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成就(一)_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论文

新中国科技成就(一)_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论文

新中国科学技术重大成就(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N12

文献标识码 A文献编号 1000—0798(1999)04—0358 —15

自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半个世纪以来,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开创、填补和发展各个领域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具有国际水平或重大影响的事件,以时间为序,概述其主要的完成者、内容、作用和影响。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新中国50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

195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吴文俊开始从事“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胡作玄.关于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见:[1],4~7 页)。此后不久,他就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他证明了示性类P[4k] 是微分流形的拓朴性质,成为当时研究该问题的最完备的结果。为了证明这一结果,吴文俊所采用的方法和计算,成为研究拓朴问题的有力工具。1956年,他因此项研究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7年,吴文俊完成示嵌类的工作总结《可剖形在欧氏空间的实现》(科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英文版,1978年出版中文版)。1966年,吴文俊为他的嵌入理论找到了实际应用——集成电路布线问题。他运用示嵌类理论把问题归结为简单的模2方程的计算问题, 由此不仅可以得出是否可嵌入的判据,而且可以指示如何具体地布线。他的方法完全可以计算,可以上计算机,效率远远超过同类算法。[2]

1954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完成了《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一书的初稿。1956年,他因在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8年,这一著作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陆启铿.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见:[1],1页)。 华罗庚完整地获得了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的基本公式,并在定积分的求积、级数的求和、代数恒等式的求证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技巧。上述成果,对于多变数调和函数论和偏微分方程组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69页)

1954年,钱学森著《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 )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以英文出版。1956年、1957年和1958年俄文、德文和中文译本先后出版(薛明伦,戴汝为.工程控制论.见:[1],9页)。全书分18章, 它把一般概括性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了一个全面的探讨。此书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这门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无论在学术上和国民经济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956年,此项研究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70页)

1954年,北京医学院泌尿研究室吴阶平发表了论文《肾结核中对侧积水问题》(《中华外科杂志》,1954,1∶7~13)。此文首次在理论上把双肾结核与肾结构对侧肾结核相区别,提出“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早在1951年,他就对一般所谓:“双肾结核”的诊断产生怀疑,并开始对这种病的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大量临床实例,他发现在诊断为双侧肾结核的患者中,约有15%实际是可以治疗的一侧肾结核,对侧的肾由于膀胱结核性挛缩或输尿管下端狭窄引起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因此丧失功能,由此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这篇论文发表后,迅速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使全国数以千计的病人得到挽救。[4]

1956年,由铁道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沙坡头铁路防沙研究站,以解决包兰铁路干线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流沙区的沙害问题。同年,国家建委把这项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从此,中国科学院、铁道部、林业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等有关部门,先后通力合作,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治沙工程设计方案,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铁路防护体系,确保了这一区间线路无积沙埋道现象。包兰线沙坡头地段所建立的铁路防护体系,现已成为我国风沙地区铁路防护的一个基本模式,并且在治理公路、农田、牧场等沙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成果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赵兴梁.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见:[1],100~103页)

1959年3月9日,时任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副所长的我国科学家王淦昌领导的新奇异粒子研究小组,利用该所的10Gev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进行粒子研究时,从4万张照片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张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的图像照片。经过计算,正与预期的一致。而且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反超子“产生”的事例。1960年3月24日, 王淦昌研究小组正式将有关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的论文送交《物理学报》(1960,16(7):365~368)发表。3月25日,新闻界正式报道这一发现。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带奇异数的重子的反粒子,在基本粒子研究中是一个重大的进展。1982年,王淦昌、丁大钊和王祝翔关于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

1959年9月26日, 石油工业部松辽石油勘探局在松辽盆地中部钻探的松基3井,首次获得了工业油流[6],发现了大庆油田,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大庆油田的发现证明了非海相沉积物不仅能够生油,而且可以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藏,乃至形成大庆这样的世界级大型油田。自1960年3月大庆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建设以来, 已累计生产原油15.16亿吨,并已连续24年(1976~1999 年)产量超过5000万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油田。在大庆油田发现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地质学家在成油理论、成油构造、地层、沉积、生油环境、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至1999年共取得国家级奖85项。地质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23位地学家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庆油田高含水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获得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聚合物驱油技术获得1998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7]

