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邓佩

邓佩(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51001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健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16-02

肿瘤患者的治疗时间往往较长,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反复的进行注射穿刺[1〗,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且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资料[2〗表明,在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护理,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55岁,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4067±23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56岁,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4071±241)岁。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在进行研究前均对研究目的和研究过程有所了解,并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协议。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年龄,P值大于005,说明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对研究结果不会造成影响,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使用常规静脉穿刺针进行穿刺,刺入皮下至血管开始回血后,对静脉套管进行固定,取出穿刺针心后,对肝素帽进行固定,并为患者连接静脉输液装置。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根据患者的血管具体情况,对患者的静脉穿刺点进行准确的选取,并对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药物起效后,将穿刺针沿锁骨内侧刺入皮下,进针速度应保持缓慢,且需注意患者的情况,待医用注射器中开始流入静脉血,穿刺即完成[3〗。

护理后,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程度可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一。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其中8例患者出现静脉炎,5例患者的导管出现堵塞,3例患者发生感染;观察组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患者的导管出现堵塞。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治愈。

3 讨论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在人体中的置入时间长[4〗,加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种输液方法只需对患者进行1次穿刺[5〗,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护理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对患者的穿刺点周围进行消毒,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能够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痛苦。本次研究中,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较低,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杨莉.研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219-220.[2] 洪轶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0):230-230.[3] 高平,赵丹,李雪萍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25):238-238.0.[4] 许华,蔡静,单世君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57(12):2691-2691.[5] 符颖玲.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肿瘤护理的作用以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4,28(26):418-419.

论文作者:邓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_邓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