另一只脚却还在计划经济的边缘上踏步。

得了商业化的好处,忘了职业化的初衷

职业化一般说来是指运动员以体育为职业。商业化则通常是指把体育比赛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当做商品来经营。这两者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化和商业化从来就不能分离,而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中,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都刚刚起步,这就免不了在动转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地方。

最早尝到商业化甜头的是足球运动员。在八十年代中期,企业开始赞助足球队,以获取广告效益。而足球队在商业化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后,向企业要求的赞助额越来越大。足协的初衷是希望借助企业的赞助,来推进足球训练和比赛水平有个大的提高。而一些运动员的脑子里却在盘算着赚钱的多少。有时金钱的数额成为主力队员要挟教练和俱乐部的筹码。

但金钱的增多并没有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与之同步提高。去年,某甲B球队在眼看即将取得晋级甲A资格时,几名主力队员却消极怠工,“力保”球队留在甲B,原因是怕球队升级后难以显示自己的作用。同样,“人往低处走”反常现象的产生,即一些一流球员自愿从一流球队向二流球队转会,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低一层次的球队愿意为球星付更多的钱。

竞技体育依旧是大锅饭

以足球为代表的部分竞技体育项目水平,没有随着职业化进程的推进而同步提高,主要是因为对运动队的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上。

国家拨款、常年集训、梯次选拔、退役后国家统一分配,仍然是大多数专业运动队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竞技体育的优越性,也产生了计划经济中常有的依赖国家等弊端。资金不足、运动员早衰、优势项目“退化”等问题困扰着体育主管部门。

商业化尝试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社会资金办体育,进而把竞技体育推向社会,实现“以体养体”。但目前组建的一些职业俱乐部,把注意力放在给运动员和教练争奖金,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俱乐部经营机制,而是以拉赞助的方式为自己捞外块。社会注入竞技体育的资金,并未都用于体育设施的兴建、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育产业的培育等基础性领域。

目前多数足球俱乐部的年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有能力自负盈亏。但一些足球俱乐部仍然廉价占用体委的场地,人员的关系也挂靠在体委,一旦有风险,就依靠体委给保底。表现在运动场上,球踢得就不那么卖劲。

警惕金钱的负效应

要使竞技体育能够在商业化潮流中不被金钱扭曲,保持正常运转,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竞争机制:包括人才的竞争、比赛市场的竞争等等。

足球俱乐部难以管理,就在于球员短缺,没形成竞争。踢球的就那么几个人,教练只得迁就队员。没有高水平的替补队员等着接班,正式队员就没有压力,训练质量就上不去,比赛质量自然就差。去年,一家俱乐部的老队员训练不积极,教练有意把一些年轻队员派在首发阵容中,让老队员当替补。结果,没踢几场,老队员的训练就认真起来了。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因为没有雄厚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做基础,成年队就没有压力,目前甲A联赛的质量下降,球市也没有以前火爆。现在,各俱乐部的收入已远远超出联赛创立之初,但技术水平没有同步增长,说明要搞好中国足球,不单是多投钱就能达到目的的。

光抓金钱、无益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如果把商业化赚来的钱充分转化为体育投资,以完善体育人才市场和比赛市场,形成完备的竞争机制,中国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必然会有美好的前景。

标签:;  ;  ;  ;  

足球职业化带来的困惑_足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