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社成
(洛南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 陕西商洛 7261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疗效。方法:将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药离子导入;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73-02
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上导致腰疼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生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是一种因急慢性损伤、受凉等因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综合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笔者自2014年至2015年间,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全部观察病例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洛南县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LIDP患者125例,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LIDP的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从接受治疗开始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止痛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单纯高位或中央型LIDP,有大块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或有其它手术指征者;孕妇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血液病,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患等其它疾病者;由于偏头痛、心绞痛等其它慢性疾病者,而影响对腰痛的评价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55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器具:针具选用苏州天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35*(40~75)mm。中药离子导入仪为南京炮苑技术研究所生产的离子导入仪。定穴:取与病变椎间盘相对应的夹脊穴,双侧取穴。随症配穴(患侧):环跳、秩边、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操作:根据WHO1990-12346颁布的《腧穴国际化标准方案》参照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的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取穴针刺,留针30min,取针后,患者仰卧位,将消毒棉布投入科室以洋金花、细辛、川乌、草乌等中草药自煎的镇痛液中寖泡,略拧干后,使其与皮肤良好的接触,再将连接正负极的吸水电极板分别放在棉布上,用绑带绑好,开通电源,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次25min[3]。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局部常规消毒,取穴针刺操作同治疗组,留针30min。两组均以10d为一疗程,间隔3~5d行下一疗程,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得搬抱重物及久行久坐,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观察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4],治愈:腰部活动范围、患肢肌力及感觉正常,自觉症状消失,直腿抬高80度以上,生理反射正常;显效:腰部活动范围接近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患肢扔有轻度麻木疼痛,直腿抬高60度以上,生理反射正常;有效:症状减轻,体征较前有所改善,但患肢活动仍有障碍,足背感觉扔迟钝,阴雨天或劳累后加重,直腿抬高40度以上;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治愈38例,痊愈率54.3%,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14例,痊愈率25.4%,总有效率81.7%;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5),见表2。
3.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46岁,农民。2015年秋初诊,诉:腰痛1年余。局部发凉,遇寒则加重,得热则减,且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遇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随来针灸治疗。诊得病始感受寒湿,而于腰部沉重发凉,继则疼痛,得热痛减,阴雨寒湿加重,腰背部痛甚,且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遇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按压亦痛,劳累加重。查直退抬高及加强试验均阳性,CT检查可显示L3-4,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按以上给予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个疗程,疼痛症状基本缓解,
4.讨论
腰痛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疼痛、麻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自身免疫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包括临床休息、牵引、药物、康复治疗等。传统医学把本病统归为“痹证”、“腰腿痛”、“肾痹”等痹证的范畴。大量的临床报道中,医药及针灸对其治疗有很好的疗效[5]。
近年来,中医药以独特的治疗优势日益为人们所重示。针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疏通经络,行气止痛;补益肝肾,强壮紧骨。夹脊穴被广泛用于针灸临床,多获良效,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经脉之间,疏调督脉,足太阳经脉乃至全身之阳气,达到通调脏腑经络的目的,使瘀滞得通,正气得助。在骨关节,软组织疾患的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被大量运用,取得相当成效[6],此以洋金花,细辛为主,研制成中药外用复方制剂―金辛镇痛液,临床常用于镇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本研究也表明,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对治疗LIDP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8-13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3]许东航,梁文泉.经皮离子导入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3,20:368-370.
[4]李保中.颈三针结合隔姜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陈伟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06,5:35-37.
[6]伊智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3.
论文作者:杜社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针刺论文; 疗效论文; 离子论文; 中药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针灸论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