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庞丁村小学,53760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然而,在课堂提问方式的实际应用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下文就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问题;改进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有环节。课堂提问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缺少规划、提问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将会对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数学教师要加以重视,针对问题采取应对之策,将课堂提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1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很多数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想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又为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只挑一些优等生回答问题,或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中等生回答问题,学困生成为经常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群体。正是因为课堂提问没有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导致很多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1.2提问缺少规划
课堂提问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引导。所以,课堂提问一般设置在课堂教学中间环节,以此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或者设置在课堂开始环节,以此复习和检查上一节课的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课堂提问的作用,在课堂上毫无规律地进行提问,经常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这种缺少规划的课堂提问不仅不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给学生带来不适感。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毫无规律的提问往往将学生正在进行中的思路打断,被迫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1.3提问质量较低
提问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过程。然而,很多教师在提出问题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就终止这个环节,没有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例如,很多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教师就找其他学生回答,然后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针对正确的答案进行讲解,却没有帮助回答错误的学生找到他回答错误的原因,导致整体提问质量过低。
2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
2.1结合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实施课堂提问之前,要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反思,融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找出比较适合学生的问题。而且教师要明确问题提问的目的,不能盲目的进行提问,应当在实际教学中确保问题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引导教学活动向着教师的期望逐渐发展。要知道,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主动性于积极性的提升,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要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其实,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不错的选择,能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抓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并且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地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与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寓趣于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精心预设问题
课前精心的预设,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解答,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4数学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
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2)曲问,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照直叙述,但那样往往缺失启发性,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印象不深.若改变原来叙述的方式,巧设提问的角度,让学生的思路拐了一个弯、搭上桥,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3)反问,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4)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5)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5科学控制课堂提问的难度
在开展课堂提问环节时,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控制好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让问题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匹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秉承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设定简单一点的问题,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避免一开始难度过大,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为保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合理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入手,让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这些图形的外观差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重难点。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宜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针对当前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和数学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旭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考试周刊,2018(24):93.
[2]周星.学贵知疑,知学善问——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8(6):26.
论文作者:刘彩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学中论文; 知识论文; 环节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