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持久的繁荣:大特区企业家投资方位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企业家论文,持久论文,繁荣论文,方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特区投资态势的两大现象
海南建省办特区,已走过整整七年的路程。目前从表象上看,同1991年末至1993年初房地产市场被炒得火爆的情形相比,全岛经济形势似乎显得比较淡静、萧条。但认真考察一下,就会发现:七年中,大特区经济走势的“热”与“冷”的交替,仅仅集中在个别地区(海南、三亚)、个别行业(房地产业),并没有出现全岛范围开放开发的“热—冷”周期,工业、农业没有真正热起来,旅游业尚未恰到好处地热在火候,至于海洋资源、地下资源的大范围开发更是处在翘首以盼的阶段。所以不能一叶障目地认为,全岛经济就像房地产那样由热变冷进入了低迷盘整时期。
回眸往昔,大特区投资的总体态势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现了投资膨胀与投资不足并存的格局。
投资膨胀有两层表现:一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投资需求膨胀,一是作为现实的投资规模膨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难计其数的投资者、投机者交织在一起,曾经以同一种心态琢磨手中的钱如何往投资回收期最短、利润回报率最高的部门投,表现为强烈而又持续的投资数量型扩张冲动。作为一种现实的投资规模膨胀,几乎是一瞬间,投资者纷至沓来,投机者趋之若鹜,成百上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琼落户。连续几年,银行贷款的55%都直接或间接地同房地产业有关。1992年1-9月,国外省外来琼投资的70%以上集中于房地产,其中有些月份竟百分百地转到房地产。炒地皮的丰厚超额利润形成势不可挡的诱惑力似朝水般地涌来,别墅热、高档公寓楼热、度假村热构成了一时难以辨明孰实孰虚的“繁荣”局面。据统计,从建省至1993年底,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5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179.6亿元,占46.6%。
与此同时,投资不足的问题却被不知不觉地掩盖了。投资不足也有两层表现:一是投资总量性不足,二是投资结构性不足。
投资总量性不足可以从总量的潜在不足、现实不足和效率不足三个层面予以分析。从潜在不足上看,投资供给与大特区全面开放开发所要求的投资水平之间存在缺口,前者远低于后者。广袤的疆土、长期的落后、不平衡的发展与雄心勃勃的经济振兴目标,从供需两端拉开了全岛投资总量潜在不足的巨大缺口,现阶段大特区面临着比其他四个经济特区更为严峻的投资总量不足的压力。从现实不足上看,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992、1993年分别为346.8亿元、432.9亿元,但70-80%的企业存款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1993年企业存款呈现大幅度滑坡之势。从效率不足上看,投资耗减现象普遍存在,信贷资金周转缓慢、效益不理想。1992年末逾期贷款率为1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投资结构性不足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贫困、落后地区投资不足,绝大部分社会资金流向海口、三亚等少数几个城市。其二,生产性投资不足,1992年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物质生产性投资28.05亿元,占32.2%;非物质性投资58.99亿元,占67.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第三产业占65.9%。其三,投资的部分结构性不足,1993年农轻重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为2.85∶9.18∶17.85,全省农业的更新改造投资额仅为150万元。由此可见,大特区的投资态势是错综复杂的——投资膨胀与投资不足成为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拖拽的矛盾侧面。从成因上看,投资膨胀主要是“数量增长型”或“速度中心型”的经济发展思路所致。其基本特点是,用既定的经济增长高速度要求投资规模作相应的“跟进”式安排。而投资不足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地区发展结构等方面的失调、失衡,以及投资风险—利益机制的不对称、不统一、投资环境不理想等所致。前者对资金的迅速吸纳是形成后者的直接原因,而后者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前者的倾斜。
以上,我们指出这些问题,为的是要引起在这方热土上矢志探进的企业家们的思考:在这不协调的投资格局面前,企业家对自己的投资行为需作怎样的反思,当如何确立今后的投资方位?