1961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研究室主任朱洗和助手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无父的母蟾蜍并产卵传种,证明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是能够传代的。1959年春,朱洗和助手们在多年研究单性生殖的基础上,由冬眠初醒的蟾蜍卵巢中得到了一些“没有父亲的小蝌蚪”,其中2只雌性蝌蚪长成小蟾蜍,最后存活下来1只;这只雌蟾蜍经与正常雄蟾蜍交配,于1961年3月产卵3000多粒,从中得到800余只蝌蚪,其中有多数发育成正常的小蟾蜍。[8] 这一实验解决了几十年来世界生物学家一直争议的关于人工单性生殖的蟾蜍个体是否具有生殖能力的这一重大难题。

1962年6月,由沈鸿负责组织、 上海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等几十个工厂联合研制的我国第一台万吨锻造水压机在上海重型机器厂制成。这台水压机1958年开始制造;1962年初总体安装完毕;6月22 日举行开工典礼。它机重220吨,由6个工作缸、3个大横梁和4根大立柱、13个特大件组成。它采用350个大气压,是一台压力为12000吨自由锻造的水压机。万吨水压机的制成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型锻件的历史,标志着我国重型机器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9]

1963年1月2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和钱允庆等人为工人王存柏全断的右手施行了再植手术,经过4个多小时,把全部血管、神经、 肌腱、骨骼进行了对接缝合,手术获得成功。这是国际上第一个报道断手再植成功的病例[10]。它开创了再植外科的新纪元。手术后患手功能得到极大恢复,可以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还能拿工具操作。同年8月7日,断肢再植小组成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此后,陈中行将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并先后撰写了《断肢再植》(与钱允庆合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年)和《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等专著。

1964年6月, 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并带领研究组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1967年,这一研究项目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科研课题。1970年11月,研究组成员李必湖在海南岛崖县发现一株野生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株。1972年春,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全国重点科研项目。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关,研究成一套籼型杂交水稻技术。1976年,全国大面积推广这一新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交优势的国家。 1981年,袁隆平及其研究集体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他们的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1]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它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的决策主要是基于二战后的国际局势,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教训作出的。1955年,中国的核科技事业正式开始起步。1958年,毛泽东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1960年,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62年,邓稼先等起草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1963年,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完成。在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群体的协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装置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12]

196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的冯康发表《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1965,2(4):237~161)一文。该文在解决大型水坝计算问题的集体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首创了一整套求解偏微分方程问题的系统化、现代化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标准的算法形态,编制了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这一方法,当时命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方法,即现时通称的有限元方法。此法在算法单纯性、特征保持性和灵活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几何上和物理上复杂的大型计算问题。有限元法随后取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工程计算的革命。与此同时,冯康还首先奠定了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即从理论上把有限离散与无限连续解纳在同一函数空间之内,建立了稳定性、逼近性及收敛性等定理。该研究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3]。

1965年9月17日, 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协作组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4]。该攻关项目在1958年最初提出时,国内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困难。然而,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王应睐、邹承鲁、钮经义、汪猷、邢其毅等学科带头人的领导组织下,历经8年的艰苦努力, 终于攻克了胰岛素A及B链的拆合、A链和B链的合成等一道道难关,最终完成了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新中国第一个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公布于世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1982年,该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龚岳亭.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见:[1],10~16)。

1966年10月2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携带核弹头飞行爆炸成功。1959年,中国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P—2近程导弹的仿制生产,但是在仿制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苏联于1960年8月撕毁协议, 撤走专家。此后,我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于1960年11月5 日仿制并发射成功了第一枚近程导弹。1964年6月29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携带核弹头飞行爆炸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和火箭事业发展的新的一页。[15]

1967年6月1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接着全面开展了关于氢弹理论的研究;1966年5月9日,我国进行了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原子弹爆炸试验,这次试验给氢弹理论研究提供了数据;12月28日,我国又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小当量的热核试验。

1970年4月24日, 我国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64年, 国防科委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建议。1966年开始正式研制,仅用5年就研制和发射成功。 这颗卫星的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它重量173公斤, 是一个直径为1米的球形多面体,上面装有4根3米长的鞭状天线。 卫星运行轨道,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 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68.5度,绕地运行周期114分钟。卫星用20.002 兆赫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及传送遥测参数和科学探测数据。这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只用了5年的时间。[15]

