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的四大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物流被称为是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而物流信息化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点。传统的工业社会物流以物为对象,聚散的是物;现代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实际上是对各种信息的聚集和扩散。物流不再仅仅传输工业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是要最终形成一个效率高、反应快的物流管理系统,大幅度地提高传递效率和传递质量。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从本质上讲是把各种物流活动与某个一体化过程连接在一起的通道。这一过程应建立在4个功能层次上:交易、管理控制、决策分析,以及制定战略计划系统。第一层次是交易。交易系统是用于启动和记录个别的物流活动的最基本的层次。交易活动包括记录订货内容、安排存货任务、作业程序选择、装船、定价、开发票,以及消费者查询等。交易系统的特征是:格式规则化、通信交互化、交易批量化,以及作业逐日化。结构上的各种过程和大批量的交易相结合主要强调了信息系统的效率。第二层次是管理控制,要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功能衡量和报告上。功能衡量对于提供有关服务和资源利用的管理反馈来说是必要的。因此,管理控制以可估价的问题为特征,它涉及评价过去的功能和鉴别各种可选方案。第三层次是决策分析,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决策应用上,协助管理人员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与策略上的可选方案。最后一个层次是制定战略计划,主要精力集中在信息支持上,以期制定和完善物流战略。这类决策往往是决策分析层次的延伸,但是通常更加抽象、松散,并且注重于中长期目标。物流信息化,要围绕这四个功能进行各类平台的开发应用。
一、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行业资源交互和共享,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物流服务水平。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是采用何种技术或标准,以进行不同系统数据信息的交流与整合,具体涉及到交易软件与物流软件、买卖合同与运输保管合同、决策系统的对接等系统集成问题。目前,日渐成熟的扩展标记语言(XML)为电子数据交换(EDI)提供了在互联网上的解决方案,它能完全适应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从建设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投资的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公益性;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投资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某一行业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上,涉及的企业范围和业务范围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一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提供四类信息:一是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信息,比如公路、铁路、水运、运输装卸设备等;二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比如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总代理等;三是物流业务运作资源信息,比如国际物流报关和税收等;四是其他物流咨询服务信息,比如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预测、物流相关政策等。目前,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例如交通部的三大平台建设,包括联网收费、安全监控和公共信息服务,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构建企业内部网
物流企业内部网一般包括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基本平台组成两部分。前者一般采用三层组成,后者一般有网络平台、开发平台、用户平台和服务平台等。按照规模及功能,一般可将企业内部网分为以下4级:一级应提供对静态数据的静态分析,对公共信息实现基本共享;二级应能引入检索工具,提高企业信息库的实用性;三级应提供动态数据;动态数据从现有的、联合管理的数据源动态生成;四级应使所有联合信息成为可能。物流企业内部网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营销功能。通过企业内部网的事务处理方式,销售人员及时掌握所有相关的客户信息并向分散的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本企业最新产品信息,并可随时完成合同的建立、订单的查询、状态的跟踪等一系列工作;(2)项目管理功能。企业内部网可以管理物流企业配套供应项目,如调整项目安排及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客户反馈意见等;(3)客户服务和支持功能。企业内部网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创建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物流企业应在原MIS企业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本企业的内部网方案。从具体技术构成上看,物流企业内部网应包括以下技术:TCP/IP网络互联技术、路由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交换LAN和虚拟网络等关键技术。物流企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网方案,应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
三、选择适用的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管理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更新。物流企业及各参与企业要大力采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及设备,提高物流效率及整个物流系统的敏捷性。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EDI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物流作业成本产生影响:一是降低物料成本;二是减少电传通信费用;三是减少抄写成本。(2)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实现各行业自动化管理的有力武器,表现在:一是登录快速、节省人力和管理成本;二是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三是更精确地控制储运的指派与货物的拣取;四是实时数据收集,以达到实时控制目的。(3)Agent技术。Agent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计算实体,具有推理和智能计算功能,它能感知周围的环境,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分析,适应环境的变化,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Agent通常由消息处理模块、通讯模块、信息协调模块、决策模块以及数据库和任务表组成。消息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负责与系统环境和其他Agent进行交互,任务表为Agent所要完成的功能和任务;信息协调模块负责对感知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处理和存储;决策模块是赋予Agent智能的关键部件,它运用数据库的知识对信息协调处理所得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和其他Agent的通讯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推理,为进一步通讯或从任务表中选择适当的任务,供执行模块执行,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从商品供应体系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一种供应链管理。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信息共享关系,以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
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物流高效运行的前提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利用ERP、BTB、BTC和CRM、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部协商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每一个过程最合理的增值。
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物流系统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枢纽,要具有几项基本的功能:交易处理、系统接口、信息发布、数据抽取、信息查询以及用户权限等,另外还有信息组织、客户沟通、信息采集、空间数据管理等平台内置的功能。为了满足高效运作的需要,通常物流信息的平台的各部分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互联,有机地整合EDI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