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古代诗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到古诗词的价值,启发学生去感知古诗词的美,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引导大声诵读,感知诗词音韵美
在对古诗词展开学习时,许多教师首先采取的就是诵读的学习方式。教材中涵盖的古诗词通常不仅意境优美,而且读起来也是非常具有节奏感。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独特的韵律美。
1.引导读得“字正腔圆”
在对古诗词展开学习的过程中,字音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请学生进行多次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简单的古诗词。但是对于那些带有生字的古诗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生字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带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发音。例如:在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朗读,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掌握诗句中出现的生字读音,这样在之后背诵的过程中对诗词朗读就能做到流利顺畅了,此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字音还要让学生知字义。
2.引导读得“抑扬顿挫”
古诗词往往兼具着多种美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抒情美以及节奏美。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美,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先进行朗读节奏的标记。例如:在对《望天门山》进行朗读时,就可以这样标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仅如此,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提示学生突出句末的字。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仔细感受教师的范读,例如教师可以请学生倾听《咏柳》的范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突出重点,例如这首诗的第一句主要通过“碧玉”来对柳树进行描写,所以教师可以在朗读时对“碧玉”进行重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读其他句子的时候也是一样,教师要能够在读出诗歌感情的同时突出诗歌中的重点,对关键字进行重读。
二、引导阅读想象,体验诗词意境美
所谓意象,可以这样去进行理解,象就是说具体客观的事物,而意则是说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对于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这种通过内心想象而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形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不同民族的意象通常还包括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情愫以及独一无二的象征含义。在教材中有着许多对月进行描写的诗句,例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中就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月是这样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喜欢通过对于月亮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中国古代诗词中往往借助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又是其经历事物的结合体。所以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以及联想了解诗歌的意象。
古诗往往会通过简洁的话语描绘出一个深刻的道理。黑格尔就曾经指出:“意蕴要比人们能够直接看到的形象更加深远。”由此也能够看出,意蕴通常比较深刻,不容易进行挖掘。所以,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时,大部分人会对其形象思维进行分析,但是却忽视对其逻辑思维的分析,由此而不能理解到诗词的意蕴。所谓形象思维其实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例如:教材中的《枫桥夜泊》,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对秋天的夜景进行描写,但是实际上却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深秋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枫桥,夜深不能寐,诗句把握了视觉以及听觉这两个角度,对于诗人所见景物以及所听声音进行了描写,但是诗中描写的所有景物又时刻围绕着枫桥夜泊来展开的,这种种声音以及种种景色一起构成了凄凉、萧瑟的深秋夜景。在对诗中事物进行描写时,诗人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辞藻堆砌,而是按照事物的先后关系进行一次描写的,牢牢地把握住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柏拉图就曾经指出:“思维是灵魂在进行自我交谈而产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万万不可脱离古诗词的逻辑思路,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逻辑联系进行深入地挖掘,帮助学生领悟诗词中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引导阅读理解,体验古诗意蕴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文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时就能发现,古诗词中使用了许多的通假字,这些通假字也阻碍了学生理解诗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这类型的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在诗词中的蕴意,教学过程要避免只是单纯逐字逐句的解析,而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巧妙抓住诗眼,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一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望洞庭》展开教学时,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围绕着“和”这个字来展开,比如让学生仔细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湖光”和“秋月”二者之间的和谐之美……学生通过对古诗进行多角度地分析,能够逐渐地把握诗歌的诗眼,进而对诗歌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诗歌的蕴意。教师在之后请学生对诗歌进行了带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进行意象构建。
在这一教案中,教师牢牢把握了诗歌中的诗眼,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诗歌进行深入地鉴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总之,由于古诗词与现代文学有着一定的差别,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结合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文体特征进行感知,启发学生感悟诗歌内涵。
论文作者:冯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在对论文; 诗歌论文; 诗人论文; 诗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