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徐明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徐明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其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以及加强控制力度已经成为当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筑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加强监管力度,消除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

1.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法不合理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有效构建,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但是就目前的模板支撑体系搭建现状来看,由于搭设方法缺少合理性,导致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较为随意,缺少实用性。施工技术人员未能按照具体的操作要求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搭建,垫板的刚度难以满足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底层的实际需要,缺少竖向以及横向剪刀撑的实际支撑,模板支撑体系缺少应有的稳定性,因此造成模板搭建失败。模板支撑体系极易出现位移以及膨胀现象,甚至出现漏浆等严重质量问题。

1.2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间和方法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结构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影响不可小觑,楼板混凝土强度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会造成模板支撑体系内力的减少,如果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间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构件的损坏,对整个工程的建筑结构的外观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甚至造成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痕,不利于施工结构整体的质量提升[1]。此外,由于在模板支撑体系的实际拆除当中,施工人员未向拆除技术人员明确交代注意事项,导致拆除方法与施工方案有很大出入,方法的欠缺造成模板支撑大面积的脱落,甚至发生一些列的安全事故问题。

1.3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管理机制的健全程度息息相关,然而在当前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着些许问题,施工单位未联系实际开展施工活动,缺少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施工方案未经审查而开展施工活动,监管人员队伍体系的不完备,专业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难以充分把控好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及工作要点,导致其丧失针对性。

2建筑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侧为杨北公路,西侧为京津高速公路,东侧为唐津高速公路。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6万㎡,占地面积为4.2万㎡。项目包括3栋一类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为64.8m,地上22F(地下2层);6栋二类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为32.6~36.8m,地上11F(地下1层);7栋多层住宅楼建筑高度为18.1~23.9m,地上6~8F(地下1~2层);以及地下车库和附属配套公建。结构类型:配套公建为框架结构,住宅楼均为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26532.03㎡,其中地上面积85272.53㎡,地下面积41259.5㎡。

3安全施工要点分析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31号文要求:本工程地下一层车库顶板(含柱帽)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以上,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1专项方案设计

本工程模板支撑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其中计算书及相关图纸是方案的核心内容,其应体现设计的计算参数,荷载的组合设计,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立杆稳定性、基础承载力的验算和平、立面布置图,固结点详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工程采用“PKPM安全计算软件”进行验算,经过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步距、材料等各项参数均能满足要求。专项方案编制后,应报企业技术部门审核,最终由总工程师签字审批并加盖公章,然后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按专家论证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再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3.2材料管理

支撑体系搭设的材料进场后,应及时按国家标准对材料材质进行验收,重点检查钢管观感质量、外径、壁厚,扣件重量,可调托撑螺杆外径,支托板厚等,此外,还应参考专项方案设计参数检查立杆长度,避免因立杆长度不足而导致螺杆外伸长度超过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马上清退出场,避免架体搭设后难以整改,甚至需拆除重新搭设。

3.3实体搭设

3.3.1立杆基础

立杆基础应坚实平整,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地面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承载力应满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承受荷载要求,当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应保留两层及以上完整的支撑;当基础为素混凝土垫层时,垫层下地基土应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0%(环刀取样检测)。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立杆立杆基础为筏板基础,为减小立柱底部压力,避免立杆穿入混凝土中,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宽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长度不小于2000mm的木垫板。

3.3.2固结点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应按规范要求沿竖向间距2-3m、水平间距6-9m设置固结点。施工过程中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形成一定强度后,为架体提供拉结点,提高架体整体稳定性,加强高大模板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3.4施工总荷载大于15 kN/m2的楼板支撑体系设计

柱帽模板底模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木模板,50×100mm木方作次龙骨,40×40×3.0mm双钢方管作主龙骨。次龙骨间距200mm,主龙骨间距600mm。模板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调钢支撑加固,立杆纵向间距600mm,立杆横向间距600mm,步距1200mm。

地下车库顶板模板底模(含1-1~1-22/1-P~1-U轴、2-5~2-14/4-F~4-L轴)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木模板,选用50×100mm木方作次龙骨,40×40×3.0mm双钢方管作主龙骨。次龙骨间距200mm,主龙骨间距900mm。模板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调钢支撑加固,立杆纵向间距900mm,立杆横向间距900mm,步距1200mm。

3.5混凝土施工及支撑体系拆除

混凝土梁、板浇筑应对称均衡浇筑,应从中心向四周扩展浇筑,应从跨中分层向两端对称均衡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400mm。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进行支架的水平位移、沉降、立杆变形等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时,应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应在确保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并履行拆模审批手续后进行。拆除应自上而下进行,固结点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固结点全部拆除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在生活质量提升后开始重视居住条件的改善问题,追求大空间的建筑场所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建筑行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将混凝土建筑结构向着大空间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建筑工程结构更加稳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逐渐被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苏丹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庄向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7(02):78-80.

[3]陈志钦.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0):9-10.

[4]吕广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4):167-168.

[5]林瑞鹏.浅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J].住宅产业,2017(11):43-45.

论文作者:徐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徐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