二、企业家投资的理性预期
这里,我们想和企业家们共同讨论三个理论问题。
1、投资的理想原则与现实原则。
现代投资理论在目标问题的研究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论题是:究竟按理想的最优原则确定目标还是按现实的合理原则确定目标。
理想的最优原则是以信息的非常充分作为必要条件的。就是说,假定在企业家面前摆着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了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就能够做出最优决策。同时,在确定最优目标时,还需要企业家有无限的估算能力,他对于各种可能的后果有十分明确的先后顺序。但是实证研究表明,问题远非如此简单。企业家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市场,最优投资目标在现实经济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
第一,信息不充分。经济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企业家不可能对其有充分的估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家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从而不可能在掌握了全部信息以后再在目标问题上作出决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信息越来越多的条件下,情形更是如此。
第二,即使一个企业家能够掌握全部信息,并且有现代的科学手段来计算、分析它们,然而时间不允许。要把这么多信息掌握到手,再加工、处理、分析、判断直到最后作出决策,总需要一段时间,往往等到作出决策时机会就错过了,而最优投资目标则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
第三,即使一个企业家能够掌握全部信息,并能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在投资目标方面做出最优决策,而且从时间上说也来得及,但企业家为此花费的代价过大,即因决策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也就是说,这样的最优决策在现实经济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它缺乏实用价值。
因此,唯有合理原则或现实原则才是可行的原则,它比最优原则适用:不要求有完全的信息,只要求有足够的、必要的信息;从时间上讲,是来得及的,不会错过机会;从经济上看,决策成本比较小。
2、微观投资的有效性与宏观投资的合理性。
微观经济含义上的有效投资是指能够迅速回收全部投资并产生可观的利润回报的投资,一般来讲,它所着眼的是单一目标。但并非任何投资都能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仅从回收全部投资和利润回报这一目标对企业家投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是不够的。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它的积极作用既在于以可观的利润去回报投资者,更在于对宏观经济发展各种比例关系的构成和各项目标的实现起协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的投资实际上是现代经济中的一种协调力量抑或协调的推动力量。如果企业家的投资能够起到这种协调的推动力量的作用,那就是合理的。投资之所以具有这种协调作用,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投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不是投入这一行业、这一区域,就是投入那一行业、那一区域,人们可以通过投资来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对于收入的变动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其结果会引起经济发展中一些比例关系的调整。
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企业家的投资可能表现出与此恰恰相反的作用。在利润回报率提高的同时,它有可能使得宏观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关系不相适应、各项目标失调,以致顾此失彼,此长彼消。一旦发生这类情况,企业家的投资非但不能成为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协调力量,相反会成为破坏协调的力量抑或加剧不协调的力量。这样的投资就是不合理的。它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从整个宏观经济所要实现的多种目标的要求来看,如果投资以后多种目标的实现反倒更加困难了,那末何必要允许和鼓励这种投资呢?
企业家的投资目标往往是单一的。尽管投资有不合理性,但短期内只要产出品供给没有超越社会需求,它仍是有效投资。所以短期内企业家的投资可能既是有效投资,又是不合理投资。然而就长时期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的不相适应和经济发展各项目标的失调,经济增长速度将被迫放慢。那时,有效的投资便不复存在,它已成了无效投资,即根本不能有利润回报的投资。因此,长期的不合理投资不可能是有效的投资,而只能是无效的投资。
3、企业家时间眼界与投资选择。
企业家的时间眼界(time horizen)是指企业家考虑问题时纳入考虑范围的时间长度。它对企业家的各种决策,尤其是对涉及一定时间周期的投资决策,无疑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家的时间眼界只有一至二年,那怎么设想他会进行一项回收期至少得三年的投资呢?因此,在分析企业家投资选择时,不能不对决定企业家眼界的因素加以研究。事实上,就我们观察所及,这种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对大特区为数不少的企业来说,一方面获得外部有利条件的机会(如贷款)较少,另一方面经理人员的素质(包括应有的价值观念、经营才能和专业知识等)不够全面以及他们能够得到的辅助也是较差的。于是,这类企业的掌舵人对未来尤为捉摸不定,容易产生诸如侥幸取胜、捞一把是一把之类的经营思想,资金投向往往集中于投入少收效快的领域。
此外,投资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家眼界的原因之一。在大特区,绝大部分企业不是由政府创办的,发展快慢、生存消失不取决于政府。企业内部都有长远发展利益的人格承担者,公平竞争的格局与企业淘汰机制已基本形成。按理说,“竞争—淘汰”已经达到某种阈值来迫使企业家关心较长远的发展。那末,为什么在相当程度上还依然存在着阻碍具有发展能力的企业的发展呢?我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家投资心理从众、投资选择同构化。在这种自发的投资导向作用下,某一行业、部门中企业数目必然过多,于是,该行业、部门的产品流量在社会购买力大体稳定的条件下必然受到总需求的限制。
