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广华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8125
摘要:近年来,城乡建设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就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其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十分重要,并且控制起来也不容易。而在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于项目的过程里,要想较好的对其管理,难免伴随诸多困难,对施工的安全度以及质量的保证有着诸多影响,管理不善,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受到牵连。因此基于高层建筑行业发展的层面来看,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将关键技术的应用做好,可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一、引言
就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在其施工的过程中,诸多外部因素诸如地质实际情况、天气情况等也会对施工造成各种不同的影响。可以推断,管理好该项工作是较为系统的,难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要充分考虑各个外部层面的因素,还要一步步的开展管理者的相关工作,将每个环节都把握住,落实好所有的事宜。要严格把控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针对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诸多问题做好有效的防控工作,并且将防控工作在各个环节中都严格落实好。当前,在我国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已经展开了相应问题的控制,但在管理其措施的时候还是难免伴随各种缺陷,故而,如何较好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应用的诸多缺陷是诸多工程管理研究者热衷的话题,也是他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特点
就高层建筑而言,其内部机构和其外部造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每一栋高层建筑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艺术实现了统一,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建筑,这也是建筑物技术原则与艺术原则统一的外在体现,建筑物合理的内部结构推动了外部造型艺术的发展,也为外部造型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技术支撑。
高层建筑受力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就设计师而言,在设计的时候,针对平面形式,要充分把握其结构的控制。在某种意义上,结构因素可能影响着建筑的平面模式,但是也可能为其造型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条件。伴随不断创新发展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就城市而言,其空间形态也受到了很多影响。就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来看,其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分散化,另外一个是分离化。高层建筑里,大多数情况下会通过走廊来连接单体的高层建筑,有时候,为了更好的进行扩展空间,也充分利用空中走廊,如此,就会让体验者有着较为明显的视觉以及空间感受。结合结构技术以及体系特性,就建筑师而言,可以基于建筑部位的不同,将开放抑或是半开放的空间设计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3.1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
分析高层建筑深基坑横断面,然后结合现场具体的地质条件,在深基坑边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参照从上到下、分层分段的顺序开挖,开挖一层后,修一层平台,方便渣土车、挖机作业。然后分层开挖,每往下挖一层,就修一层平台,直到在坡底时,挖机的臂长能够伸至所修平台。最后,挖机在最后平台上,直接修坡一直到设计位置。这一施工措施,一改坡顶、坡底挖机同时作业,坡顶挖机只修坡、坡底挖机只装土的工作状态,大大提升了施工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总成本。高边坡施工时,一定要及时检查开挖面的坡度。开挖每一层的时候,先是用坡度测量仪指导挖机每隔5 m做一个标准开挖面,然后以此为参照开挖。每层开挖完之后,再用全站仪检查挖完之后的边坡坡度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假如边坡坡度有很大的偏差,就要尽快修正,将边坡坡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杜绝发生少挖、超挖的现象。
3.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塔吊与爬模协同技术
就起重机而言,独立高度会使得其效率大大降低,当施工到二三层的时候,起重机只能选择爬升,如此使得工期大大延误,基于此,应该合理提升独立的高度,从而针对性的应对这一问题,来回计算数次之后,进行了标准节强度的不断提升,就起重机而言,提升了六米的独立高度,从起初的四十八米提到了五十四米,如果标准层高度为4.2米,爬升一次就进行一个楼层的多施工,实施此方案之后,大大减少了爬升的次数。就爬模架体而言,其可以说紧密结合于起重机框,在进行南侧支撑钢梁倒运的时候,就起重机吊钩而言,如果想到达操作面还是难免伴随诸多难度。同时,操作安装完爬模架体之后,在核心筒里吊入支撑钢梁也是难上加难。故而,为实现起重机钢梁倒运的正常,在本工程里,适当改动了爬模设计,就北侧、南侧爬模机位之间的距离而言,从原本的1.9米调整到了1.6米,并且将一个(1×2m)的洞口开设于南侧爬模中间。实施该方案之后,就起重机框而言,其和爬模之间有着安全性的距离,这个距离也有了相应保障,可以从新开的洞口直接到达操作面,完成钢梁的倒运。在施工的时候,不论是爬模高度,还是起重机的爬升,它们之间都可能伴随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此环境下,若爬升工伴随错误,就会使得工程停工,而进行了和爬模等单位之后,基于CAD绘制1套工况图,并且通过它模拟全程的工况,进而保证施工的运行能够处于正常。
3.3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绿色环保技术
为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全面协调和配置好工程的施工工作,就需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这也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就是施工单位要重视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能够从源头上做好施工的环保,也就是能够自觉的采用环保型的材料,将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自觉承担,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够得以优化。第二,为顺利的进行环保施工,就管理者而言,要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加大相应的环保投入,多多增加相应的环保配套设施。第三,多多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及理念,当然,选择的环保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第四,政府需要重视对施工单位的理念教育,就那些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的单位要严厉惩罚,当然,也要就相关材料的使用标准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城乡建设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就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其在施工中,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的技术都有着范围较广的应用,其中,关键技术应用可谓具有较大重要性且控制起来不是十分容易的一项。并且,当前,在管理项目施工关键技术的过程里,还难免伴随诸多成熟经验缺少的现象,如此,在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于项目的过程里,要想较好的对其管理,难免伴随诸多困难,对施工的安全度以及质量的保证有着诸多影响,一旦管理不善,久而久之,也会使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受到牵连。目前,不少高层建筑工程,应用关键技术措施的时候,对于管理流程和技术措施的要求都较高,因此基于高层建筑行业发展的层面来看,施工的时候,将关键技术的应用做好,可以说有着难以描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余辉平.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分析探讨 [J]. 中外建筑,2010(08).
[2] 谭侃.徐建军. 简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J]. 民营科技.2011(01)
[3] 郭宏乐.张智茜.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J].Intelligence, 2011(05).
[4] 丁慧月.郑颖.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9).
[5] 张丽梅. 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管理 [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1(02).
[6] 刘磊. 长春市工会大厦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2.
论文作者:王炎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关键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高层论文; 起重机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钢梁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