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园林工程中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要使园林作品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绿化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必须有机结合,应用科学性、合理性的施工方法进行绿化施工;同时提出了后期的养护管理对苗木成活与景观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绿化施工;养护管理;园林工程
一、景观工程的初步工程设计
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园林景观工程成功的关键,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后期工作的一部分。合理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能够体现园林中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环节,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由于绿化建设的作用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施工的过程和后期的养护在园林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两者关系加以重视,相关的景观效果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1综合性强
园林绿化是整个景观美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工程是在整体设计意图的指导下设计并在整个地形、水、道路、广场、园林建筑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应该有一个全面性的概念,以确保整体设计的实现。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和方法,如植物学、生态学、美学、心理学、设计施工法、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等。
1.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整体外观维护、植物保护、修剪绑扎,浇水施肥、花坛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完成花园绿地布置并不意味着完成景观,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维护和管理,景观才可以逐步达到完美的效果。
1.3创建艺术工程
景观是一种艺术,它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空间,给人们带来舒适与美的享受,让人们体验醉人的柳丝,成千上万的花朵,惊心动魄的瀑布,充满活力的绿色丛林等奇观逸景。深奥神秘的大自然处处洋溢着灿烂的美,让人感觉身处在自然的山水画中。
二、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2.1施工前技术管理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所有的树木和灌木,花卉,草坪种植和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季节变化对净化空气、消烟除尘、调节温度、振动、声音杀菌,创造旅游和休闲功能还有美化环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景观工程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比一般工程更为复杂,做好前期准备的绿化建设是景观工程的关键。
2.2技术管理人员
要保证高质量的景观工程就要有优秀的监理企业的施工监理,而且要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另一个施工企业要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丰富队伍的技术实力,也要不断加强人员培训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他们相互配合在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安全和有效的完成工程。
2.3植物材料的制备
植物材料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对象,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即使是同一物种的植物,相同的规格,由于在不同的土壤,光照,地形和其他生长条件下变得不同。在苗木选择使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生长周期短、有饱满的芽切没有脱水现象。优质苗木形态优美,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特别是应对一些主要观赏树种的移栽成活率较低的问题,树种应早在育苗中进行一次性根修剪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再将生长良好的苗木送到种植部位。在绿色施工苗的选择中,除了考虑苗木是否能体现设计意图外,最重要的考虑应考虑苗木的生长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苗木规格的选择应比设计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冠幅、高度等,以便移植修剪后仍能保证绿化效果。在品种上,需要结合设计意图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选择优越的品种综合性状,以消除要求,并使植物病虫害无法进入施工现场。
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为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绿化效果,有必要对苗木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按照树种和习惯进行分类,不同的育苗养护措施是不同的。因此,要对种植和养护技术进行区分和处理。首先要对种植区土壤的硬度、pH值、土壤养分进行分类检测和改良,使其适合各树种的生长;其次,幼苗移栽、保存和种植技术的各个环节影响种植后的生存和幼苗生长;此外,在养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也影响着潜在因素的生存和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水管在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化处理。
四、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景观建设最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绿化建设应尽可能在适宜的育苗期内,通常在秋、早春,故此时间很短。所以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表,在绿化建设中最好的时间种下种子。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如为了赶工期或其他原因造成绿化施工的提前或延误,有必要做好苗木反季节移栽的相关技术准备。
五、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意境和园林绿化效果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不断增长和变化的要素。绿化养护工作是通过园林植物定期修剪整理,疾病预防和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调节生长和园林植物现状,以科学的方法控制植物的生长变化,以体现原设计的思想和意境,保持美丽的风景视觉效果和满足人类活动的各种功能需求。如果设计使用更复杂的植被组合,由于各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变得拥挤和层次不清晰,然后通过合理的修剪,达到产生独特的景观效果的目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绿化对园林植物的养护适应环境容量的变化,即使只有一个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它肯定不是同一种意境一种园林植物,如果环境条件不满足,所需的时间较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植物生长和景观性能出现差异。园林绿化的养护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水、温度、光照、土地环境等自然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养护管理措施。在盐碱土区、香樟、杜鹃、栀子树树显示出现酸性黄的叶子,将会逐渐变弱直到死亡。在这方面,维护定期使用植物铁元素肥料,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采取措施如改变温度,不耐寒的植物我们必须要包裹、覆盖防寒保温措施,通常在冬季道路两侧,或者是在浅层土壤,土壤贫瘠,坚硬的地面上,成活条件差,种植的植物很容易干燥,感染病虫害,维护时应经常浇水,注意施肥、疾病和病虫害的防治,并定期对叶进行清洗。水分的逐渐损失,这直接导致树木的树冠枯萎。此时,有必要提前适当的修剪树枝和树叶,然后用水浸泡一根绳子,并把树干的整个表面紧紧缠绕起来,确保树木吸收水分的平衡。如果在夏季遇到炎热的天气,也要采取遮阳措施,在树叶的表面喷水,以避免水分蒸发对树木造成损失的水造成损害。移植后,树木在重新生长初期,根部相对较强,维修人员必须及时支持固定,并定期浇水,使树的根与土壤紧密相连,使树尽快生根,生长。绿色维修是建筑过程的延续和深化,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创造城市现代景观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早就完成了,各种植物都不正常生长,再加上植物对修剪的破坏,几乎没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不能更好地反映景观的影响。绿色植物不断的精心维护后,能迅速恢复生长,直至完全体现设计理念。但与此同时植物枝叶繁茂,各种树木不断变化,原设计的不足也会逐渐出现,通过养护修剪等技术措施,不仅可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而且通过创造性的艺术修剪进一步丰富园林景观的意境,增强景观效果 和树木长高,也会消除建筑设施的不利影响,减弱对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和周边居民的影响,通过合理的修剪维护,调整措施,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的绿色植物,以及可以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结束语: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我们的生活拥有生命力,兼具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微小环境、文化传承、提供避险场所及提升城市形象等作用,是城市生存空间和市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观念,应以人为本,形成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性、长远性和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并借鉴学习先进的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和经验,从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标.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科学之友.2011(06)
[2] 张巍.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与管理[J].职大学报.2009(04)
[3] 闫红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方案研究[J].科技传播.2014(17)
[4] 闫红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方案研究[J].科技传播.2014(17)
论文作者:梁国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生长论文; 苗木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