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与安全控制探讨姚仁杰论文_姚仁杰

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与安全控制探讨姚仁杰论文_姚仁杰

摘要:当前,城市发展中处处离不开电能的需求,加强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十分重要。在现场作业时,检修工作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使该工作安全进行,要切实做好危险点分析的相关工作。文章重点针对变电检修现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变电检修;危险点;安全控制

引言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面临较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运行质量会对供电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变电检修,明确变电检修要点。因此,亟需对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要点以及优化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变电检修工作情况

研究者通过走访大量电力企业,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变电检修部门是不缺乏启动资金的,但是为什么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始终达不到标准呢,重要是因为他们把资金用在了变电站设备的维修换新上忽略了对人员知识技术水平的提升,维修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欠缺,导致最新引进的设备反而出故障了,不容易被检测出来。变电检修人员应缺乏知识的培训或专业知识储存量不够而无法做到精细的检查,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故障而无人知。而且,不仅仅是相关人员的技术问题,不同城市的用电还存在着巨大差异,发展缓慢的城市用电检修频率明显低于高速发展的城市。

2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

2.1生产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的储备及流通存在问题

随着电网规模逐年扩大,新设备、新技术广泛应用,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一方面,县公司员工总量超编、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核心业务人才缺乏、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这就要求员工的数量要充足,技能水平要与电网发展相适宜,人才储备要足够丰富;另一方面随着职工的成长,人才的密集程度会逐渐增大,这就需要形成或拓宽人才流动渠道,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2.2检修方式笼统

电网系统日趋庞大,虽然目前大多供电公司采用的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等方式,对于减少故障的发生起到了很好效果,但对于电网系统的日益复杂,定期的检修已经很难做到及时预防和快速处理故障了,除此以外,目前大多数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的设备和检测方法相对较为单一落后,针对性不强,以至于故障原因迟迟不能发现,故障点不精确直接更换,更或者因为一个小故障发现不了直接更换整体,给整个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3农网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运行状况差

长期以来,农网投资不足,以致农网设备老化,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以某县公司为例,运行20年以上的35千伏隔离开关占比27.75%,运行20年以上的GG1A开关柜占比26.25%。另一方面,变电二次设备故障频发,维修困难。

农网变电站综自设备大多数为小厂家产品,厂家多且杂,部分产品存在设计缺陷,运行状况极其不稳定,运行年久导致装置部分插件经常损坏,给日常维护带来极大不便。此外,由于早期产品设计不成熟,现已淘汰,厂家均已不再生产,无备品备件更换,维修困难,严重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3变电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力度

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发掘力度。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盘活内部人才存量、提高人员岗位履责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要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双向培训、轮岗实践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新设备、新业务培训,加快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专业化人才队伍,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创新培训管理方式,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提升员工综合业务水平。

其次,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拓宽人才流动渠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双向成长的工作机制,加快人才流动循环,大力发挥检修建设工区人才孵化基地和输送摇篮的作用,对公司人才储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专业化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并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最后,创新班组建设模式,打造“复合型”检修班组。变电检修班组是集技术性、专业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技能密集型班组。通常情况下,变电检修分为一次、二次检修及电气试验(检测)等三大专业。显然,在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分工过细已不能满足当前检修工作的需求。因此,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建设“复合型”变电检修班组,引导班组员工跨专业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对检修效率的提升贡献巨大。

3.2明确变电检修工作目标

若使变电检修有效完成,必须将工作目标予以确定,在此基础上,要将工作内容进行完善,这样可确保检修人员对自身承担的工作有清晰的认知,进而使得检修工作有序完成,检修质量得到切实保证。检修工作必须依据既定的顺序进行,同时要予以详细登记,特别是要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如此才能使得后续工作不受影响。

3.3设备故障排查

变电站变电检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变电检修工作繁琐。对不同电路系统以及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涉及多种电路电压结构形式,且其工作原理区别较大,因此变电检修项目的工程量比较大。要求对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全面排查,以确定故障产生原因。变电检修过程中,可采用足够数量的信号传感器;对传感器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设备结构区间;同时采用信号传输以及信号转换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定点分析;然后再利用光缆进行信号传输,保证检测设备可快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3.4积极推进检修管理创新,提高检修专业化管理水平

首先,全面推广生产业务外包。创新检修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部检修资源,修订完善外包管理规章制度,统一规范生产业务外包流程,全面推广非核心生产业务外包。其次,全面推行集中检修。制定集中检修管理规定,编制集中检修工作指导意见,扩大集中检修范围,大幅减少现场停电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最后,加强检修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导则,实施检修作业标准化,提高检修工艺水平,确保检修质量。

3.5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变电站项目进行有计划地控制。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中,需采用网络图对各个检修工序与检修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检修工序的时间参数做出计划,确定关键路线,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进行分析,并对其不断优化。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掌握检修工作的进度情况。为缩短变电检修工期,优化检修时间,对于关键线路,可将串联工作改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各个关键工序在网络计划图上都有一定时差,检修工作开工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对于非关键检修工序,可适当放慢进度,以减少人力资源,加强关键工序检修。网络结构优化中,变电检修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检修线路。通常,检修工作实施前,首先需要组织检修流程,对工作票进行审核和填写,然后做出检修申请。

结语

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顺畅安稳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等都需要加强日常的检修与维护工作,重视变电站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的电力部门管理层需要重视对检修人员的培训与强化,通过先进的检修理念实现对危险点的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崔垚.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8,4(4):59-60.

[2]王宁,刘政,张勇志.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与安全控制策略[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1):158+160.

[3]林安.探讨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27-29.

论文作者:姚仁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与安全控制探讨姚仁杰论文_姚仁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