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实际具体的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方面介绍了本项工程案例中地下防水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的相关要点。本文分为三部分,先介绍了本项工程案例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了其防水结构节点设计与施工的详细做法,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与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结构;防水结构节点
1.工程项目简介
YJL住宅小区位于佛山市容桂镇,是一个由多幢楼层为33层的高层住宅及其地下室组成的项目,其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在该项目中,防水等级为一级,设计工程师在充分考虑了地下室的防水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了地下室的细部防水处理参数指标,并且采取了相应的防水处理措施。
2.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的设计
2.1结构自防水设计
在本次案例设计中,结构自防水成为设计人员设计的重点处理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但能承受压力而且能防水,称作为结构自防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通过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防水抗渗性能做针对性设计,有针对性地调整混凝土抗渗等级、合理使用防水剂的方法,保证建筑结构自身防水结构的整体质量[1]。
例如在本次工程案例中的地下室侧壁走管处的节点结构设计中,设计工程师在充分考虑了钢筋混凝土自身防水特性的基本性能的前提下,而且在侧壁走管处的混凝土形变做预埋件防水处理。例如,对于混凝土与走管管道相对形变伸缩量较小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将管道直接预埋在结构中,并且在走管处预埋止水环,其中节点大样图如图1所示。
图 1 穿墙管道防水示意图
2.2严格控制结构裂缝
实际工程中,普遍被认为达不到预设的防水效果的结构,关键不在于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而是在于抗裂效果,钢筋混凝土不发生裂缝或者裂缝宽度控制在规范程度(宽度≤0.lmm)范围内,才能保证防水效果。如果防水结构出现裂缝,将会引发严重的渗水现象,从而腐蚀各种构件,降低整体结构的性能。所以在本次工程案例中,设计人员通过采用多方面方法控制施工裂缝宽度进行防水。例如,对于容易发生变形缝的地方,设计工程师在图纸上提出严格的施工要求,确保橡胶止水带固定、无移位情况;尽量减少变形缝位置的振捣形变,对于容易出现渗水的细部,通过变形缝端口做法,采用止水带进行牢固,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铁丝绑扎,尽最大可能地确保其施工质量。
2.3施工缝施工设计
在本次工程案例中,设计工程师认为,因为施工缝有着水平与竖直的区别,因此对待不同部位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2]。本次工程中的水平施工缝的做法是将止水钢板直接安装在缝隙上,控制其宽度达到22至25cm之间即可;而针对竖直的施工缝,则需要现浇一部分混凝土,再粘贴钢板止水带之后,再浇筑一部分混凝土,这样就能有效通知施工缝问题。
为了把控现场施工质量,在编制施工缝操作流程时需要额外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1)必须要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通过浇筑的连续性来避免施工缝的产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该要关注受弯与剪力较大的部位,控制好这两个细部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平施工缝应该尽量布置在高于底板30cm的混凝土墙上,如果墙面上出现孔洞,应保持施工缝与其相隔在30cm以上,垂直施工缝也应该尽可能避开水体容易集中的位置。
(2)在水平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以在本次工程案例中需要先清理废弃物、杂物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先在结构板面基底铺置干净的浆液,之后打上3至5cm的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也应该先清理墙面,然后再进行浇筑。
3.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该工程项目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防水混凝土施工
3.1.1原材料质量控制
因为本次工程项目为高层住宅以及地下室项目,所以在施工阶段,设计工程师充分考虑到了原材料匹配对地下室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影响,故在建筑材料的比例质量管理上,其中主要的数据为:①砂细度模数为2.3;②含泥量:3%;③粉煤灰:水泥=12:100;④水泥用量=3:100;⑤外加剂,采用EC-1防水剂等。
3.1.2混凝土拌和
本项工程中采用混凝土由厂商集中供应的方法,由施工现场按照需要配置混凝土方量,由混凝土厂家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3.1.3混凝土浇筑
对于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采用泵送施工工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满足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的供应要求。在施工缝浇筑前,需要将旧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凿毛,然后彻底清除表面的杂物,并且保持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浇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开展浇筑作业,若是首次浇筑混凝土,应该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至45cm范围内,其后可按照55cm的高度标准进行浇筑。
3.1.4混凝土振捣
因为本次工程项目采用了泵送施工工艺,在泵送阶段可能会有泵送坡度的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振捣器安装在浇筑带内,其中前道振捣器应该放置在底部钢筋位置,从而有效保证其振捣密实度。在施工时需要留意的是,因为本次工程项目有着较高的防水要求,所以其施工作业中必须要保证较高的振捣频率,应选择高频率的振捣设备,并且设置的振捣点必须完整,根据混凝土填实情况来确定振捣时间。本次工程案例项目中,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振捣时间为20至30s。
3.2细部防水施工
为了达到保证防水效果的目的,本次工程项目中的地下室全部细部都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特别是容易发生渗水问题的位置,都必须进行专业性的防水处理,从而有效保证达到工程项目的防水要求。根据本次工程项目的经验,细部防水措施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1)穿墙螺栓止水。在穿墙螺栓位置添加止水环,如果是螺栓则需要添加堵头;所有走管套管均按照图1的做法做处理。(2)后浇缝的防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后浇缝需要设置在受力较少的位置,并做成阶梯形式的缝,然后采用补偿收缩性能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最后浇水湿润,并涂刷泥浆。
3.3涂膜防水层施工
高层民用住宅的排水系统都需要经过地下室,再加之地下室本身的环境相对潮湿。因此在本次工程项目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就需要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与细部施工的基础上,采用涂抹防水层的方法,强化其防水能力。根据本次工程经验,在涂抹防水层施工中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基层处理。在涂抹防水层时,应该保证基层表面清洁与干燥,将其含水率控制在9%以下。同时本次工程项目发现,整个工程项目的基层相对潮湿,因此在施工中先涂刷潮湿隔离剂控制其含水率。
(2)涂抹布施工。保证每次涂抹方向都是相互垂直的,增强涂布需要在基层涂抹处理剂后再开展施工。在具体施工中,应该按照顺序均匀的涂刷(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应该完全干燥),根据工程项目的防水要求涂刷3-5遍;涂刷过程中必须要关注施工缝问题,必须要保证施工缝赶紧,因此在每次涂刷之后都需要进行加检查,在确定没有缺陷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施工。
4.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处理相关做法,其中包含了细部措施和参数指标。通过观察本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上述方法后,该工程项目地下室的防水效果要求均达到预期,并且未出现较为明显的渗水现象,从而证明其做法可行,防水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国中华.住宅防水系统及地下室防潮防水[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164-165.
[2]杨丽.对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研究[J].河南建材,2015,(03):119-120.
论文作者:龙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地下室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结构论文; 细部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