1970年7月1日,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谭葆宪等主持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等单位负责施工的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956年底,成昆铁路线路走向选定;1964年全面展开施工;1971年1月1日,正式交付运营。成昆铁路是我国铁路的主干线之一,全长1100公里,其中600 公里穿越地势险峻的大渡河、金沙江等世界著名大断裂带河谷,300 公里位于烈度8~9度地震区,曾被国外专家称为铁路的“禁区”。成昆铁路的建设者在选线方面采用了长隧道、复杂的展线、高桥大跨结构、线路多过河等方法;在施工方面,对长隧道实行快速掘进,对桥梁采用112 米系杆拱、跨度176米简支式双线钢桁梁、跨度54 米的石拱桥等建桥技术,采用新型架桥机解决桥隧相连地段架梁的难关;在运输设备方面,采用小同轴通信电缆、电子调度集中、内燃机车牵引等。“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建成昆铁路新技术”获得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6],764)

197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陈景润在1966年发表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2)的证明提要之后,发表了详细证明的全文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全部详细证明在世界同类问题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17]。陈景润在证明(1+2)中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提出并巧妙地实现了一种新的加权筛法,天才地引进了一个转换原理,建立了一类新型的均值定理,从而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结果。在陈景润之前,王元于1958年证明了(2+3),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研究上首次处于领先地位;潘承洞和王元于1962年分别证明了(1+5)和(1+4)。由于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1982年陈景润、王元、潘承洞共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贾朝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见:[1],15~16 页)。

1973~1980年,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有关研究所、大专院校和生产部门79个单位共计1500余人,以“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主体,对高原的主体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多年的综合科学考察,在全面系统地积累丰富的第一手基本科学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室内鉴定、分析、测试和总结研究,编著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34部41册)和《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2部15册)。这两套著作探讨了有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自然环境变迁、自然地域分异、生物区系特征、起源以及自然资源评价等重大基础课题,丰富和发展了地学、生物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理论,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成果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郑度.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见:[1],17~20.)

197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在数十年(1924~1978年)潜心研究蕨类系统之后,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一文,创建了最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系统。早在1954年,他就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蕨类植物系统,1972年进行了修正。这一新的分类系统将蕨类植物分为石松、水韭、楔叶蕨、松叶蕨和真蕨5个亚门; 把松叶蕨亚门作为拟蕨类最后一个亚门;全部中国现代蕨类植物被划分到11个目、63个科、223个属,同时发表新科5个,新属8个。 这一系统排列大致表明了蕨类植物各类群的历史来源及亲缘关系,较之以前国内外学者的一些系统更能反映蕨类植物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而且也很具实用性,已相继被国内植物志和标本存放系统所采用。该成果获得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8]

1979~1981年,包头第九中学教师陆家羲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独创地引进了AD、AD[*]、AD[**]、LD、AD[* ] 等辅助设计及有关大集LAD[,1]、LAD[,2]、LAD[,3],创造性地利用了前人的成果, 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递归构造,用6篇论文、50 多个定理和引理证明了组合数学史上著名的“大集定理”。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美国《组合论杂志》(J.Combinat.Theory(A))以100 页分两次刊出了陆家羲的论文《关于不相交斯坦三元系大集Ⅰ—Ⅵ》,从而宣告了这一问题的整体解决。这是60年代以来区组设计理论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

1979年,吉林大学的唐敖庆及其研究集体的总结性专著《配位场理论方法》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以中、英文同时出版。从60年代起,该研究集体对配位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一并引入配位场理论中,使配位场理论高度标准化;将李群和李代数方法引入配位场理论中,找出了从连续群到点群的群分解链;提出了一种计算旋-轨作用的新方法;建立了分子壳模型理论。这是我国理论化学方面比较系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激光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该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

197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单位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使用。该船为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船上装有先进和完整的气象、通讯、导航和海洋科学考察等设备。该船先后参加并圆满地完成我国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同步通信卫星和南极考察等重大任务,并获得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5],767~768页)

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今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前身)历时8年(1971~1979年)终于研制成功3台PBR-2型铷激射器频标正式样机,其中两台并交给本项目的使用单位——航天部二院计量站,作为国防科工委同时也是国家的频率短期稳定度的标准使用。这是世界上首例达到实用化的铷激射频标。1983年1月, 通过航天部预研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它在整机设计、部件、结构和材料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机经过多年的使用与考核,工作一直正常。铷激射器频标的研制成功和投入使用,统一了全国的频率短期稳定度计量标准,推动了频率计量工作的进展,促进了精密频率源的研制和生产。本研究先后被授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78~1979年度国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朱熙文.PBR-2铷激射器原子频率标准.见:[1],63~66页)

