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范围的不断延伸,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加,建筑行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材料,其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随着建筑承载力的不断增加,混凝土体积也在逐渐扩大。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技术。与此同时,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得到了有效的创新。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面临的问题
1.1水化热的问题
水化热的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首要解决的问题。因其体积大、升温快的特点,加之厚度远大于寻常混凝土结构之厚度,表面系数相对低,内部产生的水化热不易及时排出,且内层温度大大高于外层温度,使得该温差的不均衡性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1.2裂缝问题
除水化热导致的裂缝外,主要还有混凝土自缩、约束力因素及外界温度影响导致的裂缝。所谓混凝土自缩就是水泥硬化过程中失水量大于自身的自缩值时,结构出现自缩现象,进而引发裂缝出现; 约束力因素即外部的约束力和混凝土结构内部硬化过程中应变产生的内部约束力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结构裂缝现象; 外界温度影响因素即外界气温的剧烈变化兼养护性的防护失当,使得混凝土外层与内层温度差异较大,由此引发的应变差异也会导致裂缝出现。
1.3 混凝土泌水问题
混凝土产生泌水的原因,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混凝土浇筑后到凝结期间,由于各自的组分密度不同,骨料和水泥浆下沉、水分上升,从而在混凝土表面析出水分的现象称之为泌水。骨料与水泥浆体分离即为离析; 水分上浮溢出即为泌水。易在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间隙阶段出现。泌水后的混凝土各组分结合不均匀,泌水部位有空隙缺陷,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性、耐久性、抗冻性影响较大。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2.1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次数相对比较高,但同时其也会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缝等问题,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对施工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并且需要选择水热化程度比较低的水泥材料,才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方面的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减水剂可以使水泥量逐渐降低,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材料产生的影响[3]。使用粉煤灰材料,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控制,并对含水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对于混凝土自身的可泵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还需要将混凝土温度控制作为施工的关键。例如,骨料中需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避免因为太阳的长时间照射,影响骨料性能发挥。为了保证混凝土温度可以保持恒定的状态,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方式加强注意,只有采取分层方式进行浇筑,才能利于混凝土热度挥发,避免造成其它材料的浪费。但是在浇灌时,毛石整体体积会影响材料的作用发挥,需要对毛石体积进行控制,避免毛石体积占用其他材料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性决定其在浇筑时多应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有时还会根据浇筑要求选用推移式的浇筑方法,在浇筑期间要合理设置施工缝,还要满足如下要求:首先,混凝土摊铺时,施工人员要对摊铺厚度加以控制,通常要依据混凝土性质、所用振捣器特点以及混凝土泵送方式加以明确。当采用机械泵送时,混凝土摊铺厚度应控制在600mm 以下,否则混凝土摊铺厚度设定要在400mm 左右,要保证混凝土输送稳定性。其次,浇筑时间间隔的控制对预防不良接缝及温度裂缝产生也很关键,而浇筑间隔的设置通常要以混凝土初凝时长为上限,要求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当完成上层浇筑任务。这里对振捣作业深度也有要求,应深入到下层范围一同振捣。混凝土初凝时间同混凝土配比、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通风等)有关,浇筑时需要施工人员合理判定初凝大体时间。如果初凝时间预估失误,或因施工原因造成层间浇筑耗时过长,会导致施工缝的产生,此时需要做好施工缝处置工作。最后,由于分层浇筑对施工队伍技术要求较高,若因施工队伍素质、浇筑设备等因素而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此时应采取推移式浇筑方法,需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2.3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来说,必须要保证搅拌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投放的材料也必须是最为合理的。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原料的用量是较大的,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搅拌。搅拌时间过长的原因是指搅拌的过程中,必须要掺入适量的外加剂、粉煤灰。为了使得搅拌效果得到保证,必须要保证交班能够紧密衔接。在搅拌时,必须要对投放的相关材料进行计算,保证投放量是最为适合的,而且计算工作必须要制定专门人员完成,如此方可使得后续工作能够有序展开,质量也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建筑所具有的安全性、稳定性均能够大幅提高。
2.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准确开展施工作业,在进行浇筑时不能出现断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温度测量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准确布置测量点,将其设置在不同深度的测温位置。只有对温度变化情况有及时的连接,才能对施工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保证工程的施工时间。测温点在进行设置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例如平板中间就非常适合。测温点的深度需要控制在底板厚度的百分之五十,浅点控制在一百五十厘米。混凝土施工时如果将施工质量控制作为施工工作的重点,可以从根本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才能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可以有效进行粘接。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在展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分层浇筑的使用是较为普遍的,在对此种技术予以实际应用时,必须要第凝固时间点、凝固程度予以重点关注,这当中,关键点是凝固时间。在后期,混凝土的表面是会发生变形的,这样一来,整体质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若想保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要再次展开振捣,保证表层是十分平整的,表面水分也能够得到过滤,出现气泡、裂缝的概率能够将之最低。在展开养护工作时,看管工作应该交由专业人员完成,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时,选用的遮蔽物应该是最为适合的,确保表面不会受到破坏,相关人员要对混凝土湿度予以重点关注,一旦水分不足的话,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充。表面存在凹凸状况的话,要由专业人员来予以处理,这样方可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结束语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属于构件在1m以上的结构,其和普通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而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中,有可能遭受水反应以及温度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溢水或者裂缝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为了确保土木建筑施工质量达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飞.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3):208-209.
[2]柴瑞,唐盛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9,45(03):86-88.
[3]李翠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1):268.
[4]罗立志.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9,45(01):126-127.
论文作者:刘克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时间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