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临床治疗中,患有轻度胃肠炎伴有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患者不在少数,本文主要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并且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将治疗方法总结出来。方法:选取我院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97例,在上述患者中,已经有72例患者得到了确诊,在完成治疗以后,护理人员同时进行了随访工作,本文主要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发现,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中,年龄在1至2岁之间的婴幼儿较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总人数占到77.8%以上,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发病,发病的概率为66.7%,其中有些患者还出现了低烧的状况,占总人数的16.7%,有22.2%的患者同时具有脱水的症状。在病程前三天时,发生惊厥症状的情况最为明显,以单次发作为主,经过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后的随机走访中发现,治疗完成后,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没有发现异常现象。结论:轻度胃肠炎同时伴有婴幼儿惊厥的病症是短暂的发病,发病的情况并不严重,只要经过精细的护理以及完整的治疗,并不会对患者产生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都能恢复到理想的状态中,只要找对正确的治疗方法,相信可以有效的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良性婴幼儿惊厥;随访;临床研究
在婴幼儿的临床治疗中,经常会出现轻度胃肠炎同时伴随婴幼儿惊厥的症状,这一疾病并不是十分严重,只要经过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就能得到康复。在近几年中,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对这一疾病予以关注,并且对治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本文主要对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已经确诊的患者有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共确诊患有轻度胃肠炎同时伴有婴幼儿惊厥的患者为72例,其中有42例患者为男性,有3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最小的患者仅仅有5个月,年龄最大的患者为30个月,在1岁以下的患者有12例,在1岁与2岁之间的患者有56例,还有4例患者的年龄在2岁以上。大部分患者都是在秋冬季节出现的发病现象,人数为48例,有20例患者是在春季得到了确诊,还有4例患者在夏季出现了这一症状。在上述的72例患者中,均是第一次发病,家族也并没有癫痫病史与惊厥病史。
1.2诊断的标准
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的,首先婴儿在以往并没有发病的情况,其次是在出现惊厥以后,没有发热症状的出现,但是有可能存在轻微的脱水现象,无酸中毒的状况。第三是这一疾病在冬季经常发病,出现轻度胃肠炎的1至5日内容易发生惊厥的状况,第四是对患者进行检查,无论是在脑脊液还是在血糖检验中均表现出正常的状态,在检查患者的粪便情况时,轮状病毒抗原呈现阳性。最后,患者在完成治疗后显示出良好的状态,基本上不会出现复发的情况,对未来的发育以及成长均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临床的表现
在97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得到了确诊,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非喷射性呕吐,有出现轻度腹泻的状况,其中有16例患者还出现了脱水的现象。在所有患者出现轻度胃肠炎的五日内都相继发生了惊厥的状况,在第一天出现惊厥的患者有26例,占总人数的36.1%,在第二天出现惊厥的患者有24例,占总人数的33.3%,在第三天出现惊厥的患者有12例,占总人数比例的16.7%,在第四日出现惊厥的患者有6例,占总人数的8.3%,剩下的4例患者在第五日出现了惊厥的症状,占总人数的5.5%。造成惊厥现象的诱因并不明确,通过对临床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60例患者没有出现发热的症状,有12例患者存在发热的症状,前者占总人数的83.3%,通过对此次临床的详细记录还发现,惊厥的次数并不规律,发生一次惊厥的例数较多,共有而50例,最多出现了两次惊厥,两次惊厥的时间间隔在1至6小时内不等。
1.4方法
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家长的意愿进行选择,有些患者选择静脉推注的方式,有些患者采用水合氯醛的灌肠手段,还有些患者采用肌注苯巴比妥的方式,上述三种方式是治疗轻度胃肠炎伴有婴幼儿惊厥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成效,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大多都是睡眠的状态,在清醒以后的精神状态一般,对其进行检查后发现,神经系统没有出现阳性体质。
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与诊断,在对患者进行确诊时候,则应对其进行静脉补液,或者口服微生态制剂以及思密达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病毒的你治疗,对于出现惊厥状况的患者应另外给予其镇静治疗,可以选择采取地西泮进行静脉推注、肌注苯巴比妥以及对患者进行水合氯醛的灌肠等,三种方法均经过临床证明,具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2、结果
本次研究的72例患者在经过我院4天到7天的治疗后均痊愈并办理的出院手续,58例患者在出院后保持同我院的电话随访以及门诊随访的联系,持续6个月至1年时间,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并未再次出现惊厥现象,患者的发育与生长情况十分良好,智力水平保持正常。
3、讨论
在我国当前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都认为轻度胃肠炎同时伴有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症状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一种情况,这一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并且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尤其是在我国的华北地区,发病率在急性肠胃炎中占据很高的比重,在当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这一病症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甚至可以说在诊断的过程中确诊率不高,经常将其与电解质紊乱相混淆,或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与癫痫等,但是上述疾病相比于轻度胃肠炎伴有婴幼儿惊厥更为严重。在诊断的过程中,发生误诊会对患者以及家属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并且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这一类型的疾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经过短暂的治疗以后就能顺利的恢复健康,只要精细的为患者进行护理以治疗,都能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在后期也不会出现复发的现象,更不必说对婴幼儿患者在未来的身心发育上造成的影响了,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有些患者处于急性期,在急性期的患者需要加以一定的重视,但是并不需要使用镇定剂维持治疗。这一病症在临床上具有明确的特点,只要在预后进行必要的干预,就能有效的改善治疗情况,让治疗方案变得更加完善,因为婴幼儿如果长期服药会对身体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尽量少服用药物,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临床治疗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建萍,付四毛,龙晓玲,等.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3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16-817.
[2]林庆芳,陈育珊.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48例临床分析和远期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34.
[3]陈英才,赵红立,刘晓阳.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26例临床分析与随访[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55.
[4]刘海燕,王纪文,孙若鹏.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7):541-543.
论文作者:张佳航,仇妍,蔡英君,段梅英,陈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患者论文; 胃肠炎论文; 这一论文; 婴幼儿论文; 是在论文; 症状论文; 疾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