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_陈磊,庞永,褚利平,金国

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_陈磊,庞永,褚利平,金国

陈磊 庞永 褚利平 金国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 目的:探究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和具体的分析方法。方法:于市场选取赛加羚羊角1例,采用溶剂法对羚羊角中脂类成分进行提取,通过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类进行分离并鉴定成分,并通过归一化法计算出百分比。结果:羚羊角脂肪酸类成分有9种,占羚羊角总脂的85.38%,其中饱和脂肪酸有6种,占67.34%,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18.04%;羚羊角中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棕榈酸以及油酸,占80.58%。结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D)分析鉴定羚羊角中脂肪酸成分,鉴定结果可靠。

【关键词】羚羊角;脂肪酸;GC-MSD;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056-01

羚羊角是一种常用中药,当今市场上售正品的原动物为赛加羚羊[1];羚羊角在医疗中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清热镇痉、平肝熄风以及解毒消肿的功效;羚羊角中含有角蛋磷酸钙、赖氨酸以及脂肪酸等多种成分,研究并鉴定羚羊角中脂肪酸类的主要成分,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提升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选取1例赛加羚羊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D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市场选取赛加羚羊角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药品检验所主任医师鉴定为赛加羚羊角,具有以下特点:①通天眼特征;②角表面具有轮生环节,凹凸有致,纹顺环纹处顺序环生,光滑自然;③骨塞连结骨质处与血窠相连接,镶嵌紧密,骨塞白色,基部似桃形;④色泽丝纹,通体光润如玉,呈白色和黄白色,表面除轮生环节外,还具细丝纹,有条不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成分鉴定仪器为6890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MSD Chemstation,全自动进口样器7683B,以及NIST02质谱数据库;本次研究所用的氯仿、正己烷、硫酸、甲醇以及无水硫酸钠等均属于分析纯程度。

1.2.1样品

选取称重样品粉末约2.0g,经过2号筛,放置在具塞三角烧瓶中;将甲醇和氯仿以1:2的比例混合(CM混合液)约60ml添加入具塞三角烧瓶中,并将烧瓶与提取装置相连接,于60℃的水浴中开始加热,从水微沸开始计时进行回流提取至60min,取下烧瓶,采用玻璃过滤器对提取液进行过滤,采用另外烧瓶收集;利用CM混合液清洗烧瓶和滤器残渣,与滤液合并,蒸发烧瓶将溶剂回收,通过烘箱烘烤至恒重;利用定量的CM混合液溶解,之后精密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提取脂肪)为30㎎,放置于具塞试管内,在80℃的水浴中蒸干,添加2ml的5%硫酸甲醇溶液,晃动使均匀,将其置于60℃的水浴中进行甲酯化约1h;添加正己烷2ml,晃动后静置,将正己烷层收集,添加少许无水硫酸钠,密封保存。

1.2.2测定

HP-5MS毛细管柱(30mx320μm,0.25μm);载气:高纯氦;流速为1.0m1·min-1,属于恒流模式;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为10:l,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为1μl;柱温:程序温度升高,初始温度为160℃,保持3min,之后再以10℃·min-1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持8 min左右;检测器:5973质谱联用仪,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60℃;电子能量70 eV;SCAN模式,质量范围为40-550 m/z。

2.结果

将研究得出的质谱碎片采用NIST02质谱数据库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对脂类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之后依据色谱图的图示面积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得出:羚羊角脂肪酸类成分主要有9种,占羚羊角总脂的85.38%,其中包括十四烷酸甲酯(1.21%),9-甲基十四烷酸甲酯(0.59%),十六烷酸甲酯(棕榈酸甲酯)(45.12%),11-十六碳烯酸甲酯(棕榈烯酸甲酯)(0.85%),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亚油酸甲酯)(0.70%),14-甲基十六烷酸甲酯(0.57%),9-十八碳烯酸甲酯(油酸甲酯)(16.49%),十八烷酸甲酯(硬脂酸甲酯)(18.97%)和二十烷酸甲酯(花生酸甲酯)(0.88%);且饱和脂肪酸有6种(十四烷酸、9-甲基十四烷酸、十六烷酸、14-甲基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和二十烷酸),占67.34%,不饱和脂肪酸3种(11-十六碳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和9-十八碳烯酸),占18.04%;羚羊角中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棕榈酸以及油酸,占总脂的80.58%。

3.讨论

赛加羚羊是一种国际保护动物,随着现阶段环境的污染和动物资源的缺乏,羚羊愈发稀少,对逐步深入的医学研究和探寻羚羊角医疗药用的进程造成阻碍;为进一步研究羚羊角的主要成分,提高医疗价值,本次研究选取1例赛加羚羊角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氯仿-甲醇混合法等提取出羚羊角中的主要脂类成分,结果发现氯仿-甲醇混合提取法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于是选取此种提取方法,并根据试验情况选取适当的60℃水浴回流提取60min;之后选取最佳甲醇法即硫酸甲醇法实施甲酯化,配合2ml的5%硫酸甲醇溶液进行催化,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60℃和1h;研究最后采用 HP-5MS毛细管柱(30mx320μm,0.25μm)升温法进行试验,并优化MSD测定条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羚羊角中脂肪酸成分有9种,占总脂的85.38%,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最大比例的脂肪酸为硬脂酸、棕榈酸和油酸3种,占总脂的80.58%;硬脂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脂肪酸,几乎所有油脂中都有含量不等的硬脂酸,棕榈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有医学研究证实油酸和亚油酸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调节人体心血管系统,如抗心律失常,而且对血脂和糖代谢具有调节和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采用GC-MSD分析鉴定羚羊角中脂肪酸成分,鉴定结果客观、可靠,操作方便,对羚羊角的脂肪酸成分做了详细阐述,对羚羊角这一医学领域的持续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爱仁,胡晓炜,马卫成,等.羚羊角脂类成分的提取与甲酯化条件优化[J].医药导报.2011,30(04):433-436.

论文作者:陈磊,庞永,褚利平,金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_陈磊,庞永,褚利平,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