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理论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不发达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6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是区域资源配置的平衡和不平衡性,这一课题促进了人们对局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关注。其中增长极理论就是通过对特定地理中心的刺激,促进其极化效应,以推动不发达地区通过不平衡——平衡发展,实现经济整体进步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形成对研究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长极理论概述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美国城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优先发展某些特定地区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有利于集聚经济效益出现。集聚与集中能够带来生产要素的节约,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集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 )区位经济。这是由于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商业活动集中于特定区域,能够减少顾客因了解信息、进行比较、实施组合购买以及交通费用等方面支付的交易费用,有利于增大对周围地区顾客的吸引。又如,某一专业化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2)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规范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如:熟练劳动力蓄水池的出现,能源消耗,运输设施等分摊成本的节约,信息系统的快捷,生产服务、医疗、教育、治安等服务获得的便利等等。这些收益既是上期集聚经济的果实,又是下期集聚经济的诱导物。
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综合体或者具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关联度较强的主导产业。推进型企业或主导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因此,创新是空间极化发展的推动力,应鼓励和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活动不仅使单个企业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通过创新效应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从技术看,增长极内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使其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同类企业,从而引起周围和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方面看,通过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他们自己进入增长中心的比较劣势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然而,增长极理论本身也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一个地区的经济扩大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回波效应,二是扩散效应。由于积累循环因果关系,使增长极的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具体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1.增长中心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由于要素收益地区差异的调节作用,外围地区的资本、劳动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等被增长中心大量吸走,给经济落后地区造成了不良后果,甚至导致衰落,结果使得外围地区与增长中心的差距越来越大。
2.增长中心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条件恶化。由于地域邻近, 增长中心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由于前者以生产和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势态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
3.增长中心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 在增长中心,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趋扩大的市场形势,必将诱使各类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则深受其害;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4.增长中心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 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在增长中心由于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掌握先进技术的人们)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形成“楚才晋用”的局面。结果在增强中心区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无活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质量、知识的积累效应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有关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具有先进技术和开拓精神的人才纷纷外流,外围地区的保守势力加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日趋严重,将严重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增长极理论通过资源优先配置于某些特定地区,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具有能在短期内促进特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作用,这对于不发达地区如何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选择。然而,增长极本身也有负效应。由于增长极的回波效应强,扩散效应弱,会导致地区差距扩大。但是这一负效应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在增长中心的区位选择、产业选择以及经济活动方面注重强化空间经济的扩散效应,那么,增长极理论的负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减,从而使增长极理论既能够在较短时期内推进特定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又能够将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传导到周边落后地区,带动周边落后地区共同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对不发达地区制定增长极战略的具体运作方式进行阐述,来说明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增长极理论,使之既能够发挥增长极理论本身具有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又能够有效地克服其缺陷。
二、实施增长极战略的构想
增长极战略的核心是既要通过资源优先配置的原则,使特定增长中心迅速成长,又要使增长中心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落后地区共同发展。要做到这点,在实施增长极战略时,应重视以下方面:
(一)增长中心的确定应以区域要素优势为基础。作为不发达地区,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选择几个特定的区域为突破口。这些区域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应该认真比较分析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社会禀赋。
1.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从地理位置为出发点,因为确定适宜的增长中心不能不考虑该区域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与经济的联系度。空间位置与经济的联系度是指某一特定空间是否具有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如工业布局、交通运输、气候条件等等。若该空间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称为空间位置与经济联系度高;如该空间地理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称为空间位置与经济联系度低。增长极地理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单个增长中心的选择应考虑布局在有利于现代化工业企业布局要求的一般地理条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特别要重视该区域是否具有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系统建设的潜力。运输成本是导致经济积聚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便捷、快速转运能力和吞吐容量大的运输系统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保障。为此,必须选择具有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或港口潜力的地区为增长中心。
(2 )在落后地区所确定的增长中心应在空间布局上处于具有网状特性的稳定平衡状态。
增长中心作为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发动机”或“增长极”,在布局上不仅要考虑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还应考虑增长中心之间的关联性。只有通过增长中心与增长中心,增长中心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密切的经济活动,才能使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从而达到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理想的布局模式如下:A、B、C、D、E、F、G 分别为增长中心。增长中心分布在如图所示的网络状域里,各增长中心均可以通过等边三角形△ABG、△AFG、△FGE、△EDG、△DGC、△CBG之间的线进行联系,它们的距离是相等的。空间距离的均质性有利于增长中心之间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而且任意一个周边地区均可以受到至少两个核心区的扩散效应的影响。由此增加了周边地区吸收扩散效应的能力,充分获取扩散收益和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收益。
2.经济发展状况:增长中心的选择应该考虑该地区是否具有:(1)一定数量规模的人口,这不仅意味着该地区具有较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而且也为生产发展提供丰裕的劳动力供给;(2 )资源:应具有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供给弹性小,具有不可移动性;(3)收入水平:该地区的收入水平应相对高于周边地区, 具有一定的储蓄率;(4 )经济活动:具有一批面向地方市场的企业存在,具有对初级产品的加工能力。
3.文化发展状况:对增长中心的选择应考虑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教育发展状况决定了该地区的人口素质、创新和适应能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考虑来选择增长中心的出发点是:增长中心应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地区,才能有效地实施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使增长中心的扩散效应发挥作用。
