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力推行“中国梦”的今天,加强对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依旧是当前国家和政府的工作重点。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造能力和建筑数量在逐年的增多,但是与此同时,建筑行业质量问题的出现也层出不穷,这不但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现存于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帮助推动建筑行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古往今来,安居乐业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国家积极相应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诉求,加大了对城市化建设的调整,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逐渐的突显,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存在于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是当下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不佳
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由于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缺少地建筑工程的实地调研,存在与建筑工程实际脱离的不合理的部分,导致设计方案在落实的时候,出现实际施工时无法达到方案目标的情况,这时候如果还是按照原本设计的方案进行工程的施工建设,那么将容易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框架式结构的建筑来说,由于设计方案不佳,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墙面结构中只有防水层和结构层,缺少两者之间起隔离作用的中间层,造成建筑物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墙体脱落和墙体开封的情况。
2、建筑工程材料选择不忧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进行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是其有效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基础。但是当前部分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还存在较多的误区,由于建筑人员对材料特征性能的了解不够,没有做好前期的防治工作,造成后期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比如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材料水泥、卷材等,它们各具优势又各存弱项。水泥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加水就能增加强度的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但是它的泌水性偏高,使用不慎可能会引起建筑物墙面或者地板水体的渗出。卷材是一种具有高分子材料特征的防水产品,由于其柔韧度高可以实现在建筑墙体和建筑基础件的无缝衔接,但是它的物理防变性差,一旦温度变化过大,就会引起其物理特征的改变,从而降低它的防水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一般是一个时间持续长、涉及人员多的系统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部分建筑工人缺乏专业能力,对一些建筑工程的精细环节,处理不够细致,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的出现。如在槽瓦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距离偏差,造成挂钩和檩条的分离,最终导致槽瓦的下滑不稳。同时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和资金投入的监管不足,造成一些人为谋取私利的情况出现,导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或者盲目追求施工进程的不良现象。而且由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反馈的不及时,造成许多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逐渐把建筑工程的“小疾”养成了“大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宣传改变观念 完善设计有效预防
因为存在与建筑工程中的通病,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情况,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建筑工程的建筑施工中往往会忽略这些问题,要有效的开展对于建筑工程通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改变人们对于建筑通病任其发展、不予理会的消极心态,加强对建筑质量通病的宣传。让建筑工人能够意识到一些建筑内部细微质量问题的存在,让建筑工人引起警示。同时让在建筑物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建立准确的认识,以消费者的立场来监督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促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朝着严格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建立对建筑质量通病的预防观念,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的把关,让设计的图纸做深做细,让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更加合理,规避由于建筑设计不完善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
2、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合理使用施工工艺
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建筑材料选择和使用方式不当与部分建筑人员谋取私利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来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投入,不能以牺牲建筑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的。同时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按照建筑的功能性和建筑施工的不同位置进行最合适的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关建筑人员也要善于总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以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为指导,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来提高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安全。
3、组织岗位人员培训 规范工程阶段验收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建筑工程中施工中存在的漏洞,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所以在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人为因素能够抑制其不好的一面,发挥出帮助建筑工程提升工程质量的积极能量。首先,要加强对建筑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既要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也要提高建造者的专业技能。让建筑工程的管理层下达的指示,能更具实际的指导价值,减少形式化的管理,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建造人员,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整个施工过程在一个系统可控的环境下执行。其次,要进行建筑质量的定期考核。通过把考核结果与建筑人员收入直接挂钩的方式,改变建筑人员以往对建筑工程质量不重视的局面,促使建筑人员主动加强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再次,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建筑质量要求,来进行建筑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工作,把规范建筑质量的工作分散到具体的施工阶段中,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漏洞。
结语
有效解决现存于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新时代“中国梦”的先手棋。但是在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过程中,也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通过开展分层次、有计划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斌群.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9)
[2]林伟雄.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J].科技经济导刊.2016(03)
[3]廖浩波.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1)
论文作者:孙德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