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是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08-0
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理念、新的思维。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合适科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巧妙利用教材
众所周知,中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知识叙述的严谨性,强调逻辑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但如果稍加留意,会不难发现书本中的一些“非严谨之处”,如“容易得出”、“同理可证明”、“不难发现”等,用这些“模糊语言”表述的地方有的内容本身比较简单,无须多言,有的是教材为了避开一些知识点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这种地方往往是数学问题的“栖身之地”。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是不难从这些“非严谨”的语言中发现问题的。
二、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往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效果,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三、调动学生参与
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恩,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开展探究教学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人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就是说,我们所教的数学必须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这意味着作为数学探究性教学必须在课堂中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两种过程的认同与体验中建构知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学习形式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它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由于探究性课堂主要是讨论,探索和交流,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完成探索过程,鼓励创新,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重视提出问题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小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扶持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其今后的创新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索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浩.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17):55.
[2]廖海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软件:教学,2015(4):70.
论文作者:范国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发现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