1980年5月18~21日, 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进行的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验圆满结束。196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为把我国的火箭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65年起我国开始研制远程火箭。1970年,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1971年9 月,洲际火箭首次飞行基本成功。[15]

1981年,在全国农委和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综考会以及江苏省农科院、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00 余位科研人员完成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一书的编写工作。同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这部历时3年(1979~1981 年)完成的著作由周立三、孙颔、沈煜清、邓静中、石玉林任主编,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全面、系统地论述我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的专著。书中系统地揭示了我国农业地域分异规律,总结了建国30年来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此书的发表,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为各省开展农业区划起了示范作用,在全国掀起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高潮。“中国综合农业区划”课题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吴楚材.中国综合农业区划(1979~1980).见:[1],67 ~70页)

1981年11月20日,我国学者成功地实现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这是继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后中国学者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研究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居于世界先进行列。这项工作开始于1968年,在王应睐、王德宝、邹承鲁、汪猷等科学家的主持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和试剂二厂等机构的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长达13年的协作攻关(先后有187人参加工作),制备了11种核苷酸(或核苷), 包括4种普通核苷酸和7种稀有核苷酸,近10种核酸工具酶,以及各种化学试剂,并最终完成任务。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与天然tRNA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结构,并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tRNA。这项成果获得了1984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1年陈嘉庚生命科学奖。(王德宝.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见:[1],25~26页)

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负责建设的大功率长波授时系统在该台建成。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陕西天文台增建长波授时台。1978年,中间试验台建成,并试播我国的长波时号(代号BPL )。1986年,长波授时台系统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正式开展我国的长波授时业务。长波授时台采用大功率低频脉冲发射体制,以天、地波结合方式,确保发射信号的有效作用半径为3000公里,校频精度为10[-12] 量级。它的建成改变了我国授时服务中只具有短波发播单一手段的落后状态,把授时精度由短波发播的毫秒量级提高到长波发播的微秒量级,使我国在授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郭际,漆贯荣.长波授时系统的建立.见:[1],85~86 页)

1982年,中国测绘部门在成功地完成了全国地面测量控制网的整体平差工作,精确地计算出5万多个测绘点的地理坐标, 首次建立了中国独立的高精度的新的大地坐标系统。[21]

1983年,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何崇藩为组长的研究组提前完成了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质锗酸铋(BGO )大单晶的研究。1984年初,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化学新材料中试基地开展了优质锗酸铋大单晶中试开发研究,并很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了锗酸铋大单晶中试生产线以及相应的开发研究规范和各项管理制度。我国自主发明的“坩埚下降法工业生产锗酸铋大单晶方法”是一套综合的锗酸铋晶体生产工艺,特别适合于大尺寸、高质量、低成本的单晶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使用该发明生产的锗酸铋晶体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已进入国际主要市场,创汇近2000万美元。锗酸铋大单晶的研制和工业化生产成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坩埚下降法生长人工晶体的工艺技术和科学积累,形成了独特的自主创新优势。“坩埚下降法工业生产锗酸铋大单晶方法”获1988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第十五届日内瓦发明展览会金奖。研究开发的锗酸铋大单晶被国际物理学界赞誉为两个世界第一:晶体尺寸第一和光学质量第一。(戴元超.坩埚下降法工业生产锗酸铋大单晶的研究.见:[1],55~56页)

1983年,由王文采任主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织全国30余个单位的130余位专家和40余名绘图人员,历时19年(1964~1983年), 终于完成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两书的编纂工作。全书共计8册,记载了我国高等植物中常见的、 有经济价值的和科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绝大多数种类,近11000 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一半),其中9082种配有黑白线条图。每种植物都简要地介绍了它的形态、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和经济用途,并指出了与近缘种的区别。此书较完整地反映了我国植物种类和植物资源,并体现了当时最新植物分类学成果,是认识和鉴定我国高等植物的第一部较全面的工具书。此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文采,林祁,贾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见:[1],30~31页)

收稿日期:1999—11—02

标签:;  ;  

新中国科技成就(一)_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