三、大特区新一轮资源配置与企业家投资方位的调整
自1993年第四季度以来,以投机赚钱获取暴利的虚拟需求型客户——炒家开始退出市场。今年初,又有一批“三无企业”被清理出场。各种迹象表明,清理场地、规范秩序、重组市场要素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前几年投资结构性失衡与供求错位的问题正在逐渐消化。它意味着大特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已经结束,新一轮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资源配置过程已经到来。就在众口一辞所谓全岛进入经济萧条期的两年(1993-1994)中,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挥大手笔;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已见雏型;全省上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热带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进入合理布局、整体协调的发展阶段。
我们有理由认为:过去那种众多投资主体只遵从一种经济回报取向,资源使用结构趋于静态化和模式化,资源配置只是机械的表现为增量定向覆盖,社会产业结构趋于刚性化,以及投资主体畸形的目标取向使产业结构沿着扭曲的价格指向加速倾斜的格局将被打破,进而会营造出一个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这里有三点需要特别指出:第一,经济增长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投资也将是一个不间断的经济行为,它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企业家使命的光荣和艰巨正在于此。第二,投资就是竞争。没有竞争暴露不出落后,没有投资改造不了落后。第三,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使用的方面,二是投资主体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每一种资源。企业家的责任在于从宏微观统一考察的角度积极参与大特区新一轮的资源配置。海南岛是个自然资源十分富集的地区。就目前的情况看,人均主要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开发各种初级资源所投入的边际物耗水平比较低。这一点十分有利于企业家们大展宏图。每一位有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应当深谙大特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把握本企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增创新的经济生长点上做文章,确定好投资的“弹着点”。
在我看来,企业要增创新的经济生长点,需牢牢把握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这两个关键点。
从资源条件看,海南拥有一个由热带农业资源、热带旅游资源、热带海洋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海底矿产资源)构成的优势资源群落。据统计,世界上1/5的陆地属热带气候,而我国地处热带的面积只占其中的0.8%。对于海南来讲,热带资源具有明显的偏在性——在全国的热带面积中,海南占了42.5%。全岛的土地总面积为5086.15万亩,尚有40%未被开发利用。60多公顷以上的连片荒地有90多块,拥有600多公顷以上荒地的乡(镇)120多个。荒地坡度比较平缓,小于8°的占54%,在8°~30°之间的占24%,大于30°的占22%。土地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质量好,生产潜力与开发潜力不可低估。另外,光热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接受的太阳总辐射量约110~140千卡/平方厘米。以此为依据估算的光合潜力,即作物的理论产量为全国最高。
当今国际旅游热推崇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一应俱全。1528公里的海岸线,有60%是非常好的海滩。热带原始雨林并山岳旅游的重要资源区近30处。滩涂面积486.5平方公里,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56万平方海里。已探明的大、中、小型矿床和矿点200多处,有各级储量的矿种约30种,矿产地60多处。
这些资源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厚实家底。对于大特区的企业家来说,所谓增创新的经济生长点,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将上苍赐予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企业优势。
从市场条件看,仅以热带作物为例。世界上芒果的年产量是1600万吨左右,堪称第五大水果;而中国的年产量仅2万余吨,其中近7千吨为海南生产。香港市场芒果的年消费量1.4万吨。如果我们再把内陆市场打开,海南的芒果产量即使增长10~20倍,也满足不了需求。海南几乎集中了全国腰果生产的全部产量(600余吨),但仅能满足全国2.5%的消费需求。我国的人均椰子为世界水平的1/625,人均胡椒为1/20。不仅如此,天然橡胶、油棕、咖啡、槟榔、剑麻、香茅、可可等热带作物的人均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应邀派出20多名专家与中方专家合作,从1986年3月至1988年5月对海南岛开展区域综合调查(实地作业17个月)。他们根据对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分析,认为海南应当用20年的时间,将热带水果成30倍、50倍(如荔枝)、300倍(如咖啡)、上万倍(如可可)地增长。现在,这一结论正在得到印证,市场需求潜力之大,令人振奋。
至此,我们不难达成以下共识:若想在海南真正搞一番实业,企业家投资方位的最佳选择,唯有同那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只有这样,企业的根才能扎得更牢、扎得更实,才可能常盛不衰。这也正是大特区经济走向持久繁荣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