(二)增长中心的产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推进产业,对一个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十分关键。增长中心产业选择的必要条件是:“不仅是由于那个区位上出现了一些增长性的产业而使该区位得以迅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还能导致周围地区扩张为特征”。在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将增长中心的开发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立时期,应选择具有较强外部经济的产业作区域发展的启动器;第二阶段,应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扩散效应的产业或产业群,促进区域经济由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转化。
首先我们来看创立时期:这一时期该区域经济特征为生产要素流动低,需求不活跃,投资引诱不足,收入水平低,就业水平不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但具有一定基础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经济发展略强于周边地区,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要素禀赋的潜在比较优势。要促进一个现实发展水平低但具有发展潜力的这样一个地区的跳跃式发展,需要选择一个投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应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1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它许多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2 )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所诱导的投资乘数要大得足以刺激其他经济活动展开;
(3)这些产品和服务缺乏弹性,也不能从国外进口。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投资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电供应、通讯等具有“瓶颈”效应的项目。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指出: 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会增长1%,各国如此。我国基础设施的经济性指标与人均国民收入相关系数为0.95,社会性指标与人均国民收入相关系数为0.86(注:杨先明:《论过渡时期区域协调目标及其要点》,《思考战线》1996,(2))。 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因而应将区域基础设施开发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表现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激活了经济发展潜力,直接生产投资活动高涨,生产要素从其他区域流向该区域,就业人口增长,收入水平上升,区域经济向良性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应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具有扩散效应的产业或产业群。如何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扩散效应的产业,要对以下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1.要素条件分析。要素是指一个区域内拥有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特定地理环境的人文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应对该区域所拥有的要素条件以及获得相关要素的成本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由于区位是既定的,在进行区位要素分析时要特别重视对特定区域的不可流动资源如自然资源、特定地理环境的人文资源进行分析,通过与其他地区不可流动资源进行比较,确定其比较优势要素,作为产业布局的依据。此外,还应对流动要素如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进行分析,如市场供给数量、供给弹性、影响供给的因素、要素流动成本及其对流动要素供给的预期等,以获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配置。
2.市场需求研究。重点是对增长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市场需求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增长区与周边区域的市场需求相互关系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扩散效应的市场传递问题,许多“增长级”成为不利于周边地区发展的“飞地”的主要原因就是“增长极”内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是直接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而是成为发达地区的商品基地,或产品大量出口,未能形成极地与周边的经济流,使极地发展的影响力或扩散力无法辐射到周边地区。因此,增长中心的产业选择至少应具备以下需求特征:(1)具有较大的周边地区的买方需求;(2)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买方需求且与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相容;(3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买方需求且该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中的一部分的供给来源于周边地区。
3.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如果一个既定区位的产业无法在经济原则下获得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它就有可能考虑重新布局的问题。因此,应对提供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理想的状况是周边地区能够提供适宜建设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条件。那么,通过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的战略就能够实施,增长中心的扩散效应就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周边地区。
(三)促进区际交流与对外开放
实施“增长极”战略的目标是通过促进特定地域(增长中心)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总体发展。为了避免增长中心在积累循环因果作用下的极化效应,促进增长中心向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应加强增长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区际经济交流和扩大对外开放。
增长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区际经济交流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互动模式。这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际之间自发出现的生产要素流动。如增长中心生产能力扩大对原材料、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大而向周边地区大量订货,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生产活动,增长中心进一步的增长将使该地区规模不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地租的上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能源紧张等,将使企业逐步由中心向周边移动,最终实现二者的合二为一。
然而,靠市场自身的蠕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毕竟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促进和加强增长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区际经济联系,这就是区际经济交流的另一种模式——政府推动模式。具体推动方式如下:
(1)通过政府的信息机构的沟通作用, 促进中心区与周边区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作为落后的周边地区,往往有市场机制不健全,要素市场不发育,信息传递与反馈迟滞现象,因而应发挥政府的信息传递职能,为区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搭桥。
(2)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 促进落后地区吸纳扩散效应能力的提高。“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能否被落后地区吸收,取决于该地区对创新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而落后地区吸收扩散效应的“瓶颈”在于缺乏相应的创造性人才。因而应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公共支出(教育)的扩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敢于冒险的创造性人才。
(3)通过拆除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促进区际经济联系。 在落后地区,往往市场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进而导致该地区的闭锁与经济低水平循环。拆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经济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加强国内区际联系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在经济活动中愈来愈发挥其重要作用。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实施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落后地区在“增长极”战略的运作中,应十分重视加强区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只有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有效地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体运作方式:
(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选择本区域具有优势的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2 )通过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参与区域开发和其他经济活动。国外资本的广泛介入不仅有利于弥补落后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国外企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开放性意识都无疑具有示范效应,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外国投资必然增加当地就业数量,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国民收入状况。
总之,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是改善一国落后地区经济状况的一种有效选择。但是,由于增长极理论的负效应,在实践中应注意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克服极化效应带来的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增长极战略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增长中心;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以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为突破口,以具有比较优势或扩散效应强的产业为主体,促进和带动增长中心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区际交流与对外开放也是促进增长中心扩散效应的重要手段。这样,增长极战略在实践中就能够既发挥其快速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又有效地带动其他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收稿日期]1999—09—18
标签:增长极理论论文; 增长极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